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婆婆相处需要多一点宽容和谅解,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观点看法。最重要的是,你们是有着“让孩子健康、快乐”这个共同目标的养育同盟。
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对宝宝的养育认识和方法难免会出现摩擦。想办法解决矛盾,进退有度,不仅能增进婆媳间的感情,更能建立起婆媳育儿同盟,让宝宝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见招拆招篇
溺爱vs规矩
小米的宝宝3岁了,婆婆帮着带了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最让小米着急的是婆婆对大孙子的溺爱——只要孩子哭闹,婆婆必定过来“救火”,不光常常顺着他,还总会埋怨小米几句,俨然成了小家伙的铁杆儿“保护伞”。小米觉得现在是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原则性问题不能心软,可婆婆却根本不理这一套。
如何应对
孩子的可爱往往会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因此,即使是以前对自己儿女严厉的老人,对待孙辈也会溺爱。小米首先要认可老人对孩子的深爱(为后续说理做铺垫,便于老人接受),然后有意识地借助一些影视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给老人展示一味溺爱让一个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任性等后果,尽量描述得具体些。
老观念vs新说法
曾经流行一句话叫“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可阿俐家的情况是“有一种冷叫你奶奶觉得你冷”。每次赶上婆婆送孩子上幼儿园,总是给裹得严严实实,弄得小家伙鼻子上都冒着汗。阿俐不止一次对婆婆说,小孩子不能穿得太厚,要抗冻一些才好。可婆婆总是反驳说:“老话儿说的,孩子捂着点儿好,不爱感冒。”
如何应对
认可老人的出发点是为了预防宝宝感冒,是心疼孩子,怕孩子生病了受罪。可以在宝宝生病或平时检查时,带上婆婆同去,就此问题咨询儿科医生,听听医生对孩子穿衣厚薄的建议。一般老人更信医生的话。或者求助宝宝的老师,让老师善意地提醒奶奶给孩子穿多了更容易感冒,让奶奶意识到不是只有儿媳妇这么认为。
偏方vs科学
何阳的婆婆是朴实的农村老太太,自知文化水平低,在教育孩子时基本都听何阳的。但她知道一堆小病偏方,每当她觉得宝宝有什么不舒服时,就喜欢用偏方解决,这让何阳哭笑不得。比如宝宝有次长了痱子,何阳听了其他妈妈的经验,买了大牌子的药用沐浴液和爽身粉。可婆婆不知从哪里找了点儿土,滤细、炒熟后非要涂在孩子身上。何阳拗不过婆婆,结果还真管用了。
如何应对
其实有些民间偏方确实是有效的。如果老人的偏方多取材于天然植物,比如麻油、艾叶等,先别急于否定,可以小心尝试一下。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问一问中医,看看是否有相关的道理。如果有些方子确实不适合给孩子用,有一定的危害,也别着急,可以心平气和地与老人沟通、讲出自己的道理。比如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卫生习惯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如果用得不当,可能后果严重,然后再保证自己用的科学方法肯定有效,让老人别着急。为了孩子,而且只要孩子能好,相信老人也不会一意孤行。
建立同盟篇
引导老公做好“协调员”
婆媳之间是战火不断还是其乐融融,老公是重要的协调角色。当婆媳间碰到强烈的育儿冲突时,不妨先私下和老公沟通。同样的原则是,不要上来就否定婆婆,这可能会让老公心生不满。可以先肯定婆婆对宝宝的关爱,然后分析利弊,对老人育儿不合适的地方尽量从事情本身的角度去评价,不要指责人格。跟老公达成一致,由他出面和婆婆交流,很多时候都会大事化了,事半功倍。
让节假日成为“润滑剂”
节假日是拉近婆媳关系很好的契机。要根据婆婆的性格、喜好挑选礼物,最好是和老公一起商量、挑选,送的时候也要说:“这是我和您儿子一起给你精心选的,对比了好几家呢!”这样不管是贵还是便宜,都不会落埋怨。全家外出就餐,先征求婆婆的意见。如果节俭的婆婆选了你们并不喜欢但是便宜的餐厅,那就记住以“顺”为孝吧,坚定地站在婆婆这边。多些宽容,送礼物或者聚餐时,要表达对婆婆日常操劳的感谢,站起来给婆婆倒上饮料,碰下杯,说句话,都不是难事,但会让婆婆心里受用很多天。
一个终日吵吵闹闹、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家庭,非常不利于宝宝身心发展。化解婆媳大战,以智取胜,再一步步争取把婆婆变成你育儿路上的‘助手’,才是根本。多些宽容,放下“对错”
婆媳间的相处最怕的就是“明辨是非”,事事要分个你对我错。其实生活中太多事情无法判断对错。比如你担心宝宝的安全,严禁宝宝进厨房,但婆婆却觉得让孩子跟她一起在厨房忙乎挺好,这才是生活教育。要较起真儿来,恐怕专家也不能绝对地说这事谁对谁错。所以,可以换种思维方式,只提醒婆婆再做些细致的防护就好,或者干脆自己想些办法,让厨房变得更安全些,不必为此争个面红耳赤。跟婆婆相处要跟与朋友相处一样,需要多一点儿宽容,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对某件事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嘴巴甜也是“生产力”
对婆婆的赞美,是非常必要的,哪怕你并不是很真心。不过,如果注意留意生活中婆婆做得好的地方,时不时地抓住机会夸几句,既能让婆婆开心,自己其实也会更加正向地看待婆婆做的事。生活上多主动听取她的意见,及时送上赞扬:“妈,您懂得可真多!”“幸亏您知道怎么办。”任何人都一样,不断获得认可,就会更有做事的积极性。
该示弱时就示弱
在生活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适当地“示弱”反而更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有些事情不妨抬高婆婆,主动示弱,尤其是在人前要给足婆婆面子。遇到原则性的问题时,也别直接产生冲突,还是采取迂回战术——回去和老公“算账”更好,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您做得对”的姿态。本来我们就是小辈儿,就算婆婆再错,起码的尊重还是应该有的。
让宝宝成为关系新纽带
婆媳间发生矛盾,源头大多在孩子,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通过孩子调和婆媳矛盾,让孩子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是个好办法。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说婆婆的坏话,如果你听到孩子传来的婆婆说你的坏话,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嗯,尽管奶奶这么说妈妈,妈妈也特别感谢奶奶照顾你。下次奶奶再批评妈妈,你就告诉奶奶我努力改着呢!”如果孩子下次想起来告诉奶奶,会让婆婆再也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说你的坏话。然后,还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奶奶的优点,孩子自然会这么去看待奶奶,说不定还会夸奶奶,之后加上一句话:“我妈妈说的。”那真是会让婆婆心暖暖的,拉近和你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