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武汉园博园设计创新撷英

作者:孟勇 / MENG Yong 万洋 / WAN Yang 张曜 / ZHANG Yao

孟勇 / MENG Yong 万洋 / WAN Yang 张曜 / ZHANG Yao

摘要:园博会园区的设计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如何推陈出新?如何独具特色?分为体制创新、理念创新两大方面8个子项,提出“众筹+统筹”统领设计的理念,详述了场地创新(选址、棕地修复、海绵园区、水体净化)、植物创新、展示创新(包括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特色服务区的展中展后利用等)、荆楚味特色创新(荆山楚水、楚风汉韵、鄂院汉街)等方面的工作,简述了民间力量的体现和材料创新等工作,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了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园区设计创新方面的工作,对类似项目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武汉园博园;体制创新;理念创新;地域特色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5-0016-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3-10; 修回日期:2016-03-28

Abstract: How does the design of garden expo park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How to innovate? How to be uniqu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oncept innovationand system innovation eight sub items, the "work and pull together + overall planning" is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design concept, the site innovation (location, brownfield remediation, sponge park, and water purification plant), plant innovation, innovation shows (including the Yangtze River Civilization Museum, Garden Art Museum, and the on-/post-exhibition use of the special service in the exhibition after use), Jingchu features innovation (Jing ShanChu Shui, Chu Feng Han Yun, and Hubei Feature Stree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work are detailed, and the material innovation work and the civil power are introduced.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practic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innovation in park design of the 10th China (Wuhan)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is made in this paper, which could be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uhan Garden Expo park;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oncept innov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武汉园博会自2015年9月底开幕以来,其园区建设体现出来的设计专业性、展示丰富度和建设高质量普遍受到好评,2015年底武汉市更因园博园相关项目获得联合国气候大会的“C40奖”。回顾设计过程,面对选址周边近30万居民小区的包围、城市主干道对园区的分割、40hm2的垃圾治理、160万m3的堆山工程、近20万m2建筑、20km园路、120hm2绿化 、117个展园设计的挑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设计上的各种创新。

1 以“体制创新”推进园博园规划设计工作

采取“众筹+统筹”的创新方式全面统领设计工作。对总体策划、概念规划、主体建筑以及国际园、创意园、全园公共艺术品、主题雕塑、标识标牌、植物景观等专项进行开放式的规划设计,面向全球,采撷智慧,凝聚共识。荟萃了垃圾处理、水处理、景观、建筑、城市设计、书法、雕塑、插花、岩土等方面的顶级机构、大师及设计师,如:曲久辉、孟兆祯、尹伟伦、程泰宁等院士及库哈斯、扎哈·哈迪德、丹尼尔·里伯斯金、詹姆斯·科纳、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等著名设计师。

在工程设计阶段,采用统筹模式,集成化设计。依托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制定统一标准,统筹其余上百家设计院,对场地、建筑、景观、配套四大工程进行整体设计,确保设计系统快速有序地进行。

面向社会,体现民间力量。众筹集合了大批园林艺术品的藏家、玩家,在长江文明馆北厅展出了他们收藏的大漠胡杨(图1)、乌木阵、奇石、盆景、陶瓷、矿物晶体、西洋家具等价值不菲的珍奇展品。

2 以“理念创新”精心打造园博特色与亮点

2.1 场地创新

2.1.1 场地选址

基址处在武汉绿地系统六大绿楔中的府河绿楔中,这里正在建设30km2的张公堤森林公园。作为其“一带十园”的引爆项目,园博园选址地跨3个行政区,其中硚口区及江汉区为中心城区,东西湖区为近郊区,武汉市廊道密度低,选址在此处有利于加强本区域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1]。为增强与周边社区几十万居民的良好互动,园区向东南西北等方向共设置5个出入口。如北入口毗邻卧龙丽景湾小区及银湖翡翠、银湖御园小区;东侧门及服务区对接武汉最大的社区之一常青花园;西、南的入口、广场及服务区便于武汉最大安居房小区紫润明园居民使用。创造性地在各出入口设置万余平方米的广场,使其不仅作为入园参观集散地,同时成为便于周边居民活动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2](图2)。这种遵从城市整体规划格局,具有绿色延续性并以服务周边社区为目的的选址及相应的设计展现并诠释了变分割为融合、变郊外为市内的园博创新。


