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胡振华 马平
2 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原名江布尔)州立大学东干族教授拉希德·巴克罗夫(右一)教授向东干学生颁发证书。
3 东干妇女节庆时着民族传统服饰。
中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萨满教等。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保安。这10个民族的成员构成中国的穆斯林,共有2300多万人。历史上,中国穆斯林也有移居国外的,有维吾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塔尔人、乌兹别克人,也有回族人,我把他们称作“华人穆斯林”。在国外华人穆斯林中有一支回族的后裔,他们分布在中亚,保留着汉语的西北话,保持着中原文化传统,是基本上还讲汉语方言的华人穆斯林。前苏联在1924年民族识别、民族划界时,把他们定为“东干”民族成分。二十余年来,我曾多次应邀访问中亚,在东干族地区进行过田野调查。在丝绸之路西出国门后的广袤地域,这样一群来自祖国母亲的同胞,百余年来一直生活在那里。人们通俗地称之为“陕西村”、“甘肃村”、“新疆村”、“宁夏村”。
2身着传统服装,佩戴传统头饰的东干族妇女。
3 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库尔市的东干人修建的中国古典式建筑清真寺。
4 东干人在聚餐后要举起双手接“杜瓦”(做祈祷)。
5 俄罗斯族东正教宗教人士与同住一地的东干人合影,东干人与居住在中亚的各族人民和谐相处。
6 中亚的东干族农民。他们较多与当地的哈萨克、吉尔吉斯、俄罗斯族通婚,有的家庭民族成分多达六七个。
7 伊塞克湖畔的度假村。
回族后裔迁徙地图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迫离散到中亚去的呢?据已故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著名的东干学家穆哈麦德·苏尚洛教授的研究和我们的调查认为,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是19世纪下半叶陕、甘一带的回族农民不堪清政府和当地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在中国各地农民起义的影响下爆发的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被迫离开故土迁入俄境的回族后裔。当时起义失败的部分回族人是分三批进入俄境的。第一批是1877年11月由大师傅(译音)带领甘肃籍回族1166人,由新疆乌恰县翻过大坂进入俄境,住在卡拉库尔;另一部分陕西籍回族3314人,由白彦虎带领,经乌恰县吐尔尕特隘口进入俄境,住在托克玛克;第二批是1878年初由马大人带领的新疆吐鲁番一带的回族1779人,经乌恰县的斯木卡纳进入俄境,住在奥什;第三批是1879年以后的几年里,由新疆伊犁地区进入俄境的回族4682人,住在阿拉木图、热湖一带。这三批移入俄境的回族共计10941人。从那时起到现在的130多年里,这支华人穆斯林的人口不断增多,几乎增长了十几倍。
中亚的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现在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主要居住在阿拉木图市、塔拉兹市(过去叫江布尔市)及郊区的东干诺夫卡乡、节尔坎特市(过去叫潘菲洛夫市)一带和马三成乡(营盘)、新渠乡等地,共有近6万人;在吉尔吉斯共和国主要居住在比什凯克市、托克玛克市、梢葫芦乡(阿列克桑德洛夫卡)、米粮坊乡、坎布隆乡、额尔德克乡、卡拉松乡及红色米粮滩乡等地,有6万多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主要居住在塔什干市南郊及安集延市附近,共有不到1万人。一百多年前被迫迁徙到中亚的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总人口约为13万多人。
“东干”这一族称的来历
关于“东干”这一族称、最早见于18世纪下半叶。1755-1759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新疆实行大规模屯垦,自陕西、甘肃移来了大批回族人,当地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维吾尔人称他们为“通干”(TUNGGAN)。据一些维吾尔老人们解释说,TUNGGAN这一名称是由TURUP QALGHAN(站下来的,住下来的)演变来的,意指“移来的回族人已在新疆住下来了、站下来了”。19世纪下半叶,陕、甘、新的回族人由于回民起义失败,被迫移进俄境,俄语中没有送气的〔t'〕音,就把TUNGGAN读成DUNGAN。此后,当地的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也按照俄语的发音,便把这支华人穆斯林也称作“东干”了。1924年前苏联进行民族划界时把这些离散到中亚的华人穆斯林正式定为“东干”族。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迁到中亚后虽被定为“东干”族,但他们仍喜欢自称作“回回”、“老回回”、“老回”、“中原人”,也自称为“回族”、“回民”。这就是这些离散故土的华人穆斯林对自己故土母体的深厚感情!
