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业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人才缺乏等;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电子商务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和创新,农业电子商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商务是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来实现购买、销售、转移或是交换产品、服务和/或信息的过程。涉及到农业方面的电子商务即为农业电子商务。在整个农业活动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前的农业信息的提供、帮助农产品生产决策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方面以及在农业生产过程结束后对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如图1所示。
2、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用户上网比例低
要实现农业电子商务,首先要有基础设施及硬件条件方面的支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三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互联网在农村网民生产、生活、娱乐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显现。但是,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的程度仍然明显低于城镇网民。截止2009年,我国农业网站数量已突破3万家,农业网站基本上覆盖了农业各个方面。但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网络普及率低、信号弱、网络资费较高,目前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增多,但同样受限于网络条件。这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不利。
2.2 从提供农业信息,为农产品提供生产决策的角度来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政府的推动下,各省市已建立了各类涉农网站,但在行政上条块分割,不同省市的网站的版面、内容上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农业信息服务不全面、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同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多数农业信息为宣传本地农业生产的、介绍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尤其是整合性的信息发布很少,帮助农民分析市场行情、进行种植决策的信息少,前瞻性的预测性的信息少。电子商务对农业生产的决策、支持作用相对较弱。相对来说,发展较好的省份,信息来源宽泛,但深度和精度有限,具有分析导向功能的内容不够丰富,该类信息还有非常大的提高空间。例如由于通过各类网站获取相关的农业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我国很多地区农民所种植的作物结构相近,“谷贱伤农”现象每年都在发生。
2.3 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销售的环节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市场监管跟不上,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单一
目前,除了粮、油、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外,在家庭承包制的主要生产模式下,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农产品贸易公司或外地商贩上门收购,不同的农户生产的产品、产地、各种标准均不相同,这使得农产品标准化工作比较困难。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不够健全,消费者、农民对其认可度也较低。但农产品信息标准化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基础性要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安全指标不全,对于鲜活农产品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农产品在市场上出现,降低了消费者对于网购农产品的信任、农产品出口也频繁遭遇壁垒。
现有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多由政府主导建设,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许多网站功能不全,除最基本的在线浏览功能外,网上订单交易功能、在线支付、洽谈交易等功能缺失,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
2.4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并且产品不易保存,这就形成了对农产品物流的更高要求。我国农村很多地区道路状况较差,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居住分散,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对农产品进行集中收集、运送难度非常大。此外,先进的物流冷藏设施、设备不全、规模小,农产品物流效率低,导致交易成本高。对于第三方物流,农民和农产品贸易企业对其缺乏信任,第三方物流在农村的建设本身也不完善,并且缺乏相关的政策性支持,这些都使得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农业电子商务的障碍。
2.5 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这样的新事物接受起来较困难。当城市人已经习惯了应用手机便利生活,如购物、购买机票时,绝大多数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依然停留在打游戏、看新闻的阶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的非网民比例为61.3%。由于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有较大差别,农民对其规则不熟悉,怕承担风险,不愿意去尝试。由于农村的条件艰苦,拥有专业知识的电子商务人才多数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导致电子商务人才欠缺,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制约。
3、思考
3.1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国家政策对农村上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倾斜,如 “家电下乡”政策等,使农村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有些地区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还很匮乏。政策要增加财政倾斜力度,建设和维护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村庄及带头企业,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电信、电力等设施。
3.2 要重视政府在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农业信息化法规对该信息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
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了国家、地区、州三级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了完整、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而建立这样的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规范,并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真实农业信息的汇总和传递。许多发达国家均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化法律。如美国在其农业法中就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采集和发布通过立法进行了规范,比如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业,都有义务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日本政府则是根据其国情,规定批发市场有义务每天及时将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及进货数量、价格上网公布,从而保证由了农业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及时性。
农业信息数据包含了农业和生产、市场、政策法律等多种信息,关系到农事安排、市场价格、交易等一系列环节,电子商务跨越了地域、时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政府应对信息的整合、更新、维护等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指导,规范农业信息体系,打通条块分隔,并以法律为手段促进其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规定社会各方如何参与、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全国统筹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要科学规划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网络,建成农业综合基础数据库以及为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综合平台。
3.3 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立法,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功能
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应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
在农业电子商务中,要完善立法,使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有法可依。对于违反交易规则、破坏安全交易的行为,要及时查处,给予严惩,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信誉和秩序。
在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引入网上订单交易功能。通过建立与银行合作关系,大力开展金融电子化下乡服务。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供求双方无障碍交易。
3.4 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
政府应从政策上对农村的物流体系建设予以支持,如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少道路收费,向与农产品运输相关的基础建设投资。鼓励农业企业与已有的物流类企业合作,如中国邮政EMS,鼓励各乡镇的物流运输队与大的物流类企业合作,形成层级式物流配送体系。同时,鼓励对农产品包装技术和运输过程中的冷链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促进农村建立起农产品从产地到客户手中的一体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类企业支持农业发展,建立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物流信用体系,帮助农民克服电子商务经营障碍。
3.5 重视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鼓励与支持各级教育机构开设涉农电子商务专业和课程,培养多层次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促进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进入农业电子商务领域。大力鼓励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加大对工作在第一线的农业电子商务人员的配需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展示电子商务对其生产经营带来的好处,转变其观念,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保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埃弗瑞姆·特伯恩,戴维·金,朱迪·兰等,王健等译. 电子商务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2]农村互联网使用状况引社会关注——三问城乡数字鸿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2015年3月9日. http://www.moa.gov. cn/fwllm/xxhjs/dtyw/201503/t20150309_4430770.htm
[3]卫明,廖丹萍.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23
[4]张晓燕.美日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1(9):106-109
[5]张冉,范生万,王丘.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21(5):51-55
作者简介:
林小兰,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教育教学等。
蒋鸣雷,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汽车技术、经济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