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作者:张广海 / ZHANG Guang-hai李苗苗 / LI Miao-miao

张广海 / ZHANG Guang-hai李苗苗 / LI Miao-miao

摘要:对1980年以来有关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研究、规划建设研究、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作为大遗址保护模式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简要剖析了保护利用研究中出现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5-0113-04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3-16; 修回日期:2015-12-02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pecting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in China since 1980,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in China in six aspects: protected demonstr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ferece of foreign experience, large-scale site protection mode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takeholders. The article shows some defects of the researches, and states 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trend and key issu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protection; utilization

中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大概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过程有实践探索先于理论研究的特点。作为我国最早的一座考古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在1983年被第一次确认规划建设为遗址公园。2009年,国家文物局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做出了明文规定,基本取得一致认同。2010年,国家文物局首次评定和审批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一共有12家单位获得了该称号。目前作为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热点领域,其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将对1980年以来有关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为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探索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 文献概况

本文通过CNKI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国内重要的数据库以及读秀学术搜索,以“考古遗址公园”或含“遗址公园”为题名、主题词、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并对获取的文献进行统计、筛选、分析、整理,鉴别出符合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主题的期刊、论文集、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及研究报告等文献184篇(截至2015年1月31日)。

在研究内容上,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保护展示研究、规划建设研究、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作为大遗址保护模式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6个方面,并从中选取了以核心期刊和重要会议、报纸为主的50篇文献进行了综述。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保护展示研究

作为我国悠久而又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直观载体,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这也就引起了如何对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有效保护,怎样更加真实和充分地向公众展示考古遗址公园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2.1.1 保护研究

曹新等通过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圆明三园各个景区保护利用现状的实地调研,提出其在遗址保护上要做到完整性,在遗址利用上要符合文化意义的真实性[1]。宗天亮通过对圆明园遗址的历史、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遗址保护要以遗址价值评估结论为理念导向,通过概念性设计和专家验收工程等手段,严格按照程序对遗址实施保护[2]。李春林在研究唐大明宫遗址的深厚内涵价值及其对保护的严肃要求基础上,指出其遗址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在环境整治、保护展示、考古工作、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3]。张关心对3次大明宫遗址公园保护范围的确定公布与调整动因、范围及面积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指出今后的发展要落脚于遗址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展示上,将其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的典范[4]。季文彬等在借鉴国内案例经验、扬州宋夹城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宋夹城遗址公园的设计探索、技术创新和崭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5]。

2.1.2 展示设计研究

张成渝指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没有充分反映其本身具有的历史研究、造园艺术调研与借鉴两大作用,并论证了在原真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遗址分区保护与展示的现实性[6]。朱晓渭认为传统文化和考古遗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展示体系的建设问题,指出要充分发挥考古遗址公园的传统文化展示作用[7]。陈曦等借助典型案例论证了城址类考古遗址公园在其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使用价值等核心价值的阐释与展示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8]。吴铮争等指出遗址公园的文化展示要在“真实性”理论指导下,从展示理念、展示方式入手,构建多层次的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9]。杨昌鸣等指出城墙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应以保护文化遗产原真性为前提,合理选择“直接展现”或“间接再现”的遗址景观展示模式,实现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意义[10]。

2.2 规划建设研究

2.2.1 建设研究

朱自煊根据圆明园的性质分析将其定义为古迹遗址公园,否定了在园区内建设宾馆的提议,指出圆明园的规划建设应以全面规划、保护整理、分析研究、重点恢复为方针,并提出了圆明园的远景规划设想和近期规划设想,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和整理圆明园遗址[11]。张琳等在研究唐长安城及城墙遗址遗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仅有地下遗存城墙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对策,并从规划构思、规划布局结构、遗址保护与表现手法、主要广场点设计等方面对其提出的遗址公园规划方案进行论述,并且对该规划现有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反馈[12]。夏晓伟在总结其工作实践和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指出要认识和理清考古遗址与公园两者的联系,确切掌握考古在遗址公园中的精确定位,以便于进行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合理利用[13]。冯铁宏等以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为案例,通过数据准备与处理、数据库的建立、三维景观模型等方式将GIS技术运用到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并指出了GIS技术在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不足之处[14]。崔鹏等指出秦咸阳宫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要恰当地解决公园范围界定、文化阐释与规划定位、保护与开发的博弈、策划与规划的全局思考等关键性问题,并在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建设策略[15]。

