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苏州科技大学)
摘要:增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工科类本科毕业生,是现代高校的使命。本文通过文件调查的方式,对材料、化学类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同时针对社会企事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我院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本科生;调查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Based on MOOCs Ideas
Abstract: Enhance undergraduates’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of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are the missions of modern universit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e find some problems of our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aterials, chemistry undergraduates, social enterpris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we put forward some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for cultivate undergraduates creativity.
Keywords: Innovation; Undergraduates; survey
创新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Summer Davos Forum上所提出,并于2015年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不久,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称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基地,始终担负着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命。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俨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国家教育部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由于受高校扩招、生师比过大等因素的影响,本科教育中曾一度出现轻视本科教学质量、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等误区,导致本科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偏弱、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化形势下,试图将慕课理念引入本科生创新培养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以期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提供一条新途径。
1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三种群体进行。一种针对社会企业,第二种为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第三种为我校大一到大四材料、化学类本科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按照以下两点原则:
(1)针对性原则。调查问卷设计前,通过查阅国家各类政策文件、资料、1论文文献和我校关于创新实践的相关文件资料,以及咨询我校材料类、化学类、师范类等专业老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设计问卷结构和相关内容;
(2)交叉性原则。本次问卷针对的群体,主要调查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以及本校学生自我认识和对创新创业实践的满意度。将这两方面进行交叉,找出目前高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
本次3套问卷,每套问卷共设计了20道问题,为提高其价值性,本次调查所选择的企业为苏州地区材料、化学类相关企业30家。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主要针对Dalhousie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大学、中北大学和常州大学的一些老师,囊括海外高校、中国科学院、211学校、兵工院校和地方性普通高校。本科生主要针对大一到大四的材料、化学类专业。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为193份。
1.2调查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结果只针对上述有效问卷,数据采用四舍五入的计算方式,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总数为100%。
(1)企事业单位
通过对苏州地区企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调查中同时还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专业要求不是很严苛,相关专业即可,更看重的是毕业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和可塑度。
(2)科研院所与其他高校
通过对Dalhousie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大学、中北大学和常州大学的一些老师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调查中,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更倾向于有创新能力的本科生。其中,主持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发表过学术论文的学生更加受到青睐。对于有独特思维见解的本科生,更加愿意选择其攻读硕士学位。
(3)在校本科生
对我校材料、化学类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此外,通过统计调查结果,有38%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打算从事哪种工作,对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种现象在大三、大四班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1.3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发现无论企事业单位选择大学生,还是科研院所或其他高校选择学生攻读硕士学位,都对毕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很满意。
(1)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的提出,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社会对人才的各种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企事业单位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来看,社会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是很满意。对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满意度达26.2%,认为其创新思维能力一般的竟高达43.8%。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大学本科生是一张白纸,需要从零开始培养。严重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部分企业直言,以后招聘大学生,必须先实习半年,再考虑是否录用。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较差,则造成了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2)科研院所与高校对读研同学的满意度
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而言,在选择毕业大学生攻读硕士学位时,满意度相对企业则有些提高。其原因主要是读研的大部分同学,在本科期间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部分高校老师谈到选择学生时,更倾向于曾经主持过校级、省级或更高一级的科研项目的学生。而对于是否为211、985高校,有老师认为,这些不是重点,重要的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我们从数据里也可以看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持不满意态度的占有12.4%。对学生的总体评测中,非常满意的占29.6%,认为学生综合素质一般的占38.3%。不难发现,对学生不满意的也占有5.1%。经过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面试等环节的考验,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在大学本科生中属于相对佼佼者。然而,对硕士生指导老师而言,这其中也有5.1%的学生属于不满意的,其中的原因主要出在创新能力上。
(3)学生本身对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针对在校生所进行的调查中,认为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重要的占有8%,不重要的学生占27.1%;认为一般或无所谓的分别占34.4%和30.5%。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学术、学科竞赛中。如市、省、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3名同学参加过,26.7%的同学认为其不重要。关于学术发表学术论文的调查中,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其无所谓(43.5%)。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根本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的打算,而有些同学根本没有听说过学术论文的情况。曾经发表以及准备发表学术论文的同学占到了8.1%,而未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比例达到91.9%,其中差距非常悬殊。结果说明,在校本科生在学术科研能力上相对较弱。
然而,我们在工厂实践这个调查中却惊奇的发现,有62.3%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进行了访谈。很多同学表示,工厂实践能够开拓眼界,能够更好的学习本专业相关课程,能为日后的创新实践提供相关的经验。在访谈中,有很多同学也表示希望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不清楚如何来提升和培养。
