众人刮痧,却没几个知道“痧”是什么。在历史上,“痧”的定义也众说纷纭,在不同时期,所指不同。不过,在民间,这一疗法之脉从未断过。
摩擦摩擦,出痧治病法
有学者认为,刮痧疗法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 多年前的先秦时代,与砭石、针灸、热熨、推拿、拔罐、放血等方法源流相连。
如汉代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治疗疾病施以捪法,即抚摸皮肤,“候之,有血如蝇羽者”,即类似于后世的刮痧法,使皮肤出现出血点,与后世刮痧法中的抚摩法、擦法有一定渊源。
直至宋代,才真正出现“沙病”一词。南宋《叶氏录验方》中有“辨沙病论”篇,描述了“沙病”的主要症状:恶寒、头痛、发热、四肢发冷。
元代,新增了一些痧证的子病名,如搅(绞)肠沙、水伤寒、水沙,还出现了新的出痧方法——“绳擦法”、“麻戛法”,即用麻绳擦出皮肤紫色斑点。
明代有更高超治痧技能
明代,“沙”字逐渐向“痧”字过度。痧证开始有寒热辨证,疾病范畴更大,如瘴疠、青筋、小儿惊风等都被纳入其中。
但更大的亮点在于治痧方法的创新。早在元代,就有人提出用苎麻蘸水来刮拭皮肤。水的润滑度毕竟有限,又有人发现,厨房里的香油似乎很好用。如元代汪汝懋《山居四要》中治绞肠痧:“以香油拍两小臂及脚心,苎绳刮起红紫泡”。
到了明代,医家们对刮痧工具的想象更是打开了新思路,比如用麻绳为弦做成弓刮痧,以增加刮拭力度。
张景岳的方法更方便,直接用碗。《景岳全书》中详细记载了用光滑细口瓷碗的边缘蘸香油刮背,以治疗绞肠痧的过程。这种方法后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清代转了个画风,借瘟疫喧嚣一时
虽然一直有医家研究,但在清代之前,痧证一直只是不显眼的小病种,难登中医大堂。直到明末清初的南北疫病大流行,痧症才开始广受医家重视。
但此时的痧证,已不同于从前,变成了肆虐横行的传染病。
第一部痧症专著——清代郭志邃的《痧胀玉衡》中提出了“痧胀”概念,即指具有“作肿作胀”特征的疫病。
此外,郭志邃还提出“怪病之谓痧”的诊断原则,即当一种疾病不能用常理去解释,就属于怪病,就可归之于痧。
于是,大量未知、疑难的传染病被纳入痧证范畴。到清代中后期,痧证甚至泛滥到“无人不痧,无症不痧”的地步,不同科系的疾病都能与“痧”扯上关系。
但19世纪后,随着西医进入中国,那些原本因“怪”而被纳入痧证范畴的疾病,被逐个剥离出来。
膨胀的痧证,颓然衰落,逐渐回归到宋元时的“沙病”,而刮痧也再次回到民间医疗的地位。
受医院冷遇,源于“性价比”
20 世纪90 年代,刮痧之风再次抬头。
全球兴起自然疗法的回归潮。原本治疗用的刮痧法,被包装成一种时髦的保健疗法。2001 年,电影《刮痧》上映,讲述中西方文化冲突,“刮痧”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直至今日。
与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相比,刮痧在正规医院的待遇冷清得多。很多综合医院的中医科甚至中医院,都没有或甚少开展刮痧疗法。
原因很现实。对医院来说,开展刮痧,“性价比”不高。比如有些疾病,用走罐的方法只要几分钟就能出效果,但刮痧起码半小时。而且,刮痧需要较大的力道,对医生的体力也是个考验。
另一个原因是,在很多地方,刮痧尚未进入医保。(编辑:尚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