关于“东干”一词,除了有以上解释外,还有以下几种说法:“东干”来自“东岸”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来自黄河的东岸,由于音变,“东岸”变成“东干”了;“东干”来自“东甘”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来自东部甘肃;“东干”来自“潼关”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多是陕西潼关一带的人,由于音变,“潼关”变成“东干”了;“东干”来自“敦煌”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起义失败后路上曾经过敦煌而移居新疆及中亚,由于音变,“敦煌”变成“东干”了。以上几种解释中,我个人倾向“东干”来自 “TURUP QALGHAN ”(站下来的,住下来的)的说法和来自“东岸”的说法。
中国的回族是在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元代由中亚、西亚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与中国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及其他民族长期融合的基础上,于元末明初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汉语为通用语言、在中国土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都是农民起义失败后的逃难者,当他们初移居到中亚地区时,既无土地,又无牲畜,其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沙俄政府和当地各民族人民同意他们住了下来,并让他们在一些地方开荒种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荒滩变成了良田。
中国西北各省的回族穆斯林在清代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又分别属于不同教派的信徒,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影响着内部的和谐。但是他们在起义失败离散到中亚以后,就不太讲教派的差别了,内部是比较团结的。虽然在前苏联时期无神论的教育下,中亚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受过一些影响,但是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是比较虔诚的,在东干人的乡庄中都保存了一些清真寺。他们对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关系的风俗习惯保持得还是比较好的。如今,生了小孩要请阿訇起“经名”,男孩要做“割礼”,结婚要写“依扎布”,人去世了要土葬,要请阿訇主持葬礼。东干人在男女青年结婚时,一是新郎身着新衣,头戴礼帽,身披大红,还要请位年轻帅哥做陪同,新娘身着旗袍,脚穿绣花鞋等;二是婚礼当天耍公公婆婆,闹新郎和新娘洞房等;三是在待客的场面上,要念经、赞圣,必须要让送女的阿訇来讲“卧尔兹”,“伊扎卜”也必须让女方的送女阿訇委派自己的满拉来念。另外,男女双方的阿訇还要“表话”等等。东干人结婚时,新娘要制作几幅扎牡丹花的枕头,绣花鞋、花被子等;二是用大红纸剪一些吉祥的小动物和一些花花粘贴在窗户上,在大门上面粘贴红纸阿文“都阿”对联来营造喜庆热闹氛围;三是做满襟花袄,做长袍子短褂子,和我国清朝时期的打扮一样。