2.2.2 可行性研究

乔桂强等指出宋六陵遗址公园的建设拥有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撑,是当地发展文化旅游、开展遗址保护和展示多元价值的内在要求,并从当地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区域条件等方面论证了建设宋六陵遗址公园的可行性[16]。叶亮等从4个方面介绍了白莲洞考古遗址的资源条件状况,并对其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源特征、资源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要构建一个具备科研基地、科普旅游、文化旅游功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7]。楚福印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了开展渤海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可行性:遗址自身价值与考古研究是其建造基础;周边遗址遗迹及旅游景区的补充作用;大遗址保护工程的项目支持;文物管理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18]。王江红介绍了瑷珲新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并从硬件条件、规划编制、社会作用、经济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构建瑷珲新城遗址公园的可行性
[19]。

2.2.3 景观规划研究

赵君等分析梳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植物景观状况、文献资料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对山体、水域、建筑遗址等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保护和整治[20]。李淑琴认为遗址公园设计应关注4个步骤,并从城市家具、标识系统、铺地材料、驳岸、微缩景观、水体、植物7个方面对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展开了梳理[21]。曾晨等在归纳意境内涵和园林意境展现手法的前提下,从入题、借景、布局、点睛、色彩、音效、主题活动等内容对唐城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进行了探讨[22]。邱建等通过对金沙考古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调查研究,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做到尊重遗址特性、符合遗址年代属性、展现遗址文化属性,并以此为考古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经验[23]。何君等对南京下马坊考古遗址公园植物的种类组成、空间结构、群落构成、季节变化、植物应用、特色植物配置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园林植物优化建议
[24]。

2.3 国外经验借鉴研究

国外相对成熟的建设探索和理论研究对中国遗址公园的建设、开发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许凡等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吉野里遗址的概况、功能分区和展示方式,并分析了日本在遗址保护、修复、展示、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新理念和技术,从而为我国的遗址展示提供借鉴经验,发挥遗址的价值与功能[25]。朱晓渭主要从遗址文化展示方式及特点入手,把西安市的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外典型考古遗址公园展开对比研究,为其后期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26]。黄可佳等通过对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案例的分析,指出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利用应朝着活态展示和公众参与的方向发展,并在公众考古、遗址本体、展示面积、遗址运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27]。

2.4 作为大遗址保护模式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遗址保护利用模式,丰富和深化了遗址的保护展示及开发利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杜金鹏对偃师商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要处理好考古、文物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清考古遗址公园与民生事业的关系[28]。李爱民总结归纳了考古遗址公园模式在大遗址保护利用发挥的八大作用,并指明了其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优势[29]。张关心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的项目组织与规划、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展示、绿化、运营与管理5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展开了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的建设的初步探索[30]。吕春华回顾了江苏大遗址保护工作历程和大遗址名录工作的开展,并剖析了8处江苏大遗址的现状和前景展望[31]。徐光翼分析了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和发展、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了一些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并指出了大遗址保护规划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差异[32]。闫俊等以郑州旧城区商城遗址的保护实践为例,指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大遗址保护的最佳途径[33]。

2.5 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是遗址展示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的重要部分,相关的文献主要从局部问题和整体层面2个角度展开研究。李沁元对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旅游资源展开了定性和定量评估,并从形象定位、配套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34]。王新文等扼要分析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的特点和旅游产品的定位,指出其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修复与再现遗址文化景观[35]。仇立慧等通过问卷调查对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游客的构成、行为特征、满意度等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指出遗址公园在价格、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升[36-37]。张中华等基于地方感理论和Amos平台的应用,考察了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38]。张建忠等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建设及体验旅游发展研究为基础,指出遗址公园是一种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发展的新业态[39]。郑文俊归纳了考古遗址公园的多种功能,并以白莲洞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展开了对考古遗址公园的价值阐释、旅游开发原则、旅游产品与项目设计等方面的旅游开发研究[40]。唐晨铭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以柳州白莲洞遗址公园为例,提出通过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的智慧化来打造白莲洞遗址公园的智慧景区[41]。

