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调查研究

作者:刘抚英 赵双 崔力
刘抚英 / LIU Fu-ying

赵双 / ZHAO Shuang

崔力 / CUI Li

摘 要:诠释了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基本概念和特征,概括分析了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空间耦合的原因。基于对上海市工业遗产信息数据的调研,构建了“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并从中选出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的典型案例样本,建立了“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名录”。在此基础上,应用ARC-GIS分析研究样本的空间分布特征,解析基于尺度层级结构的3种创意产业园区类型,提出4种创意产业园区主导模式。最后,探讨了尚需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创意产业园;空间耦合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8-0093-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12-24;

修回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谱系研究”(编号51378470)资助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industry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pace coupling between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formation data in Shanghai, the "Shanghai industrial heritag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databas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ypical case samples reused as th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are selected. Thus, the "List of Shanghai Creative Industry Park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s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ARC-GIS, and the three types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based on the scale hierarchy are analyzed, and four main modes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are put forward. Finally,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us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space coupling

1 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园

创意是应用创造性方式处理问题[1]。1997年英国大选后,由首相布莱尔担任主席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着力推进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渗透和贡献,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DCMS)提出了创意产业为“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与才华的事业,通过智慧财产权的创造与利用,具有制造财富与工作机会的潜力的行业”[2]。2001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经济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版权业、专利业、商标业和设计业4类经济部门[3]。创意产业因其所具有的增加城市就业、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保护与传承城市文化、彰显特色景观、营构宜人环境等显著优势[4]而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

在我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称为文化产业或文化服务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识、智力、创造力、技能和才华来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5]。英国对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实践被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引入,随后,我国的很多文化产业项目也相继冠以“创意产业园”的称谓。

创意产业园的构建源于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需求和“创意阶层”对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

“聚集效应”(combined effect)来自于经济学领域对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聚集特征的研究,是指具有经济相关或互补性的产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集聚,企业通过各种联系连接成网络,促进分工与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和影响力,通过规模和范围经济带来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并在共享利益的同时提供创新环境[6]。研究表明,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创意产业园为创意产业的集聚提供了硬质的空间载体和软质的综合服务,其规划建设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创意活动需要多样化的创意人才共同合作,这些人才形成了创意活动的核心人群——创意阶层(the creative class)。创意阶层关注创意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quality of place)[7],他们需要便利、舒适、环境质量高、具有视觉美感、静谧而富有生机、文化品位高的工作环境,而基于“创意氛围”(creative milieu)精心营构的创意产业园能为这些创意人才提供进行创意工作、群体聚会、交流研讨等活动的富有张力的、能激发创造力的高品质空间场所[1]。

2 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的空间耦合

工业遗产的整体环境与创意产业园需求的软质和硬质的空间场所相匹配。近年来,在保护的前提下将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的空间载体成为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种重要取向。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空间耦合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8-9]。

1)关注并强调文化基因的传承。工业遗产保护是在物质层面上传承工业历史文化;而传统文化资源是创意的原料和价值基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进化可以催生创意。创意产业园区重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的价值和力量,强调对综合体现传统创造力的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并力求将文化资产转化为经济优势。简言之,创意产业需要城市特色文化资源来支撑,而工业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意产业园与工业遗产的空间区位匹配。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工业遗产用地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土地级差地租高,可以借助入驻创意产业园的知识经济、时尚艺术等类型企业的高集聚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需求收入弹性等,提升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3)工业建筑与设施的内部空间具有多类型功能适宜性。

工业建筑和工业设施内部高大、开敞的空间具有转化为多种功能空间的可能性,对于艺术创作、设计、展示、演出、交流、会议、咖啡店、餐厅等各种不同规模尺度、功能、文化品质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利用模式具有普适性。

4)环境场景有助于营构创意氛围。工业遗产的环境场景具有恢宏、震撼、粗犷、朴拙等独特个性,其所承载的工业历史文化成为唤起历史记忆与场景联想、形成历史与现实之间张力平衡、感受新旧并置的冲突与和谐、激发文化艺术性思维、催生创新动力和潜能的城市活化的场所。

3 上海工业遗产综合信息调研与数据库构建

本研究对上海市工业遗产的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调研。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工业遗产原名称、工业遗产再利用后名称、地理位置、原工业类型、规模、工业遗产概况、工业遗产更新利用模式与方法、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或历史建筑)等,调研信息数据表见图1;图形信息包括电子或纸质的地形图、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图、照片、卫星遥感图片等。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研究样本,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建立“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研究选取上海市现有工业遗产典型研究样本共计265处[10],工业遗产样本在各城区分布见表1,图2。

4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案例样本选择

上海市的创意产业借助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人才集聚、传媒技术先进、服务设施完善、政府提供政策扶持等条件得以快速成长,而工业遗产在创意产业园区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空间承载作用。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从“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中整理出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的典型案例样本44个,按照工业遗产原名称、再利用后名称、所在城区、工业遗产类型、工业遗产时代、保护级别等项内容建立“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名录”(表2)。其中,工业遗产类型按工业生产行业及相关环境划分为三大类、11中类、84小类;工业遗产时代依据近现代历史阶段划分为:清末、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没有纳入上海市工业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典型研究样本中的工业遗存,虽然也有一部分改造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但不列入该名录中。

