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编辑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审稿机制的启示

作者:郜书锴
郜书锴

[摘要]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建立的科学完备的审稿制度,一方面为期刊的出版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培养顶级学者和引领人类前进方向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作为学术生产和期刊出版大国,在走向期刊出版强国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先进经验,坚持学术审稿的四项原则,即专业与专长统一原则、快审与慢审结合原则、两端与中端归类原则、审稿与样稿反馈原则。

[关键词]国际期刊 学术期刊 审稿机制 学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审稿,在国外被称为同行评议(Peer-review),它是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在于保证学术质量和出版品质,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和规避技术陷阱。要实现这一明确目标,根据《自然》(Nature)、《细胞》(Cell)、《物理学评论》(Physical Review E)和《护理学刊》(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审稿经验,结合笔者的长期审稿实践,提出学术审稿专家要坚守四项原则,即专业与专长统一原则、快审与慢审结合原则、两端与中端归类原则、审稿与样稿反馈原则。

一、专业与专长统一原则

专业是指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学科专业由于需要完备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力,普通人很难掌握其作业规范,因此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尤其是顶级专家或权威学者,他们往往成为学术期刊争夺的审稿专家。当接到审稿任务时,审稿专家首先要做出判断,自己是否为最合适人选?对稿件专业领域是否熟知?这一判断完成之后再考虑审稿问题。如果自己不是最适合人选,对专业领域不够熟知,那就应当断然拒绝审稿,做到对稿件负责,对学术共同体负责,对自己的声誉负责。当然,编辑也要以勇于负责的精神,以专业敏锐的眼光挑选审稿人,防止因为不专业而使稿件“明珠暗投”,错失一件佳作而为人诟病。

专业极端重要,专长必不可少,两者同为审稿的“利器”,此乃古人所推崇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行为策略。这里的专长虽然离不开专业标准作为衡量依据,但更强调审稿的经验与思考。我国大学问家强调文史一家,指的就是文史哲等相互融通,即文史哲的“互根理论”:“中国自秦汉以降,不论经史子集,还是兵农医艺,典籍门类虽有分别,而学术精神并未剥离,实际上得益于文史哲互根的三点契合。西方从古罗马算起,人神磨合学术回环,其中的人文精神藕断丝连,骨子里见得出思想共同体的两极共振。”[1]文史哲的互根理论同样适用于自然学科,造诣全面的审稿专家足以跨越“隔行如隔山”的障碍,能够以全面的学识素养对关联领域的文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对于一位审稿专家而言,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审稿经验和敏思的审稿眼光,对相近学科领域的稿件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这就是审稿必不可少的“宏观眼光”,强调对稿件的学术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宏观评价,以供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取舍做出决断。对于“微观审稿”来说,“宏观审稿”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通识类审稿专家因而广受拥趸,他们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稀缺资源”。

文史哲互根已有定论,文史与自然相容也有佳话。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与英国哲学家罗素交往甚多,还通过罗素引荐来华讲学。爱因斯坦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为相对论的诞生培植了思想的沃土。当然,相对而言,专业与专长的统一,不代表“能者通吃”。比如,国内院士级的审稿专家,虽然有能力“微观深阅”,也有能力“宏观审阅”,但“深阅”和“审阅”之间毕竟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就隐藏在院士的心里,用责任和声誉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避免能者通吃的非议,做好稿件的评价和引领学术共同体的前进方向。毋庸置疑,无论工程院院士还是科学院院士,接受一部分社会科学的审稿任务,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和科学进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外行审内行”。

二、快审与慢审结合原则

审稿的节奏因人而异,合格的审稿人大致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快审,这类审稿人接到审稿任务之后,立即着手审阅,在最短的时间内审结,一定在约定的审稿截止日期之前或大大提前交稿。要做到快审,要求审稿人工作效率高,有充足的时间,胜任“加班加点”,他们习惯“打提前量”“与时间赛跑”。二是慢审,这类审稿人沉着谨慎,善于化整为零,反复酝酿,再三斟酌,虽然略显被动,但往往以较高的效率走完“最后一公里”,完成审稿任务。三是中审,这类审稿人介于快审和慢审之间,他们在接到审稿任务后,既不是“快刀斩乱麻”,也不是“拖拖拉拉”,而是心中有数,在约定的交稿日期之前随机审稿,比如充分利用乘机或赶高铁的时间,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或移动电脑上审稿。中审适合工作效率高、不容易被干扰、碎片化时间较多的审稿人。毋庸置疑,审稿的节奏除了专家自身的习惯和偏好之外,往往还取决于作者的稿件质量,形式与内容俱佳的稿件往往会让人如获至宝,容易获得快审的资格,而形式或内容质量平平的作品则往往会遭“冷遇”进入慢审状态。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作者的稿件质量决定了审稿的节奏,这种互动对作者与专家双方都至关重要。