2.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针对社会的需求和我院材料、化学类学生的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我院结合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政策,专业教研室的充分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由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主持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
2.1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提供一定的场所与环境。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于2015年5月13日举行“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开营仪式。校团委、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专业指导老师等出席了本次开营仪式。这是我院在2013年4月组建的“大学生科研人才班”的转型升级。训练营的开展,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创新实践平台。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结合,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将学生兴趣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机结合。大学生科技训练营开营以来,共有38位同学主持了各级各类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其中省级重点项目6项,省级一般项目4项,省级指导项目5项,省创业训练项目1项,校级项目11项。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导师制
导师制源于英国,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建校之初就开始实行导师制。随后,在20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在美国首先推出导师制,其后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纷纷采纳。我院借鉴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学习模式,综合我院材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了研究性合作学习模式。我院以材料化学专业作为试点,从大一学生开始培养,以导师制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双向自主选择原则,为不同年级的本科生配备不同导师。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四级三维制模式。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对导师的需求不同。在大一刚入学过程中,处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性阶段。大二年级学生是处于专业思维萌芽期,大三年级学生处于专业思维形成的关键期,大四年级则是综合能力提升期。建立“四级三维度”工作模式,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2.3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除了上述社会调查、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以为,我院还进一步将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第一,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积极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促进学生的研究实践与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材料化学专业13级大纲中加入材料科技进展课程。将课程分为12位老师进行授课,每位老师将自己科研方向中的最新国际进展向学生进行传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二,多方面开展课程内实验。在新大纲中,一部分专业课开展了课程内实验。将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于转化,以课程内实验的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例如,高分子化学课程,在48课时的过程中,理论课32课时,实验课16课时。共分为4个实验,分别对应于书本中最重要的4个章节。第三,工厂实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工厂作为第二课堂。例如,在高分子成型与加工课程中,我们安排学生在苏州龙兴线缆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教学实践。以实物的方式展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并邀请公司资深工程师现场授课。
2.4慕课理念引入
“慕课”全称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起源于美国高校。慕课和传统的广播教学、网络教学、在线辅导答疑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不同,也与最近兴起的网络视频公开课不同,更不同于在线学习软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的优势体现在大规模性、开放性和自由行。通过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对慕课充分了解的占3%,未听说的占54%。目前,慕课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用率不是很高。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慕课本土化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将慕课理念引入课堂。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设定案例,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学生兴趣为驱动,开辟第三课堂。
3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3.1指导团队优化
首先,生师比过高,严重制约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实施。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目前老师10人,而学生有280人,师生比为1:28。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教师的师生比为1:17.68,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比为1:3,普林斯顿大学师生比为1:6。教师资源严重不足,指导任务过重,需要进一步拓宽导师数量。其次,要有良好的团队建设机制。指导团队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需要在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中建立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指导教师梯队。
3.2教学大纲制定
与传统教学不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环节,不宜将教学大纲制定的过于死板。在制定大纲时,需要考虑到框架性和原则性的内容,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导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多方面考评作为最终目标,需灵活体现。
3.3考核机制明晰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能由具体成绩分数来评价,而是综合的体现。在进行考核时,应完善成绩评价体系。首先,成绩由谁来评价;其次,成绩如何评价;第三,如何实施。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所选择导师不同,培养方式不同,选择课题不同,如何进行能力比较,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分注重考核指标,也会将创新能力培养流于形式。以同届学生为例,单一的导师给分制,成绩不利于比较。如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评定专家小组进行打分,或者汇报最新进展与后续学术思考等,需综合评测。
4结语
本文以我院材料、化学类本科生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苏州地区企业、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我校材料、化学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目前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四级三维度的工作模式,将慕课理念融入本科生创新实践,分析提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同时提出保障创新实践的几点措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创新型人才,没有固定的途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进一步形成完善的本科生创新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宋咪咪(1988-),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史;
王小丁(1957-),男,四川内江人,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教育史;
周兴(1984-),男,江苏泰州人,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亚玲,王东杰.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08,(4):24-28.
[2]于影,刘桂珍.以科技创新活动构架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工作平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135-137.
[3]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89-92.
[4]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3.
[5]俞燕.以导师制为平台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J].职业时空,20111,(3):117-118.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项目(建教协[2015]59号,2015034).
图1本科生导师制“四级三维度”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