他们在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服饰等方面也保存了他们先辈在中国时的一些传统。我在哈萨克斯坦节尔坎特市看过一座大的清真寺,寺周围有灰色的砖墙,寺内除大殿、望月楼、水房子(沐浴室)外,还有一个长满大树的花园。大殿和望月楼都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农村住户的房屋门窗也有些是中国内地农村中的式样。在饮食上,他们是穆斯林,喜爱清真饭菜、常吃扁食(饺子)、面条、火烧、菜饼,以及各种炒菜、烩菜。在服饰上,妇女们仍有扎腿带子的,节日时多穿腋下开襟的旗袍子。他们初到俄境时,还使用中国天干地支的历法和十二属相。民间还有人懂中医,年老的人喜欢用中草药。由于长期与周围的俄罗斯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孜别克人住在一起,故在习俗上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响,例如现在男人都穿西装,女人多穿连衣裙,食品中也增加了面包、馕、抓饭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在名字上既保留了先辈在中国时的姓和乳名,也保存了传统的经名(回回名)。他们受到中亚各族影响,采用父子联名制,本人名字在前、父亲名字在后,妇女结婚后还要把丈夫的名字放在本人名字之前。由于受到俄罗斯族姓名习惯的影响,在父名之后要加上“奥夫”、“耶夫”(男人名之后)或“奥娃”、“耶娃”(女人名之后)等。
2 东干族清真寺的大门。
3 民俗博物馆一瞥。
4 在天山东麓的卡拉库尔市郊厄尔德克(东干族称“二道沟”),适逢婚礼,农民制作的“九碗十三花”款待客人。
5 吉尔吉斯斯坦农村东干族农民自己办的小型民俗陈列馆。
说着来自故乡的方言母语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被迫离散到中亚虽然已经130多年,而且又是分散地杂居在中亚各民族中间的某些乡村中,但是他们90%以上的人迄今仍讲着汉语的陕西话、甘肃话和新疆话,他们的子女在中、小学里继续学习着自己的母语。在吉尔吉斯共和国广播电台还设有东干语的广播节目,在比什凯克市还印刷发行着东干语文的书籍和一种叫作《回民报》的报纸。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现用一种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东干文字,其标准音是以汉语甘肃话为准的。
东干话的发音听起来很像西北地区的汉语方言,话语中还使用了许多我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旧的汉语词汇和从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等语言中吸收进来的借词。话语中使用“把”字句和倒装句比汉语普通话多。中亚东干人的东干话基本上与我国新疆伊犁一代的回族人说的话差不多。在哈萨克斯坦所谓的“陕西村”一带和吉尔吉斯斯坦“厄尔德克”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近郊的东干人说话带有陕西口音,在吉尔吉斯斯坦梢葫芦和哈萨克斯坦东干诺夫卡等地的东干人说话带有甘肃口音,这是因为他们的祖辈就是从那些地方迁移过去的。
在东干语中还保存着许多清代汉语西北土话的一些词汇,例如管商店叫“铺子”、管政府叫“衙门”、管领导人叫“头子”、管妇女叫“婆娘”等。他们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陕甘方言,如:宰迪娃们(咱们的孩子),你去阿达儿来(你去哪里了),吾达(那里),斐(水),佛、射(说),额(我),缠活很(正合适、美得很),廖咋了(漂亮得很),伏(书),达(爸)等等。其实东干话就是陕甘回族话。
在过去130多年中的曲折历程,中东干人中涌现出了不少精英人物。早在十月革命时期以马三成为团长的东干骑兵团为苏联的建立做出了贡献,马三成曾受到列宁的接见,不幸的是他在斯大林的“肃反”中被镇压。苏联解体后得到平反,为了纪念他,把过去的“营盘”乡庄,改名为“马三成”乡庄。在前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有不少东干青年奔赴前线,许多人英勇牺牲了,其中一位战斗英雄名叫满苏孜·王阿洪的被追认为烈士,在楚河畔的东干乡庄中树立着他的半身雕像纪念碑。在前苏联的建设时期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代表人物。其中有东干文学的奠基人雅思尔·什娃子、东干知名作家阿里· 阿尔布都、语言学家优素福·杨尚新、语言学家胡赛音·布呷佐夫、东干历史专家伊利亚斯·优苏波夫、东干学开拓者、东干人中首位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的穆哈买德·苏尚洛、东干语专家阿布都拉赫曼·卡利莫夫、民俗学家马赫穆德·哈散诺夫、民俗家辛劳·老姐尔。