为稿件赢得积极评价,不是要求作者投其所好,迎合审稿专家的口味,而是要以自身的学术声誉对待科学研究。审稿专家也要像珍惜自己的声誉一样对待任何一篇稿件,不宜以个人偏好或学术志趣做出评价,这样做的恶果可能是学术观点的趋同而失去争鸣的激情,“一花独放”容易形成学术的“圈子效应”乃至“学术权威”,最终会动摇甚至危及学术共同体机体的健康。对于任何一篇稿件,审稿专家必须做出两个明确的判断:一是有没有体现学术创新,这是审稿的第一要务,也是编者取舍稿件的主要依据,要求审稿专家必须判定学术创新的具体内容,对审稿问题做出明确而科学的解答。二是有没有做到语言的流畅。古人追求“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写作时文采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但要体现学术创新,而且要用精致流畅的语言进行学术表达,让读者在阅读时体验审美满足和享受“悦读”乐趣。审稿专家是作品的第一批读者,他们的“悦读”体验对作品的评价会带来积极影响,最忌把文章写得又臭又长。就经验来看,快审与慢审虽然取决于审稿人这一关键因素,但学术期刊的自身条件对审稿节奏也有直接影响。据2016年2月11日出版发行的第530卷《自然》(Nature)杂志调查[2] 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投稿到发表的周期基本没有变化,普遍在100天左右;二是出版时间大大缩短,从70天以上缩短到20天以内;三是期刊影响因子最高和最低,审稿时间相对较长,约在120天到160天之间,因子介于其间的期刊审稿时间几乎都在120天以下;四是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持续增长,大约在1倍上下。关于影响因子与发表周期的数据统计见图1。

特别需要解释的是,图1显示的数据中,影响因子小于1的期刊与影响因子大于30的期刊,审稿时间最长,都在130天以上,而影响因子介于1~20之间的期刊,审稿周期都在120天之内,审稿时间最短的期刊因子在2~10之间。而《自然》(Nature)的平均审稿周期为173天,《细胞》(Cell)的平均审稿周期为127天。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快审、慢审与期刊影响因子关系密切,即影响因子最高和最低的期刊适合慢审,介于之间的期刊适合快审。推断其原因,两端的期刊对待稿件更为慎重,重视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或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中端的期刊因为有一套完备的审稿机制而保证效率,抢占市场先机,往往能够满足快审的需要。

三、两端与中端归类原则

一般而论,接受审阅的稿子大致分为四类:处在最前端的是一类,这类稿子学术价值高,语言写作流畅;处在最后端的是一类,这类稿子学术价值一般,语言写作一般。这两端的稿件审阅比较容易,最前端的稿件是最理想的稿件,只需要审稿专家做出宏观评价,不需要在细节上多花时间与精力,批注少,作者修改相对容易;最后端的稿件也比较容易处理,弃之不用似乎没有什么遗憾。最难审阅的就是处在中间的两类稿子:一类是学术价值高但写作水平一般的稿件,另一类是写作质量高但学术价值一般的稿件。对于这两类稿件都需要审稿专家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进行审阅,必须明确肯定其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让编者和作者明确了解为何改进和怎样改进,尤其是学术价值高但写作水平一般的稿件,审稿批注要具体到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对审稿者的时间和耐心都是考验。

实事求是地说,不管分类如何精细,总有一些稿件无法归类,那就是超越了审稿专家和现有认识能力之上的观点,因为具有理论的原创性和突破性不被接受而遭受厄运,“由于学术创新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办刊者应摒弃那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观念,允许审稿人大胆鼓励和推荐真正有原创性、突破性的论文”[3]。爱因斯坦在自己的“狭义相对论”发表之后,曾说过“如果我不发表,5年之后就有人发表”的话。因此,所谓创新,只是比别人有超前的认识,时过境迁的“创新”就是步人后尘而毫无价值。学术观点的创新,需要“伯乐”的慧眼才能“见天日”,这是人类进步之大幸。其实,普朗克就是爱因斯坦的“伯乐”。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之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物理学的权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论文,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并最终成为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DP)的兴起和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出版的普及,对审稿专家的需求陡然增加,学术期刊不得不聘请新手加入审稿队伍,新手审稿因为缺乏专业素质和审稿经验而无所适从,只好求助技术手段做研究方法或研究结论的评价,有些审稿人干脆只做“重复率”技术检测,他们无从对审阅论文进行科学分类,违背了学术审稿的基本原则。其实,“审稿专家应当验证作者引用的文献足以解释其理论,否则无效的引用将阻碍科学进步,研究结论也因此披上‘创新’的外衣招摇过市”[4]。