图3 武汉市金口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工艺流程图(垃圾生态修复设计单位提供)


图1 长江文明馆北厅胡杨林“生命之舟”(孙姝摄)


图2 建成后北门内外广场(段念摄)


2.1.2 棕地修复

将经过垃圾填埋场修复治理后的作为园博会用地,是历届园博会及垃圾填埋场综合利用的一大创举。

基址的金口垃圾场垃圾堆体占地约40hm2,垃圾总量约503万m3,直至园博园建设开始前,持续污染环境,周边居民对此反应强烈。

选址确定后,经多次专家论证,最终确定根据垃圾的污染程度和稳定化程度,分为4个分区,分别采取最适宜的好氧技术(图3)、封场覆盖技术、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处理技术进行治理,并成功实施。完成了棕地修复的园博园引发了周边居民的“回迁潮”。

金口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工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项目,是全球首例生态修复和非修复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的好氧工程项目,也是在同类工程中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项目以其不用开挖搬迁的原位修复技术与2年左右的短修复周期、修复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减排贡献高等特点而深受关注。

垃圾场上建绿地,充分考虑了植物的适应性和植物对下层垃圾处理的覆盖层、管网的影响,并考虑垃圾沉降对地面景观设施的影响。

经过修复后的金口垃圾填埋场,其渗滤液经DTRO处理达标后可循环利用,用于园博园绿化灌溉。

在2015年12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3]。这是中国内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2.1.3 海绵园区

以LID低影响开发为理念,以海绵园区建设为契机,以建设低影响、低维护的节约型园林为目标,通过巧妙游线组织、集约化布局节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形设计。设置系列雨水花园与楚水、杉杉湿地形成武汉地域水环境,建设海绵园区。将“渗、滞、蓄、净、用、排”[4]的各项措施贯彻在设计之中,并创造性地增加了“引”的措施,将园区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使园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确保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目前,园区大部分雨水收集入湖,成为全园绿化浇灌用水。

2.1.4 水体净化

采用“STCC碳系水体生态修复工艺”[5]仿效自然的土壤、植物、生物净化原理,采用本地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研发出具有自净功能的“不饱和炭”、脱氮材料和除磷材料作为净化过滤材料,充分发挥自然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对污水净化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装置内各种微生物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可在重污染湖水净化与循环再生的同时,有效控制藻类水华的发生,最终达到水体生态系统重建的目的(图4)。

2.2 材料“创新”:加强低碳、生态材料运用

近年来各类设计中均强调低碳、生态材料的运用。武汉园博园在这方面从基址、地域特色出发进行了创新。铺装材料方面,利用旧城改造、工厂改造拆除出的旧砖以及原场地破损混凝土块、武汉铁路改造旧枕木与植物搭配铺设园路;构筑材料方面,有计划地将老建筑维修遗留下来的旧砖瓦,如黄鹤楼的旧瓦①、汉川马口窑废弃老陶片等,集中进行二次利用;而建筑施工的角余料等亦被用来打造园区艺术小品,如景观桥(图5)等。


图5 利用废旧材料建成的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提供]


图4 水质净化流程示意图(引自“stcc”工艺说明)


图6 长江文明馆布展概念图[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提供]


2.3 植物设计创新

园林造景中,植物无疑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设计充分发挥武汉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上的植物优势,运用水杉、桂花、竹子、乌桕等乡土树种,并对100多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②从鄂西川东带到全世界的植物进行了专门发掘,展示湖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2.3.1 因时造景,营造丰富多彩绚烂之景象

结合武汉夏冬长、春秋短的气候条件特点,充分考虑开园时间安排及后期效果,全园构建20余个植物群落, 形成凸显地方特色、生态群落稳定、四季繁花似锦的植物景观。增加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的运用,突出群组规模效应;增加常绿植物的运用,使公共景区成为全园景观中心及展园极佳的绿色背景;人流活动密集处以落叶高大乔木为主,满足夏有绿荫冬有暖阳的游园需求。大量种植新优品种,如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巨紫荆(Cercis gigantea)、三峡槭(Acer wilsonii var. wilsonii)等,在开园之际展示有别于其他公园和展会效果的植物景观。

