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村镇经历了诸多发展变革。作为村镇重要组成部分的村镇绿地伴随着村镇的变革也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变迁。通过介绍6个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村镇环境建设的背景,系统整理出我国村镇绿地系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研究当今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新中国;村镇绿地;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5-0102-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07-19; 修回日期:2016-03-2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BLX2013041)和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金共同资助
Abstrac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undergone many chang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villages and towns, green space accompanied by the changes in villages and towns also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change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villages and towns'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six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green space system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summarizes trends on this basis. It is an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villages and towns'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ew China; villages and towns' green space; development process; development trend
1 村镇绿地研究范围
参考城市绿地的定义,本文所提出的村镇绿地是指除县政府所在镇以外的乡镇与村庄构成的“村镇体系”行政范围内,存在于各居民点内外的,以自然植被和人工绿化覆盖区为主要存在形式,承担生态保育、游憩活动、生产生活防护、乡村景观、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用途的一种用地类型。本文认为“村镇绿地”根据用地所在空间可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村镇体系下各个居民点建设用地内的绿地;第二部分是村镇体系空间即镇(乡)域以内,各居民点建设用地以外的绿地。两部分互相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绿地体系。
2 我国村镇绿地发展历程及趋势的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我国广袤的国土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量的村镇。村镇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村镇绿地建设作为我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我国村镇居民的生活生产质量,也直接对村镇的总体发展质量带来影响。不同于城市绿地发展,村镇绿地是以广域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同时受土地政策及农业政策影响较大,所以村镇绿地发展历程可以认为是2种历史进程的叠合:一种是基于我国村镇土地及各项发展政策不断更新更迭的过程,另一种则是村镇土地及自然资源在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下发展的过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以往长期维持着土地私有制的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等不同时期[1],村镇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展百废待举,农村各项现代化发展需要向自然索取发展资本和原料,这样对于自然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加强。本文希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村、乡镇绿化重要行政文件中绿化建设等相关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不同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系统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村镇发展和村镇环境建设的情况,最终较为清晰地整理出我国村镇绿地系统发展脉络,厘清我国对于村镇绿地建设发展各项指引政策的演变过程,以期对今后我国村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建设和管理带来启示。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村镇绿地发展历程
3.1 起步准备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乡村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土地改革通过没收地主的土地,农民拥有了完整和独立的土地使用权。在党和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国农民对于恢复农业生产、建设田园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当时经济的制约,国土环境创伤累累,城市农村百废待举,所有工作基本也是围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有制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等任务的展开,对村镇绿化环境没有太多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工作要求[2]。一般来说这一时期村镇都以恢复农业生产、开展重建为主要依托,着眼于水土保持、耕地等农业资源的保护来开展植树造林的基础工作。村镇内部的面貌尚未有较大的改观,但是这个时期对村镇周边绿色资源的利用和绿色空间的占用尚在正常范围之内。
3.2 混乱停滞期(1958—1978年)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同年11—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应当争取在若干年内,根据地方条件,把现有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逐步缩减到1/3左右,而其余的一部分土地实行轮休,种牧草、肥田草,另一部分土地植树造林,挖湖蓄水,在平地、山上和水面,都可以大种万紫千红的观赏植物,实行大地园林化”[3]。大地园林化概念的第一次提出,可以看到中央政策已经开始将农业生产保障和居民生活环境美化提升提到了同样的高度。
但是随着1958年“大跃进”政治运动的开始,村镇各项建设开始进入一段混乱期。全国广泛开展的大炼钢和大炼铁运动让全国的生态环境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集中的污染与破坏,广大村镇当然也未能幸免。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让村镇很多自然资源受到了破坏。在“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以及开荒种粮的现象,村镇外部的生态资源诸如林地、湿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针对出现的生态资源破坏问题,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央政府曾经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恢复生态环境,同时加大力度防治工业污染,制止乱砍滥伐,恢复林业经济的正常秩序。但好景不长,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有关城市、农村等领域的绿化建设、环境保护规章制度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受到批判和否定。各项环保措施基本废弛,地方五小企业再度兴起,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再度推行。这一时期,毁林、毁牧、围湖造田、人造梯田等措施被大力推行,以牺牲林业、牧业、渔业作为代价来发展粮食生产,破坏了村镇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环境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诸多不利于村镇人居环境甚至于破坏环境的因素集中涌现,加重了村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进入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始推行,在我国个别农村编制了以农田建设为主体的农村规划,但是对于绿地人居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带来多大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部分村镇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总结起来可以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迷茫的这些年,村镇绿地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3.3 恢复发展期(1979—1986年)