对于审稿新手来说,对论文进行分类非常必要。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护理学刊》(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的审稿经验值得借鉴:“一般情况下,审稿时需要提出三个问题并依次回答。第一个问题,稿件是否提供了新的信息或新的知识;第二个问题,稿件是否有充分的理论证据对新的信息或知识做出解释,解释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第三个问题,稿件写作文笔是否流畅耐看。此外,还要进一步对参考文献、逻辑推理、易读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审稿质量符合出版的学术、道德与法律等强制性要求。”[5]

四、审稿与样稿反馈原则

通常情况下,双盲审稿制只需要审稿专家出具一份审稿报告,因为作者和审稿专家是互不知情的。但当今通行的审稿趋势是审稿专家要出具两份审稿报告,一份专门反馈给编者,一份专门反馈给作者。先说反馈给编者的报告,一般只需要两个内容,首先是审稿单所列选项的是与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稿件的具体修改建议。再说反馈给作者的报告,这里要回答的不再是审稿单的问题清单,而是审稿专家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如同面对面的学术讨论与争鸣,通过理论演绎与思维推理交流学术,相互启发,同步提高。审稿专家必须摆脱个人志趣与喜好,完全从学术生产的规律与逻辑出发,似乎不再是人与人的对话,而是进入“物我两忘”的精神交往层面。

在双盲审稿机制下,行内普遍的做法是审稿意见返回学术期刊编辑之后,审稿专家的审稿任务基本完成,稿件的发表与否和发表时间都由编辑或主编确定。但就学术生产的愿景而言,还有两个后续工作需要完善:一是作者在接到审稿意见之后,往往会通过编辑或直接与审稿专家取得联系,交流审稿和修改意见,审稿专家需要借此回应作者,以此反馈机制提升学术质量,追求“止于至善”乃学术的最高境界。二是稿件送审编辑要主动把稿件发表与否的意见反馈审稿专家,如果后期改动与审稿意见出入较大,还要主动把发表前的“样稿”(清样)反馈给审稿专家以便对照与存正。事实上,国际学术顶级期刊甚至不需要审稿专家决定稿件是否达到发表要求,只需要专家给出学术评价意见,决定稿件命运的大权握在期刊编辑手里,这些编辑本身就是一流学者,他们有能力以专家审稿意见为基础做出评判。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主编艾米尔直言不讳:“稿件的命运完全由编辑独立决定,同时要反馈作者具体修改意见。”[6]在一般的学术论文审稿单中,都有“修改后再审”的选项。如果审稿专家确定这一选项,编辑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再审,必须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因为稿件很可能涉及重大的理论问题或学术导向,草率发表会伤害审稿原则和学术品质。说轻了,会危害学术期刊声誉;说重了,会危害学术共同体的根基,甚至危害到学术体制乃至思想根基。

无论是双盲、单盲还是公开审稿,都没有走出“先审稿后发表”模式,反馈总是滞后的。当今数字化时代,OA出版开始风行,优先(Preprint)出版分秒必争,学术论文开启了“先发表后审稿”模式,反馈受到颠覆变成“前馈”,审稿更像“反馈众筹”,任何人都有权对论文发表评价意见实现即时反馈,作者可以根据大众,特别是专业审稿专家的意见逐步修改完善,实现“止于至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物理学评论》(Physical Review E)主编助理布鲁诺这样评价数字时代的学术出版:“很像打开微博,即时面对公众。”[7] 这是学术研究,也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新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拥抱这个时代。

注释:

[1] 栾栋.论人文学术还家——兼释“文史哲互根”.学术研究,2007(10):6.

[2] Kendall. Does it take too long to publish research?. Nature. 2016,530:150.

[3]宫福满.刊物何以受尊敬——科技期刊编辑工作随想.编辑学报,2015(5):507.

[4] Arns M. Open access is tiring out peer reviewers. Nature. 2014,515:467.

[5]Editoral. Peer review:We can’t do without you.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15,47:6,485-486.

[6] Kendall. Does it take too long to publish research?. Nature. 2016,530:151.

[7] Kendall. Does it take too long to publish research?. Nature. 2016,530:151.

[本文受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KJZD2016- 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YJA870004)。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保障图书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

“三观法”教材审稿及常见问题分析

网上精神家园的打造者

网络文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传统出版企业建立内部工作室的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开发困境及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