音乐家巴亚洪诺夫、作曲家及歌唱家亚信·伊斯玛伊勒、歌唱家胡赛音·穆赫塔劳夫、多次荣获各种奖赏的著名医学专家哈基姆·别别佐夫、曾获前苏联柔道冠军的阿布都扎里·优努索夫、前苏联劳动模范海塔洪·塔什劳夫、画家穆哈买德·乌马尔·潘沙耶夫。妇女中也有不少知名人物,例如文学家法提玛·马吉耶娃教授、民族教育家玛利亚·万斯万诺娃、电台资深东干语播音员阿依霞·满苏劳娃、东干诗人法提玛·马申耶娃等。现在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还有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副会长、哈萨克斯坦协会会长胡赛·达吾劳夫、哈萨克斯坦民族大会委员、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院士拉什德·巴基劳夫、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东干学-汉学研究中心穆哈买·伊玛佐夫、经济学家拉什德·优苏波夫、民俗学家张·阿里、乌兹别克斯坦东干协会会长、民俗学家马奈·萨吾劳夫、东干语专家哈哈扎·冬拉尔、东干文学评论家伊斯哈尔 ·十四尔、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原副部长舍立普·马树海、吉尔吉斯斯坦议员、东干协会会长苏莱曼诺夫等。每逢新年或其他节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协会都组织各种活动,不久前还建立了郑和文化基金会。
楚河,又称碎叶河,当地人叫秋依河,它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全长1030公里,中亚东干族大部分聚集在楚河流域。其中哈萨克斯坦的营盘和新渠是较大的“陕西村”,位于楚河北岸,而吉尔吉斯斯坦的梢葫芦和米粮川则是较大的“甘肃村”,位于楚河的南岸。
乘车来到了离城市不远的西边的一个东干族村庄梢葫芦,这里住着七、八千东干人。我们先来到一户东干人家。当主人知道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以后,非常热情地道了“赛俩目”(问安),接着说:“是老家来的,进房子里炕上坐吧!”我们听后备感亲切,好像就到了中国的农村。但看了他们的院子、房子感到还是有一些不同特点的。特点之一是每家都有几间较宽敞的房子,有一个大院子,院门高大,多为绿色,院中有一大棚是厨房,后院里多半种着果树或蔬菜;特点之二是房子的外形与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人的一样,都是房顶两边低中间顶部高,多用铁皮做房顶,用土坯或砖做墙,玻璃窗户外面还有木制窗板 ,但屋里却砌了土炕,炕上放着小炕桌,墙上挂着花地毯,炕上铺着花毡或毛毯。另外放着一个小铁床,是为接待客人用的。东干人的民居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收了其他民族民居的形式。
主人家与我们热情地交谈一阵后请我们吃了一顿家常饭。东干人在饮食上保留了中国西北回族人的习惯,以面食为主,吃馍馍、拉条子、汤面、包子、扁食(饺子)等,过节时吃馓子,但也吸收了中亚各族人民爱吃的抓饭、馕和哈萨克、吉尔吉斯等族爱吃的“那仁”(肉末面条),以及俄罗斯人的面包等的习惯。东干人由于以面食为主,所以非常注意菜肴,平时吃饭都要有菜,有汤。他们招待客人或举行婚宴时都要按传统习俗用办“席”的标准来办,即要上“八大碟”或“八大碗”菜。
在这一家吃午饭的时候,主人的邻居进来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坐坐。我们要去的这一家正在准备给孩子结婚。在这一家我们多就服饰作为交谈的内容谈了大半天,他们还拿出一些服装请我们看。农村东干妇女在婚礼及节日时穿的是民族服装,保留了中国西北回族服饰的样式。
