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生产通过大量引进国外品种、实施集约型养殖和饲喂全价饲料,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多年来饲料中长期添加多种复合抗生素产品也引起了极大的隐患,如:动物耐药性的产生导致使用效果的下降,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对动物本身免疫力的抑制造成的二重感染等等。尤其2015年3月美国麦当劳公司宣布所有1.4万家美国门店将在未来2年内逐步停止采购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人用抗生素的鸡肉产品,在行业再次引起了热议,饲料禁抗和养殖环节降低抗生素用量的呼声再被高度关注。生活中,由于肉、蛋、奶包括水产品等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业已成为人们新的关注重点。因此,自觉提高科技意识,重视新技术、应用新成果,全面提升动物生产科学水平,建立“无抗”、健康的养殖模式,已成为养殖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过度使用抗生素成为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图1)。
一、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使用的历史和现状
有关资料显示,1946年英国首次报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日增重。自此,人们对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1950年底,美国FDA正式批准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以后这一做法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应用。60多年来,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中一半以上用于养殖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养殖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于鸡、猪、肉牛的饲料中。在第10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有关专家曾指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可能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现在随着疫病的流行爆发,在治疗上也大量使用抗生素。
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1.对动物的危害
大量抗生素被摄入机体后随血液循环分布于淋巴结、肾和肝等器官,使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病原菌乘虚而入造成更严重的危害。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动物肠道内菌群失调,破坏其微生态环境,反而诱发疾病发生。
2.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动物体内药物残留蓄积,“有抗”给人类食用畜禽产品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健康危害
(1)抗生素残留对人的直接影响
2014年,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份有关“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报告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课题组历经1年多通过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儿童尿液进行检测后发现,有近6成的儿童尿液中含有抗生素。化验结果表明,这1000多个儿童中,至少有58%的儿童尿中检出一种抗生素,四分之一的儿童尿中检出2种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样本中甚至能检出6种抗生素。研究人员表示,儿童特别是婴儿由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如果这类成分长期存在于体内,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据报道,这次监测还发现,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一般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儿童体内均有检出。而恩诺沙星是一种广谱杀菌药,对支原体有特效,它也是禽畜和水产专用的药物。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在体内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抗生素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抑制、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方面。
(2)抗生素残留对人类的间接影响
动物生产因居高不下的“死淘率”产生的动物残体以及动物排泄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大量抗生等有害物质,也给空气、土壤、水源等人类必备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针对环境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的问题,原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一般主要涉及农业、养殖业和人为原因,尤其是在养殖业的应用上,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最容易污染水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大量的抗生素来自于畜禽养殖以及农业污染。这些产业为了防止大量集中圈养的畜禽不生病,会大量使用抗生素,这些动物排泄物进入天然水体、地下水体很多。
(3)细菌耐药性对人类的危害
由于在食用动物养殖中抗生素被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趋严重和复杂。细菌耐药性不仅使抗生素的疗效降低,还表现在药物剂量增大、疗程延长、复发率升高等,而且还会引起并发症,导致动物死亡率升高。199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大流行,卫生部门报道,经对超市的鸡肉和火鸡肉抽检,鸡肉被污染率为70%,其中20%的分离菌株有耐药性;火鸡被污染率为58%,其中84%对治疗弯曲杆菌病的抗生素有耐药性。流行病调查证明,患者多是由于食用了未煮熟的肉食品所致。根据最近WHO统计表明,食源性疾病的实际发病数比报告的病例数多300~500倍,全世界因食物污染致病者已达数亿。
动物源性耐药细菌的耐药性向人类的转移,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据WHO引用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仅由于感染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O157和H7大肠埃希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沙门菌、金葡菌等就造成美国330~1230万人患病和约3900人死亡,每年的经济损失约为65~349亿美元。199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的弯曲杆菌感染流行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惊慌,一个重要原因是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有严重耐药性,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来治疗弯曲杆菌引起的疾病。
研究表明,中国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从而威胁重要的临床治疗,也可能成为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潜在危害。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使用的抗生素主要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尿等排泄物排出,残留于环境中,给土壤、表层水体等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欧共体每年抗生素的消耗量达5000吨,其中四环素的用量达2300吨。据估计,国内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向环境中排泄的金霉素等原形药物约300~500kg。