2.3.2 因势造景,营造荆山雄伟楚水清丽之景象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荆山峰顶、丘顶等处多以高大乔木为主。山坡、山腰、山谷多以低矮观叶、观花、观果植物为主。凸显郁郁葱葱、丰富多彩的山体轮廓线,营造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山峰、谷地、花坡、林地、草地、溪流、湿地等景观。山谷之间,百花盛开,溪流淙淙;山坡之上,茶桂清香,枫林浸染,展现出垃圾场经过生态修复后的生物多样性及勃勃生机。

2.3.3 因地造景,营造植物特色空间开合有序之景象

全园植物品种400余种,以乡土植物四照花、山茱萸、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三峡槭、水杉等为主,并增加野花与观赏草的应用。环云梦湖以《楚辞》中的植物为主,结合水际水岸植物。乡土植物的大量运用,地域文化的引入,因景成画,因画衬景。



图7 园林艺术馆园林超市(孟勇摄)


图8 园林艺术馆展厅布局及游线[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提供]

2.3.4 工作延伸,实现品质精细植物景致艺术之景象

为了保证园博园景观质量,设计思路不断往下延伸,设计工作参与到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按设计的要求严控建设质量,确立“五讲四美”的建设管理原则。“五讲”即讲质量、讲标准、讲程序、讲科学、讲服务,“四美”即结构美、形式美、空间美、艺术美。

建设过程中,提前谋划,做好事前技术管控;规范程序,严把过程质量控制;工艺创新,狠抓品质精细化效果。确保设计思想和景观效果的艺术性呈现。

2.4 主展馆、服务区结合展后利用及展示创新

本届园博会选址在城市建成区,周边无地可开发以用于弥补建设资金,这一点与第6至第9届相比有本质的区别。为此,我们利用市内办园博会贴近市民的条件,结合会展使用和会后永续利用原则,依据“公园设计规范”,设计了长江文明馆、园林艺术馆、东部“汉口里”、西部“汉江塆”游客服务区及一批小型服务区用于展前、展后利用。

长江文明馆联合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共同兴建,该馆不仅填补了中国集中展示、收藏、研究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空白,同时也填补了武汉市自然博物馆的空白。展馆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展览主题,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现了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图6)。长江文明馆北厅以众筹的形式,集中民间力量,征集民间藏品,设置了26个各具特色的展厅,以情景式和陈列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出,堪称世界上独特的民间文化博物馆。

园林艺术馆展期为园博会主展馆,以“汇聚园林、共筑美梦”为主题,包括威尔逊之路①、国际园林、中国园林、工坊、花街、剧场、超市(图7)等展示内容。本馆展览以“好看、好玩、好懂、好学、好管、好养”为六大原则,采用“艺术、互动、轶事、众筹、节约”5种手段,通过“奇景、妙花、专业、达人”4种形式,分为“长线、中线、短线”3条游线(图8),凸显“园林与城市、园林与文化、园林与生活”三大板块,将园林展与生活秀相结合,成为集展示、科普、体验、互动、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亲民、乐民、惠民、利民的展览、活动空间。本馆空间灵活,展后可多方位复合利用。

“汉口里”复原老汉口街区及生活场景,展会期间提供餐饮、娱乐及其他游客服务,如2016年春节期间,汉口里举办的汉味儿庙会人流如织,社会反响强烈。预期展后将会成功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休闲旅游街区。

“汉江塆”是一组湖北民居风格的建筑群,自西向东四进院落,展现4种园景。由一条步行街引领游人逐步迈入园博园的核心景区。此处承担了园博会的日常配套服务,同时具备对湖北特色的秭归龙舟制作等非遗的展示功能。因地理位置惠及周边的大型居民社区,这里展后将成为张公堤沿线及周边居民餐饮、文娱、休闲的场所。

在园区主要出入口及园内,按照服务半径规划了11幢小型服务区。服务区展览期间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休憩、医疗等服务,展后也便于转变为可独立经营的场所。

2.5 场地荆楚味体验引领园博会特色创新

2.5.1 匠心布格局——“荆山楚水”