我们有幸应邀参加的婚礼上,看到新娘穿的是清朝满族妇女的绣花过膝的衣服,裤子下面靠脚的部位扎着裹腿,脚上穿的是绣花鞋。前来祝贺的年轻妇女穿的也是满族式的旗袍,手上戴着好几个金戒指,脖子上有金项链。新郎的服装已经不是清代的衣服,而换成西装洋服了,只是头上戴着礼帽,身上交错地扎着两条红色绸带子,这些都是中国回族的习俗。平时,东干人的服装与当地各民族没有太多的不同,男的都是穿西装,女的多是穿连衣裙,有的还外穿一件深色罩衣或有里子的厚背心,都戴头巾作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长头巾,青年妇女戴彩色头巾。今日东干人的服装是跟着时代发展的,只有结婚的时候和在当地的博物馆中才能看到妇女老式的服装。
东干妇女不论是工作的还是不在外工作而专在家主持家务的都会做各种饭菜,都能下厨房做饭。在婚礼、宴会上,男女都分别入席,不混坐。东干姑娘很少嫁给别的民族,多为族内婚,个别嫁给族外的,也都是嫁给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人。东干人喜欢子女多,不少妇女都生六、七个孩子,有的生的还多。东干妇女大都会绣花,这都是在未出嫁前在家里学会的。
开车行走在楚河平原,可以感受到东干人生活的富足和勤劳。在公路两旁,方方正正的院落一个挨着一个,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院子里崭新的砖房前堆着玉米、南瓜,一派秋收景象。许多路边的集市摊位,大都是着红衣绿裤的东干妇女们在招徕生意。有更多年轻的东干人则去遥远的比什凯克、阿拉木图甚至莫斯科、法兰克福做生意,不少人还曾去中国搞过经贸。如今,在比什凯克市、阿拉木图市的市场上,卖菜的大多都是东干人。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东干人不来卖菜,全市的人就没有菜吃了。”是的,东干人影响着当地人生活。而且每个时代,都有东干人在吉议会、法院、军队、航空等重要领域工作。他们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为当地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梢葫芦村口有一个小型的菜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一些中国特有的蔬菜,而且卖菜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中国人来此,买卖双方却能够用汉语交流。因为卖菜的基本都是“东干”族人。
醋、豆腐、粉条的加工技术,也是东干人带到中亚的。比什凯克的市场上每天都可以买到。东干食品同中国的制作方法接近。东干人的面食,在俄国人、中亚人看来很特殊,比如馒头。俄国人吃烤制的面包,不知馒头为何物。面条也是东干人的主要食品,用小麦、豌豆或豆面加工制成。吃时佐以辛辣的调味,用醋、葱、蒜、姜、丁香等调拌。
中亚的陕西村知名度甚高,相比起来甘肃村则知名度较低。而宁夏村,则一直鲜为人知。
宁夏村位于卡拉库尔州首府卡拉库尔市。卡拉库尔,当地语言,人们说是“黑色的城”,但它的词源是什么还不清楚。卡拉库尔州市人口7万多人,其中俄罗斯仅有1万多人,东干族3000多人,主要民族为吉尔吉斯族。卡拉库尔市有一座清真大寺,据说这是中亚建造最早、至今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清真寺。1907年在此建起这座清真寺,完全是中国飞檐起脊、斗拱大屋顶的形式。
厄尔德克村在城市郊区大约不到10公里。厄尔德克村是1877年11月由阿爷老人家(甘肃狄道籍,今临洮)率领部分甘肃、宁夏籍回族由新疆乌什县翻过大坂进入俄境,住在卡拉库尔的。这一部分回民由于第一批进入俄境,故被称为“中亚回族第一村”。在前苏联时期这里叫作“得胜”集体农庄(俄语里叫“包别达”,“胜利”的意思)。
当年回民来到此地,是看中当地两条山沟流出来的水可供饮用和灌溉,山坡下是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背后则是大山。回民依照地形称之为“二道沟”。可惜衙门里的吉尔吉斯官员们怎么也发不出“二道沟”的语音,因为该地的地名为 “厄尔德克”,直至今日我国的中文地图上写的都是“阿尔代克”,但回民始终以二道沟呼之。