三、无抗养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86年,瑞典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规定畜禽饲料中全面禁用饲用AGPs(抗生素作为促生长物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准使用AGPs的国家。随后,丹麦于2000年开始在畜禽饲料中全面禁用抗生素,早于其他欧盟国家6年。1999年,欧盟宣布,从1999年7月到2006年1月1日,饲料中仅允许使用4种抗生素产品:莫能菌素、盐霉素、黄霉素、阿维拉霉素(效美素),从2006年初开始法律上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2015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292号公告明确规定:自2015年12月31日起,停止生产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涉及的相关企业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同时撤销。
1.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逐步减少抗生素总体用量是欧盟畜牧发达国家的共识
由下图2可知: 2007年处方抗生素用量达到最高峰,治疗用药量提升了约40%。2007年后,养殖场用药量开始逐年小幅度下降,直到2011年荷兰法规又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后(即禁止饲料厂为养殖企业生产加药饲料,对注册兽医师的年用药量进行记录、统计和评分;根据养殖企业处方用药量的多少进行排名等措施,强行降低处方用药的使用量),到2014年底抗生素用药量明显降低,与2009年相比,降低了58%。
2.无抗养殖是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无抗畜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生物科技企业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依托生物酵素技术已开发了六类十七个动物酵素产品,该项技术应用在养殖业中,“革命性”地实现了完全替代抗生素,在国内开发出了第一份有标准的“无抗猪”和猪肉深加工产品,以及“无抗鸡”、“无抗鸡蛋”、“无抗牛”、“无抗羊”、“无抗鹅”等畜禽产品。上述六大类无抗产品已于2015年全面进入北京市场销售。因无抗畜禽产品集安全、营养、美味于一体,深受首都市民欢迎。
3.无抗养殖技术支持广大养殖企业获得稳定收益
由于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产生普遍性、长期性和过度的依赖,给畜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系统性危害。抗生素不仅可以将动物体内有害菌杀死,同时也会将有益菌杀死。长期和过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动物体内菌群失调,诱发二次感染。现在滥用抗生素的弊端突现,如动物生产性能下降;致病菌耐药性增强,疫病防治成本逐年加大;死淘率居高不下,养殖行业生产成本增高,收益波动大。多数养殖户对长期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已经意识到,但找不到好的办法,变成了人们对药物使用的一个“心理安慰”。京福龙无抗养殖技术,可显著提高动物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稳定并增加养殖效益。
4.无抗养殖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过度使用抗生素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对人的健康和对环境的污染。
很多专家教授和知名学者都发表论述,积极探索并肯定无抗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无抗养殖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做到人、动物、环境的和谐统一。
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行业发展。2014年2月,京福龙公司编写了《无抗猪生产操作规程》,经质监部门组织全省行业专家评审后正式批准实施,该标准成为国内第一份“无抗养殖标准”,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其后,该公司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又合作编写了《无抗蛋鸡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鸡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牛生产操作规程》、《无抗奶牛生产操作规程》、《无抗肉羊生产操作规程》等五份“无抗生产标准”连同《无抗猪生产操作规程》共六份标准上报国标委,上述标准有望获得批准为国家标准。该公司所倡导的“无抗生产”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诉求、是各级政府食品监管的责任要求,该公司在国内养殖业中首开了“无抗生产”的先河。《无抗生猪生产操作过程》规定:动物生产要坚持做到 “源头无抗”、“过程无抗”、“结果无抗”(超过了欧盟现行“无抗养殖标准”)。 “源头无抗”,是指饲喂动物使用完全不含抗生素、激素、精神类药物、防腐剂、色素、瘦肉精等药物的饲料;“过程无抗”,是指以生物技术或中草药在动物养殖全程代替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实现动物的健康生长;“结果无抗”是指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产品中不含有抗生素,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四、无抗养殖的技术路径
近几年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成为国内的热点,黑龙江省京福龙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动物酵素”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其做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再加上优秀的养殖现场管理,动物无抗生产可以成为现实。
动物酵素,是由乳酸菌、酵母菌、丝状真菌等六大菌群多种有益微生物,多种维生素,多种活性酶和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组成的有机营养液,产品形成一个强大生物功能团,具有很强的发酵力和生命机制的启动力。产品在发酵过程中,多种有益菌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有益代谢物质、分泌多种活性分解酶,催化分解能力强,复合菌群共生、共荣、状态稳定。在畜禽等动物日粮中添加该产品,可使其摄取低分子高能量的营养元素,并清除动物内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动物酵素产品在应用中体现出“多产仔”、“少掉头”、“快出栏”、“不用药”、“环境好”、“品质高”等六大特点。
生物酵素在动物养殖上全程替代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理有:
(1)生物酵素中复合微生物菌群的作用。生物酵素中微生物菌群种类多、数量大、集团威力强,可对致病菌起到抑制和灭杀作用。
(2)有益菌可先行占领肠道生态空间,优先夺取生存物质和氧气,对病菌生存有排斥和抑制作用。
(3)生物酵素中含有多种有益菌群,其在特殊发酵技术条件下能产生多种具广谱抑菌的细菌素、抗生物质等。细菌素是一类蛋白质,与糖组成结合体,其性质稳定(热、低温稳定),因其细胞膜渗透性增大,可对致病菌细胞膜造成破坏,抑制并杀死病原菌。致病菌如要恢复膜结构,则需改变相当部分基因,才可防御细菌素的进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生物酵素中微生物代谢物特异杀菌方式,不会诱发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
五、无抗养殖的效益
以生猪为例,若按照传统方式饲养,每头生猪的生产成本约在1400元左右。若实施无抗养殖,可明显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仔猪的健康水平、育肥猪的生长速度、猪群的免疫机能,每头生猪在生产过程中可降低生产成本300元左右,提高收益500元,预计全国生猪饲养行业将提高生产收益约为2205.45亿元。再以禽类为例,2014年全国肉鸡出栏量约为50亿只,蛋鸡存栏16.26亿羽,仅以死淘率一项计算,常规死淘率为8%~12%,若应用动物酵素,可控制死淘率在2%以下,蛋鸡按市场价格30元/只、肉鸡按市场价格20元/只计算,预计可提高生产收益:蛋鸡29.27~48.78亿元,肉鸡60~100亿元。以上两项预计可提高生产收益89.27~148.78亿元。实施无抗养殖,可从源头上减少抗生素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继而避免其给农业生产带来二次污染,社会效益巨大。畜禽生产过程中通过应用动物酵素,可降低料肉比(料蛋比)。再以生猪为例,2014年全国生猪出栏7.3515亿头,每头生猪出栏体重为100kg,每头若节约饲料20kg,全国生猪可节约饲料1450万吨。
综上所述,无抗养殖实现了社会、行业和消费者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是落实绿色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践。
责编/万海滨
作者简介: 孙文彬 京福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创新品牌产业联盟轮值主席。
应用动物酵素—奶牛专用饲喂的荷斯坦奶牛
应用动物酵素—生猪专用饲喂的保育期大白猪
图1 欧盟等畜牧发达国家饲料禁抗历史
应用动物酵素—肉鸡专用饲喂的大三黄肉鸡
图2 荷兰1999-2014年现场处方用药的变化
京福龙无抗生猪生产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