在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风也很快吹到了我国广袤的村镇,首先开启的是村镇经济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居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居民在尝到经济发展甜头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生产环境。如何处理好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与混乱的村镇生活环境的关系,成为村镇改革开放工作的重要环节。在1979年的“第一次全国农村房屋建设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通过节约用地、禁止乱占耕地等措施来处理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关系。1981年召开的“第二次会议”要求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全面规划,逐步将比较落后的村镇建设成为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村镇”,首次提出将村镇的各项工作统一考虑,这里面也将绿化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其后一年(1982年),国家建委、农委联合颁布了我国第一本《村镇规划原则》,为村镇规划提供标准参考和技术支持,原则里面也包含了村镇绿地的规划建设工作,这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指导。
从1978—1986年这一阶段的农村工作来看,我国村镇绿化发展真正开启了健康有序建设的发展阶段。我国村镇绿化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重新走向正轨,并有了较大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各乡镇、农村环境保护、绿化等工作开始正式走上政府工作的议程,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共同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2个“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
3.4 问题凸显期(1987—1997年)
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村镇地区的不断深入,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村镇各项建设开始了现代化发展进程。这一时期针对村镇各项建设的政策性法规编制得到了重视,并逐步形成规划建设的体系和理论,完成了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体系框架的构建。如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9月建设部发布了《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1995年建设部发布了《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同时,全国在东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也制定了针对村镇规划建设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至1995年底,全国约78%的镇、59%的集镇及18%的村庄对初步规划进行修编或调整完善。1996年底,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都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4]。
随着我国村镇现代化建设推进,积极正面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负面问题。很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快速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村镇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从当年相关调研和部门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村镇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发展下村镇绿地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恶化。199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首次将乡镇和农村环境状况列入其中,《公报》指出“随着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呈现由城市向农村急剧蔓延的趋势”。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也提到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被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在总结“九五”期间环保工作时,指出“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有10万km2(1.5亿亩)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乡镇企业污染较为普遍,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农村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都反映了已有村镇环境保护政策尤其是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着绩效不足的问题,要求对我国村镇环境保护加以更加大的重视和监管控制[5]。从这一时期的乡村绿地发展来看,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较为成熟,但是在经济建设的中心思想下已经开始呈现“村镇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态势。村镇生态环境质量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下不断恶化,村镇的绿化环境建设更为急迫。而在这个时候,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工作正开始步入正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渐从城市总体规划中分离出来,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门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的建设更具科学性。相比较而言,作为城市周边的村镇,绿地保护和健康发展还未作为重点而急迫的工作进行开展。
3.5 战略调整期(1998—2007年)
党中央国务院逐渐加大了对大城市之外的小城镇和农村的关注力度,也清醒地认识到快速经济发展下村镇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开始逐步调整村镇以现代建设为主体的发展战略。这为村镇的人居环境改善以及村镇绿地发展建设提供了必备条件。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14日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指出了村镇绿化是保障农业生产的良好外环境的关键。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新农村”的概念。而对“新农村”的解读则是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方面的可持续综合发展。在2006年2月21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在该文件的第17条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这里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将园林绿化从城市扩大到村镇,即所谓的“园林下乡、造林下山”。
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村镇纷纷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加强村镇人居环境的治理工程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村镇绿地建设如火如荼,把建设良好绿色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沿农田、水渠边,房前屋后等区域纷纷成为绿化建设的用地区域,同时村镇周边林地等生态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许多村镇的绿地建设初见规模,村镇绿地环境的改善为建设新农村,提高村镇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这一时期针对我国村镇绿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也更加贴合我国村镇发展的实际。特别针对长期存在的村镇绿地建设和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党中央开始围绕村镇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本身制定了系统而有效的政策,并将村镇的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公共财政预算范畴。以中央投入为主,地方为辅,建立针对乡镇和农村的环境改善专项资金,“以奖促治”,积极推进村镇环境的综合整治[6]。