刚进到村里遇上一家娶媳妇,我们去道喜,主人家门口停满了私人小汽车,远道的客人开着车或坐飞机过来,有的来自遥远的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宽敞的院子里和大门外,摆满了餐桌和长凳。主人将男女来宾分开安排入席,男女不同桌用餐。主人请来了节目主持人和东干歌唱家,在院子里架起喇叭。随着美妙的乐曲,客人翩翩起舞。东干人能歌善舞,有的妇女刚从厨房出来,也参加到歌舞的行列。调皮的小伙子们按捺不住喜悦,不断地恶作剧,把新人家的叔叔、婶婶、哥哥、嫂嫂们脸上抹上大红颜料,然后把男性至亲们用绳索捆绑起来,做审问虐待拷打状,整个院落充满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村里的村长、校长闻讯前来,向我们介绍情况。村长说,厄尔德克村现有居民2700多人,其中回族占40%,吉尔吉斯族占37%,俄罗斯人占1%,维吾尔族占2%。主要农作物为土豆、大麦、小麦、大蒜、苜蓿、苹果、梨、杏子。我们见到家家户户都有储藏窖,待秋天收获后,马上储存大量的土豆、苹果。
10多年前我们来时老校长哈桑接待的我们,如今他已去世了,他的女儿接任校长一职。据他女儿介绍说,村里的这所11年制学校,是以阿爷老人家名字命名的为哈孜列特学校。该校始建于沙皇时期的1903年,距今已有113年,当年曾经举行过建校100年庆典。
最早的学校舍保留了下来,以后又屡经扩建。老校舍虽旧,但教室、桌椅看上去都是很好的。学校的教师现有40人,学生650人,也是各个民族都有,东干族最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学校,二层楼房都是木地板,体操房、钢琴房等一应俱全。我们到了村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子已经所剩无多,有的近于塌陷。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平房。这种住房用板筑夯打或土坯构筑墙体,一边斜坡的屋顶,一尺长的椽子出檐。坐北朝南,一门二窗,单扇门,窗户用木条做成小方格或不同的图案,窗体雕有不同的花纹装饰。房内一般都有土炕,炕前还有连锅灶。这种建筑在他们初到中亚时保留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的环境中东干人的住宅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保留传统设计的同时,学习新的建筑方法和运用新的材料。因为当地冬天雪大,平顶房改成尖顶房,以防大雪压塌房顶。
在中亚生活了130余年,今天的东干人仍保留着许多源自中国的民俗风情。例如,东干人演奏扬琴、二胡、三弦子和响板等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乐器,能扎出蜈蚣、龙、蜻蜓、蝴蝶等复杂的风筝。甚至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古老传说、《三国演义》等小说在东干人当中也广为流传。
近年来,东干人同“老家人”的联系不断加强,并把相互间的来往叫作“串亲戚”。东干人达乌罗夫·胡塞对未来有清晰的打算:“东干人有中国的根,有语言环境,必须在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方面做些贡献。东干协会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送大量的东干娃们回老家去学汉字、学母语。我想让咱的娃们把中文学好,下一步大量发展旅游。”
散落在中亚的东干族,经过百余年的沉淀,早已融入当地生活。尽管如此,他们在俄罗斯与当地各个民族的共同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性以及陕甘宁新回族传统习俗,乡音未改,镌刻着他们深藏心底的故土情怀。先辈们的际遇启示我们永远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且情谊深长。愿“陕西村”“甘肃村”“新疆村”“宁夏村”的“乡亲”们,在丝绸之路西部的友邻之邦,在新时代的光芒里,过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 当地郑和国际基金会招待来自中国的客人,精心准备烧烤食品。
3 厄尔德克村保留至今完好的东干族传统门楼。
4 厄尔德克村的清真寺,原寺曾毁于一场火灾。
5 清真寺大殿内景,可见中国传统的雕梁画柱。
6 吉尔吉斯斯坦民俗博物馆一座展厅。
7 东干族民居上的传统木雕。
8东干族家庭院内小景,显见农民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