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潇潇 编辑┃严芳 指导专家┃华苓 (北京中医医院妇科 主任医师)
事件回访:2016年1月中科院女博士因子痫前期猝死34岁的杨冰是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即将毕业的女博士生,同时她也是一名高危孕产妇,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终因妊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外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北医三院不幸去世。此事引发方关注,和女博士猝死息息相关的子痫前期到底是什么病?为何能置人于死地呢?
名词解读:子痫前期
发生率:3%~5%死亡率:70%~80%
死亡时间:孕晚期及分娩时
高风险人群:子痫前期的病因虽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比较明确的是与高龄、年龄偏小、遗传、超重、营养不良、糖尿病、高血压及怀有双胎等因素息息相关。
子痫前期,又被称为 “先兆子痫”。子痫前期症状是怀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如果是怀孕前就有慢性高血压,然后再发生子痫前期,就是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一般发病多在怀孕20周以后,未妊娠时血压正常,而在妊娠20周后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伴有水肿,甚至出现尿蛋白,有时会伴随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子痫前期可能早发,也可能晚发,发生越早,一般后果越严重。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种状况之一,为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对母婴危害极大。
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虽然子痫早期是非常危险,对孕妈妈和胎儿都有极大危害,但是,它是可以积极预防的。
血压高怀孕要慎重。有慢性高血压的女性在怀孕之前,要对身体各个重要器官进行系统评估,血压经过规范治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明白怀孕后可能面临的风险,方可怀孕。
口服阿司匹林。对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妈妈,有临床证据的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妊娠13周以后开始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至于何时服用,何时结束,剂量多少,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控制好体重。孕妈妈适宜将体重控制在每周增加500克左右,对于已经肥胖的孕妈妈,适宜将体重控制在每周增加250克。
适量运动。运动是一种极好的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方式,孕妈咪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激烈运动,适合孕期的运动包括平地散步、孕期瑜伽、孕妇操等。
充裕休息。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保证夜间8~10小时睡眠时间外,白天应有2小时的午休。并提倡左侧卧位有利于增加尿量,亦有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
保证营养。孕期饮食宜清淡,不宜食盐过多;优质蛋白质补充不可少;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虾皮、芝麻酱、奶制品、海带等,也可适当补充钙剂;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机体氧化能力,降低患子痫前期的风险。
重视体检。定期产检,并增加高危门诊次数,加强母婴监测措施,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得到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疼痛、眼花、恶心、呕吐或面部及手背浮肿等症状,必须立即就诊。
子痫前期发作的处理策略
如果已经发生子痫前期,应该怎么应对呢?答案很简单,选择正规的医院,听医生的。目前处理子痫前期的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降压、有指征地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子痫前期是孕期特有的疾病,需要积极对症处理。如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经居家观察护理,病情未能控制或中、重度病例,一般需要住院处理。对重症病例经积极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仍不能满意控制,而胎龄已超过36周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危急十分的羊水栓塞
事件回访:2014年8月湖南湘潭产妇遇羊水栓塞死亡
2014年8月10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羊水栓塞,而大多数人对于羊水栓塞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知道它很“恐怖”。那么,究竟什么是羊水栓塞?
名词解读:羊水栓塞发生率:1/10000
死亡率:几乎100%
死亡时间:分娩时或产后短时间内
高风险人群:高龄初产、多产妇、急产、宫缩过强、缩宫素使用不当、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剖宫产等情况,更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目前认为羊水栓塞是羊水物质进入孕妈妈体内导致的一系列严重“过敏反应”。
正常情况下,羊水位于子宫腔内,不会进入母亲血液循环,但是当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和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者血窦时,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就容易引起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预防措施
羊水栓塞是难以预测的,只能积极预防。孕妈妈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尽量在适宜年龄分娩,避免年龄过大再分娩。2. 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产检和分娩,按医生要求定期产检,孕期有不适尽早就诊,住院期间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3. 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在医疗允许的情况下顺其自然,不要为了选择胎宝宝“黄道吉日”而要求剖宫产、引产或催产。4.避免多胎多产,避免乱用增强宫缩的食物和药物。
羊水栓塞救治非常困难
羊水栓塞的救治非常棘手,需要多个科室的合作,而且需要大量的血液制品(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等)和贵重的药物,需要的花费也比较大,即便如此,抢救的成功率依然很低。
措手不及产后出血
事件回访:2015年11月 中国产妇在美国南加州产后大出血死亡
中国孕妈妈聂玲赴美南加州产子,由于出现早产迹象,剖宫产下一名健康男婴,随后出现产后大出血而死亡,令人惋惜和悲伤。那么对于该惨痛案例背后的医学原因—产后出血,你又了解多少呢? 产后大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产后大出血到底有多危险?能否预防?
名词解读:产后出血
发生率:约5% 死亡率:在大医院发生率很低
死亡时间:集中在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
高风险人群: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残留、巨大胎儿、凝血功能障碍、有宫颈手术史、多次刮宫史等产妇。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产妇产后大出血时若不能及时止血,将会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紧急时可能需要摘除子宫来挽救患者生命。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另外,还有一种晚发性的产后出血,是指发生在生产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盘残留或子宫复原不良所引起的。
避免产后大出血发生有招术
由于产后大出血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所以做好妊娠期的保健很重要。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应从妊娠期开始。
重视孕检、产检。患有慢性疾病或高龄女性,要做孕前检查之后再怀孕。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妈妈,若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分娩时发生万一。
做好孕期保健。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或适当补充钙剂,可预防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乏力;孕期预防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提高孕妈妈分娩时对失血的耐受能力;合理饮食,避免妊娠期糖尿病和营养过剩,注意控制胎儿体重,以免增加难产概率。
分娩有讲究。尽量选择顺产,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宫缩时,产妇应避免精神紧张,注意放松和休息,及时补充能量,保存好体力;在分娩过程中,不要使用过多的镇静剂、麻醉剂,以免使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积极处理产程。及时发现分娩异常或难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按摩子宫;产妇尿液要及时排出膀胱,否则充盈的膀胱会影响子宫收缩,阻碍胎盘排出;产后注意外阴清洁,鼓励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收缩。
产后加强监护。产后产妇及其家属也要注意伤口及出血量,一旦发现异常就要马上通知医生。已出院返家者,如果发现恶露量不降反升、腹痛、发烧、伤口红肿疼痛或任何异常者,应马上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在医院内发生的产后出血,医生会根据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妥善处理。新妈妈出院后一旦出现多于月经量的大出血,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千万不要擅自服用药物,或者不当回事而延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