面积为2km2的园博园场地内,北边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场,南边有明渠穿过,地势相对平坦。当时规划征集到的5家方案,分析场地后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北部堆山,南边理水。结合园博园的空间需要,一个最高覆土高度为15m的土堆——“荆山”顺势而出。因地制宜取土自南区,这样,一个6万m2的“楚水”应运而生,山水之间用数百米宽的生态桥连接起来,完成南北场地的生态织补,北边的山势顺着生态桥延伸过到楚水,使得整个场地自然流畅连接起来。南区在6万m2的楚水旁边连接了杉花溪、芊竹溪、芙蓉溪、海棠溪4条小溪,形成一湖七岛四溪的格局。“荆山楚水”完美呈现了武汉古时云梦泽的山水肌理,而且为众多城市展园创造了临水环境,使展园之间、展园与公共区间的衔接自然和谐,较好地解决了如何衔接展园的问题。在众多特色流派包围中的“公共区”园林是否需要自己的特色?“公共区”园林该如何规划?这些问题事关园博园规划的成败(图9)。

2.5.2 雕琢设景点——“楚风汉韵”

景点从景观特色取意到材料选取,始终突出地域文化。如湖北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地,而汉口则是当年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这些辉煌历史决定了茶文化是体现武汉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问茶坪”应运而生; “三友亭”伫立于山跌水之畔,寓意“高山流水觅知音”;汉口里、汉江塆、蒲风墩、香涛阁、棠棣咀、杉杉湿地等十八景,时而步道曲折、怪石嶙峋,时而花草芬芳、名木峥嵘,楚风汉韵动心摇神,令人醉而忘归。这是园林人对“望得山,看得水,记得住乡愁”的注解。

又如楚水七岛中位置最佳处为“祥鹤岛”,表明武汉是白云黄鹤之乡,目前豢养有几十只丹顶鹤,每天进行放飞表演。

再如,北入口景观运用荷叶元素,取义鱼米之乡;南入口服务区以湖北的竹子为创意灵感,与南入口广场的景观“竹海吟风”相得益彰。

2.5.3 传承建文化——“鄂院汉街”

“汉江塆”运用湖北民居的建筑语言构筑四重院落空间,运用烽火墙、猫拱背屋脊、定制面砖贴出的空斗墙等湖北建筑符号,凸显地域昔日的荣光,最大限度地呈现了湖北民居的魅力。展览方面有湖北民俗文化体验馆、武汉园博综合展览馆、谌安明蝴蝶博物馆、万里茶道文化馆4个场馆,人们在这里可以体验黄陂杨楼子榨油、秭归龙舟制作、竹编编织、湖北陶器制作等活动,感受曾经的城市气息(图10)。

“汉口里” 通过建筑群之间的巧妙布局,广场空间与街巷空间的相互渗透,复原了清末民初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传统街区:大夹街、汉正街、花楼街、长堤街,展现了老汉口的码头文化、街区文化、商贸文化,实现了“清末民初老汉口最具代表性历史街区之再现”,历数了汉口从传统到欧化建筑基因的线性变化,是一部近代百年汉口民居的演变史。其格局、形貌取自当年之神而壮其形,建筑材料考究、构造精工细作、街区空间让人激动,延续了历史记忆。

3 结语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区这一都市景观主义[6]在中国的实践为当今园博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理念的碰撞、武汉市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样本及经验教训。卢耀如院士为园博会题词,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名园奇葩,誉冠九州。

参考文献:

[1] 王江萍,张红娟.武汉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C]//城市规划论文集:城市生态规划,2004:569-576.

[2] 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10.

[3] 江萌.绿色发展的精彩缩影:武汉园博园在联合国气候大会获奖[N].湖北日报,2015-12-10(1).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2014-10.

[5] 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碳系载体生物滤池系统:中国,CN201310355850.9[P].2013-11-20.

[6] (美)瓦尔德海姆,刘海龙,刘东云,等.景观都市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编辑/王一兰)

作者简介:

孟勇/1965年生/男/贵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武汉 430000)

万洋/1974年生/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工程师(武汉 430000)

张曜/1966年生/男/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武汉 430000)


图9 公共区与展园(祥鹤岛、靖江、镇江、福州、长沙、南昌、南京等展园)(段念摄)


图10 汉江塆·内景(孟勇摄)

 

城市更新中非正式开发景观项目的潜质与价值

揭开尘封的面纱,再现传统园林风采——苏州可园修复记

“海绵城市中国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启动

高密度人群下的外部空间适应性设计探讨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成立

李渔层园考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