2.6 利益相关者研究

专家学者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遗址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地区等范围内的遗址保护与居民生活、相关产业、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文化艺术等内容。

陈稳亮等以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满意群体的社会经济、空间分布、保护行为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遗址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与遗址保护态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2]。李忠民等梳理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及遗址区产业定位与发展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原则,制定了公园布局与产业设计准则、产业定位与项目设计等实施方案[43]。李晓莉等在对殷墟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资源与保护区内经济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指出其考古保护工作应与当地城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44]。吴亚娟等以汉长安城遗址区为实例,并从原则问题、产业类型、效益思考、现状利用、周边协调、就业创业、融合协调、动态思想8个方面对大遗址区产业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45]。刘新颜等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周边的居民敏感度进行了研究[46]。朱晓渭在对遗址公园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耦合分析基础上,结合城市分区与古新分治的影响,提出了打造西安“文化—生态廊道”的畅想[47]。李敏在解析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命名艺术、保护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文化遗址来带动城市景观发展[48]。张艳等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梳理了其与城市文化艺术建设的关系,并概括了遗址公园在文化艺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49]。顾文芸等调查和剖析了石头城遗址公园的人性化使用状况,进而对城市公共空间展开了系统POE研究,并基于调研总结和改进探讨的结果为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依据[50]。

3 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

近年来,我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比国外遗址保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状况,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和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相关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研究单独某一个考古遗址公园,或者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城墙遗址、文化展示、景观设计等某一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今后的研究对象,在整体层面上应该对关注多个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某一区域内考古遗址公园的集聚效应、联动效应;在局部层面上,既要深化已有遗址公园局部对象的研究,同时要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分区、投资融资、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3.2 研究课题

国内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课题虽然涵盖了非常广阔的领域,但是大多数的研究文献只是进行一般性、浅层次的分析和论述。鉴于此情况,今后的研究应该在总结现有成果经验和结合实时资讯基础上,对研究课题进一步深化和革新。例如在旅游开发课题下,应结合时下旅游业的热点领域,在对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研学旅游、科普旅游、周边游等旅游开发研究;在利益相关者研究课题下,不能仅仅局限在遗址区内的社区居民、依托城市等的研究,还要展开对遗址公园的外部效应和集聚效应及区域范围下遗址公园的社区居民、政府、开发经营组织、普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博弈的研究等。

3.3 研究理论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探索,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比较模糊且不健全,其主要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地理学、旅游学、建筑学、环境学、城市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运用。因而在研究中应从多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应用学科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改变现在以历史文化、城市规划、旅游等学科为理论主导的局面,可以多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等支撑理论,加强国外合作和经验借鉴研究,拓宽理论研究渠道。

3.4 研究方法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运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只有极少数的文献使用到因子分析方法、使用后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保护、展示与利用研究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深层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都需要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研究方法的保障,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结合运用,实现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参考文献:

[1] 曹新,张凡,韩梅,等.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园林,2008(11):34-41.

[2] 宗天亮.圆明园大遗址保护基本思路探究[J].圆明园学刊: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2008(8):41-46.

[3] 李春林.唐大明宫遗址的历史底蕴和保护的若干问题[J].理论导刊,2009(12):125-128.

[4] 张关心.大明宫遗址保护范围的变化与辨析[J].四川文物,2010(5):115-118.

[5] 季文彬,倪萌,金蕾.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园林,2012(7):52-57.

[6] 张成渝.从原真性保护看圆明园遗址的功能分区展示[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39-45.

[7] 朱晓渭.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展示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11(4):86-90.

[8] 陈曦,霍焱.城址类考古遗址公园价值核心的阐释与展示设计手法[J].中华建设,2012(12):179-181.

[9] 吴铮争,张萌.真实性视野下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展示的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6):992-996.