3.6 跨越上升期(2008年至今)
2008年对于我国城市和村镇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从这一年的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建设已经开始了规划立法工作的历史跨越。面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环境,我国村镇绿地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各地方省市纷纷出台有关于村镇绿化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相关领域的标准、法规和指导文件等。从宏观政策上和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对本地区的村镇绿地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从国家到地方,“生态村镇”“低碳绿色村镇”等一些有关乡村绿地环境建设的示范化工程给村镇绿地的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样也带来了我国乡村绿地发展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7]。
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已经成为都市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归自然,体验绿色的最佳去处之一。这给村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村镇绿地建设的新思维:村镇绿色资源利用下的村镇绿地建设不仅仅能为村镇构建良好的绿色环境,而且也能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转向兼顾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注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效益的绿地系统发展模式。村镇绿地的建设已经从原来单一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模式发展。
同时,在政策鼓励和发展需求的共同影响下,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一些村镇掀起了一股“绿化争先恐后、生态首当其冲”的绿地建设高潮[8]。以北京为例,2011年6月24日所召开的北京市园林小城镇和首都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推进会透露,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成功创建首都绿色村庄350个,极大地补强了现阶段绿地建设中的乡镇和农村的短板[9]。表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涉及我国村镇绿色环境建设的相关行政文件与具体内容的归纳展示。
4.1 绿化新建设转向当地绿色资源有效保护利用
随着对村镇绿色人居环境的重视,传统意义上植树造林的村镇绿地建设已经成为最基础的绿化建设要求,更高层次的是对现有村镇绿地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村镇绿地不仅仅是对绿地的新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对村镇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10]。村镇绿色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主要是通过整合村镇的自然山林、河川等风景资源、生产资源和村落文化资源,保留展现农村的自然、生产的特色。这样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村镇绿地规划建设与村镇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村镇绿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规划将成为新的研究与实践重点。
4.2 城乡绿地一体化建设
城乡绿地一体化建设也是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这也是我国村镇绿地发展的一大主要趋势。在靠近城市的村镇,城乡绿地建设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已经成为指导村镇绿地建设的中心思想。加强城市、小城镇、农村绿地建设的协调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能够有效地指导村镇绿地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同时能够在城乡整体尺度上构建互联互通的城乡绿色连接空间,依靠绿色网络结构将城乡结合起来,为村镇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同时也有效地阻止城市无序的扩张。
4.3 更加强调村镇大的生态格局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村镇之间,村镇个体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农村防护林建设、村镇郊野绿色廊道的串联等村镇绿化工程的开展,表明村镇绿地建设已经逐渐突破单一村镇行政空间的建设,逐步向区域整体生态建设,构建村镇生态安全格局的方向转变。由于村镇绿地具有内容丰富性、结构联系性、空间异质性等特征,其区域的生态格局建设关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和村镇整体发展水平。
4.4 结合绿色旅游、绿色生产等经济经营模式
人口的增加与汽车的增多让城市的居住环境急剧恶化,城市居民开始追求回归自然、品味绿色的生活,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城市人在周六日或节假日纷纷离开城市,回到农村,从而带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热潮。另外,随着现代人对绿色健康饮食消费观念的改变,食用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是现代人共同的愿望。而相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农村成为培育绿色食品的优良基地。
村镇绿地为乡村旅游和绿色生产创造了空间和平台,也是现代城市居民来到村镇体验绿色生态、自然生活的主要载体。这样的市场优势让很多村镇积极将村镇绿地建设与乡村旅游和绿色生产的结合,现代农业观光园、采摘基地、乡村生活体验、农家乐、渔家乐等的火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村镇绿地融入绿色经济,不但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渴望绿色健康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富村富民,是现阶段部分村镇政府在财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继续进行村镇绿地建设的有效措施,对繁荣村镇经济、增加村镇居民收入都有积极作用,能够充分挖掘村镇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浩,刘荣利,白晓玉.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J].四川教育学报,2012(7):35.
[2] 肖爱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与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 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园林,2002(3):3-6.
[4] 赵虎,郑敏,戎一翎.村镇规划发展的阶段、趋势及反思[J].现代城市研究,2011(5):48.
[5] 农村污染排放已占我国“半壁江山”如何治理[N].中国环境报,2011-06-03.
[6] 方明,董艳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3)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
[7] 陈晓华,张小林,马远军.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乡村的空间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2008(3): 125-129.
[8] 王铁良,白义奎.乡镇规划[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4-18.
[9] 陈永生,佟永宏,吴志勇.首都园林小城镇和绿色村庄创建纪实[N].中国绿色时报,2011-06-28.
[10] 王敬华.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1.
(编辑/王吉伟 王媛媛)
作者简介:
张云路/1986年生/男/重庆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北京 100083)
李雄/1964年生/男/山西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本刊编委(北京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