5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特征解析5.1 空间分布

研究应用构建完成的“上海市工业遗产综合信息数据库”,针对所选典型案例样本,生成了ARC-GIS空间分布图(图3)。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主要分布在黄浦、静安、闸北、长宁等区。其中黄浦、静安两区空间分布集中度最高,闸北、长宁三区次之(图3)。这种空间分布形态在于以下成因。其一,在创意产业园区演变渊源上,既有由单一工业厂区演化形成的园区,也有由多个小里弄工厂共同构成的园区,后者如黄浦区的“田子坊创意园区”和静安区的“同乐坊”,作为典型的上海“里弄工厂”[11],在原厂区中集聚了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几栋甚至一栋建筑就是一家企业。由于此类创意园区内含了多个工业遗产,因此提高了空间分布集中度。其二,受不同城区城市更新速率差异、工业遗存价值等级差别、城市规划调整导引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分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上述几个区留存下来的工业遗产转化为创意产业园区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密集。例如,杨浦区工业遗产样本总量较多,在上海市各区中位列第二,但由于城区更新相对较缓慢,且综合环境与创意产业发展要求的匹配度不高,导致该区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分布集中度较低。

研究综合考量园区知名度、工业遗产价值、园区总体经济效益、园区环境质量、园区用地规模、容纳企业数量、容纳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外来游客数量等影响因子,建立了“创意产业园区影响力评价体系”(图4)。应用该评价体系对上述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影响力评价,筛选提出了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重要创意产业园区,包括:M50创意园、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田子坊创意园区、8号桥创意园区、2577创意大院、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静安800秀主题创意园和创意仓库等(图5)。

5.2 尺度层级结构

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按照尺度层级结构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工业厂区整体结构保护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

整体结构保护是指对工业厂区的反映工业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整体工艺,从原料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的布局结构,包括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和构成要素以及场地环境等进行全面保护[13]。采用该类型可以完整、全面、系统地保护有价值的信息,使厂区的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园区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向公众全面展示工业生产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研究样本中属于此类型的案例有21个,占样本总数的47.7%,典型案例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静安800秀创意园、同乐坊、田子坊创意园区、2577创意大院、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和M50创意园等(图6)。

2)工业厂区局部区块保护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

局部区块保护是指对工业厂区中有特色、有价值、整体性强的局部区块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在创意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对于拟保护区块的结构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和构成要素等都应加以保护;而对于保护区块以外其他功能区的设施和环境,可以选择有价值的部分保留并进行改造更新;也可以整体开发建设成其他类型的功能区。研究样本中属于此类型的案例有12个,占样本总数的27.3%,典型案例如8号桥创意园区(图7)、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1929艺术空间等。

3 )单体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

该类型是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遗产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等单体工业设施,采取古迹陈列式的保护方式,并对单体设施的内部空间进行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为符合新功能要求的创意产业空间。由于仅依托于单体设施,该类创意产业园只是名称上而非实质性的“园区”。研究样本中属于此类型的案例有11个,占样本总数的25%,典型案例如1933老场坊、马登仓库创意园区、创意仓库等。

5.3 主导模式

研究表明,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主导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类型。

1)“艺术创作主导型”创意产业园区。该类园区以艺术创作、交流、展示、销售、影视拍摄等功能为主体,以艺术家创作工作室、美术展览馆、艺术画廊、艺术品销售零售店等作为园区的主导空间,并配置咖啡厅、餐饮店、会议厅等服务设施,园区环境艺术氛围浓厚。该模式与“整体结构保护再利用”和“局部区块保护再利用”的尺度层级结构相匹配,典型案例是M50创意园。

2)“创意设计主导型”创意产业园区。此类型园区以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策划等创意设计企业为主体,以创意设计办公为主导功能空间,配置特色餐饮、会议交流、休闲游览等服务设施。该模式适用于各类尺度层级结构的创意产业园区,典型案例是8号桥创意园区。

3)“科技研发主导型”创意产业园区。

该类型园区以科技研发企业为主体,研发办公作为主导空间,该模式适用于各类尺度层级结构的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单体工业设施保护再利用”尺度层级的产业园大多采用此模式。典型案例如上海工业设计园(彭浦机器厂)、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等。

4)“综合主导型”创意产业园区。

由上述2种或2种以上类型共同作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如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静安800秀等。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为例,该园区属于“艺术创作主导型”和“创意设计主导型”共同作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文化艺术展示、交易、教育,为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提供文化、艺术和创意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6 结语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和重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实践。同时,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早、最快速的地区,已成为国内创意阶层的麋集之地。在多维要素共同作用下,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园的耦合与共生效应在上海成为一种典型现象。

本研究主要开展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尺度层级结构和园区主导模式等特征解析,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尚需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研究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园的耦合共生效应对上海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变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及该机理所衍生的对策、方法、模式等应用推广到其他城市、地区的可行性。第二,深入研究在工业遗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景观规划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策略框架、技术要点和实施细则,并应用于案例实证研究中。第三,探索由市场调节、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指导、自发集聚等协同作用的创新性的实施运行机制。进而,在前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探求与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相协同的创意城市整合策略体系。

参考文献:

[1] (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城市[M].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 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4] 方海清.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5] 戚晓曜.都市型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特区经济,2006(4):36.

[6]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 (美)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8]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9] 唐燕,(德)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工业遗产实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1] 左琰,安延清.上海弄堂工厂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2] 周雯怡,皮埃尔·向博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从国棉十七厂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J].时代建筑,2011(4):122-129.

[13] 刘抚英.后工业景观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刘抚英/1969年生/男/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城镇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沈阳 110169)

赵 双/1992年生/男/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沈阳 110169)

崔 力/1968年生/女/硕士/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师(杭州 310014)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

城市高密度地区绿色碳汇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

建立城市绿地植物固碳量计算系统对于营造低碳景观的意义

试论村落生态单元景观要素的形态模式

袖珍公园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影响因子研究

让孩子们更安全地嬉戏——德国户外儿童游戏场安全标准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