[10] 杨昌鸣,李旋,李湘桔.直接展现与间接再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展示模式的比较[J].中国园林,2013(5):85-89.

[11] 朱自煊.圆明园规划初探[J].建筑学报,1981(2):51-59.

[12] 张琳,张迪昊,许凯.基于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城墙遗址公园规划探索: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0(10):47-52.

[13] 夏晓伟.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J].东南文化,2011(1):23-26.

[14] 冯铁宏,刘新宇,李晓蕾.GIS技术在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4):62-69.

[15] 崔鹏,吴欣.秦咸阳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80-185.

[16] 乔桂强,祝炜平.建设宋六陵遗址公园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77-83.

[17] 叶亮,徐剑.白莲洞遗址构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源条件评价[J].史前研究,2010(0):79-82.

[18] 楚福印.建设渤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探讨[J].赤子,2013(19):50.

[19] 王江红.试述建设瑷珲新城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J].黑河学刊,2013(186):69-70.

[20] 赵君,董丽,包志毅.圆明园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分析及整治建议[J].林业科技开发,2009(5):14-18.

[21] 李淑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11(3):51-54.

[22] 曾晨,李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探析:以扬州唐城遗址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5):12631-12632.

[23] 邱建,张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其植物景观设计:以金沙遗址为例[J].中国园林,2013(4):13-17.

[24] 何君,孙健,傅晓峰.南京下马坊考古遗址公园植物景观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4(2):71-73.

[25] 许凡,张谨,等.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6):63-69.

[26] 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2):119-122.

[27] 黄可佳,韩建业.考古遗址的活态展示与公众参与:以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为例[J].东南文化,2014(3):40-45.

[28] 杜金鹏.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J].东南文化,2010(1):9-12.

[29] 李爱民.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优势[J].社会科学家,2010(9):96-98.

[30] 张关心.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探:以大明宫遗址保护为例[J].东南文化,2011(1):27-31.

[31] 吕春华.从“江苏大遗址”到考古遗址公园:江苏大遗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实践[ J ] . 艺术百家,2011(S1):4-6.

[32] 徐光翼.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J].洛阳考古,2013(1):83-86.

[33] 闫俊,李晓丹,李芳峰.新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60-65.

[34] 李沁元.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旅游纵览,2011(2):3-4.

[35] 王新文,刘克成,王晓敏.基于保护的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58-662.

[36] 仇立慧,徐徐,李楠.西安曲江遗址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4-46.

[37] 周伟伟,胡春丽.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游客行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14):51-53.

[38] 张中华,段瀚.基于Amos的环境地方性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机理分析: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J].旅游科学,2014(4):81-94.

[39] 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1):142-146.

[40] 郑文俊.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柳州白莲洞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7-199.

[41] 唐晨铭,李少游.基于智慧旅游的智慧景区打造研究:以柳州白莲洞遗址公园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0-72.

[42]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遗址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态度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1):18-24.

[43] 李忠民,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及遗址区产业定位与发展[J].西部学刊,2013(1):52-55.

[44] 李晓莉,马骁.殷墟考古大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6):86-88.

[45] 吴亚娟,等.汉长安城遗址区产业发展模式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97-2400.

[46] 刘新颜,延军平,等.基于因子分析的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敏感度研究: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0):1260-1263.

[47] 朱晓渭.基于考古遗址公园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1(2):112-115.

[48] 李敏.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J].旅游纵览,2012(7):36-37.

[49] 张艳,王娟,王朝中.大遗址公园对城市文化艺术建设的影响: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J].大众文艺,2013(16):267-269.

[50] 顾文芸,袁媛.城市公共空间POE研究:以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4(2):57-60.

(编辑/金花)

作者简介:

张广海/1963年生/男/山东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青岛 266100)

李苗苗/1991年生/女/河南信阳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青岛 266100)

 

城市更新中非正式开发景观项目的潜质与价值

揭开尘封的面纱,再现传统园林风采——苏州可园修复记

“海绵城市中国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启动

高密度人群下的外部空间适应性设计探讨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成立

李渔层园考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