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越
现阶段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我国经济既面临新兴行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传统行业的转型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降速转型,从传统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中摆脱出来,由偏重第一、第二产业转向发展第三产业,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上寻找新出路。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应用,通过促进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发展,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说,“去年发布的国家《大数据行动纲要》,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关于大数据的战略部署,今年在4月份刚刚召开了‘促进大数据协同发展的部际会议’,对未来三年国家在大数据领域的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我们国家大数据战略进入到一个加速实施阶段。”
从“数据中国”到“加速计划”
距“数据中国”战略发布时隔一年,中科曙光召开了致力于加速网络布局、加速数据汇聚的“数据中国加速计划”发布会,也对一年来的战略执行进行了回顾。
2015年3月,曙光发布“数据中国”战略,致力于编织遍布全国的数据互通网络,助力打造数字化中国。据了解,数据中国战略落地这一年,通过建设“百城百行”云计算中心,深挖现有数据和计算资源,打造一张中国云数据服务网络,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价值。已经有20余个城市落地这样的城市云计算中心,运行的政务应用和智慧城市应用超过1000个种类。同时,曙光已经参与了30多个行业云的建设,汇集数据达30多PB。其中一项致力于惠民工程的“身份认证云”应用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社保领域。城市云和行业云的建设使得曙光已在全国范围初步建成一个云数据服务网络。已建的城市云各具特色,比如成都的电子政务应用、无锡的物联网城市应用、宜昌的社会管理创新、包头的公安云,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当前,在区域范围内,信息化整合带来的IT需求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迫切。未来5年,预计有80%~90%的政务等行业应用会迁移上云。在大数据方面,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涉及数十个部门的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要在2018年底前建成。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在推动20多个城市群的建设,城市群的信息化、数字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去3年,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需求给国内IT厂商带来了重要的增长机会,未来,城市群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多个城市及其子系统之间的网络互连、信息交互、数据共享和应用协同的需求正进一步彰显,‘城联网’时代正在来临。”曙光总裁历军表示。
在此背景下,曙光的“数据中国加速计划”出炉。“加速计划有两个目标,一是要加速网络布局,尽快实现‘百城百行’云数据中心的建设;二是加速数据汇聚,抓住‘数据驱动创新’带来的重大机遇。”历军说。
在加速网络布局方面,曙光将推出“城市云品牌连锁加盟计划”,计划在50个城市实行城市云连锁加盟,并与另外50个由曙光投资直营的城市云中心一并构建全国性云数据服务网络。
此外,中科曙光还和其他30个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合体”。该联合体将围绕数据中国“百城百行”云数据服务网络的布局,聚焦区域信息化、进行联合投资与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
携手加速数据汇聚
据了解,在数据中国战略下,构建“百城百行”云数据网络是重要基础,而更为关键的工作,是基于该网络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数据汇聚、分析、挖掘和交换共享,从而全面激发数据价值。
在加速数据汇聚方面,未来将重点布局四类大数据业务,即政府大数据、科学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以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助力行业大数据的落地。曙光分别携手国家信息中心开展电子政务云和政府大数据应用创新;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联合投资成立中科三清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布局环保大数据业务;与中科院电子所联合投资成立“中科星图”,布局空天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大数据;与中科院信工所联合研制安全服务器,开展安全大数据项目;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联合投资成立子公司,布局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
周民介绍,“国家信息中心这几年在大数据领域也都积极开展布局,在《国家大数据行动纲要》中有几个关键的基础设施任务,其中有几个要求,在2018年完成政府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来实现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省际三级之间信息跨部门、跨地区数据的互联交换和共享。其中平台的建设任务,是由国家信息中心来承担的。国家多项跨部门、跨省区的投资项目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国家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即将建设的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一系列系统都将依托国家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建设。”
据了解,随着国家信息中心在大数据领域工作的推进,国家信息中心和曙光联合申报国家大数据重大工程项目,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政务外网相关的机房数据存储资源,整合一些现在面向政府服务企业的一些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资源。通过对地方政府资源进行整合和互联,共同面向政府部门提供云计算服务、数据中心服务。
同样,中科三清正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曙光合资成立的环保企业,专攻大气污染预测。曙光总裁历军介绍,“中科三清,名字叫环保技术,但其实是一家IT企业,IT企业未来主要的业务方面,一,对大气污染的防治预测。二,空气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其实在今天来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数学模型去预测天气、污染。未来进一步更更准确地预测需要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江说,“大气污染的预测时,当地做达标的规划以及屏幕,城市一体化发布之后,我们要提前3~4天以上温与出这个情况,城市预警的发布不是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来做,
而是根据未来的预估来做的。除了在大气污染的防治方面有大数据的需要,我们在空天的数据处理和挖掘等方面也有巨大的需要。今天太空里飞的到处都是卫星,这些卫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来源如何获得更好地处理、存储,是我们科学家在未来有的重要科研方向。”
中科院电子所所长付琨介绍中科星图时候时说,“我们把全球各种各样的数据分为三类:一交易数据。如金融银行、网购、各种各样的生产和制造系统等;二交互数据。我们在微博、微信、推特这样的平台上,主动发布我们的衣食住行和想说的话;三探测数据。我们用航空航天、地面、海从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客观地获取各种各样的数据。中科电子研究所主要根据,用航空、航天、地面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发射回来的数据进行研究。我们与曙光合作的中国星图主要专注于地理、空间、大数据,做遥感空间、航天相关的工作。将利用卫星和飞机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获取地球上各种各样的数据,打造一个统一的时间、空间的基准大框架,这些数据统统都要用一个语言说话,构建一个统一时空基准框架,也就是地理空间数据。对这些数据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挖掘,进而与各行各业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把这些数据也在同样一个时间框架里有机地组织起来。”
其实,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本身就是一个生态,无论是在技术层面、生态层面,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协同创新,甚至不同产业之间要实现跨界融合。一年以来,数据中国战略已不仅仅是曙光公司布局市场的战略,其针对重点布局政府、科学、安全、工业四大类大数据策略,通过与包括国家信息中心、上海超算中心,以及中科院体系下的新技术战略合作,多以成立合资公司方式,将产学研一站式带到了用户市场。这种思路,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也可以让研究机构、团队看到市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