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百姓生活.上半月

百年义渡

作者:郝同前 王建峰 谭桂林/摄影

郝同前 王建峰 谭桂林/摄影


万其珍在大沙河上为村民摆渡过河(郝同前/摄)


万其珍将船划向对岸,岸边是村民们为万家修建的义渡屋。(郝同前/摄)


摆渡的间隙,万其珍将河里的漂浮物捞起。万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不仅义渡,他们还是这条河的环保使者。(郝同前/摄)


在湖北省建始县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区深处三里乡大沙河村,有一个古老的渡口。渡口不远处住着一户万姓人家。为了遵守祖上的一个承诺,万家子孙四代人,120年来“不收一文钱”,在大沙河边为村民摆渡。

义渡是从万其珍爷爷那一辈开始的。1877年,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为躲兵赋,从江汉平原监利县举家迁到了建始县大沙河村。作为外乡人,当地百姓不但不排斥他们,还为万家的生活提供诸多方便,这让万家人十分感动,总想“为村民们做点什么”。

大沙河村因为那条从村口流过的大沙河而得名,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绕行很远,走旱路到对岸劳作。后来,有人自造了木筏摆渡,但时常翻倒落水。来自水乡的万作柱目睹这样的情景,便跟家人商量着,把猪卖了,造了条小木船,专职摆渡,还许下诺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就这样,万作柱一辈子为村民摆义渡。临终前,他把万其珍的父亲和幺叔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要对这个“承诺”负责。

万其珍的父亲作为长子,接过了万其珍爷爷万作柱的篙杆,用余下的人生继续着老万家的义渡。万其珍的父亲去世后,万其珍的幺叔二话没说,又在大沙河边摆起了义渡,直到病死在渡口旁。

幺叔去世了,万其珍就成了传承万家义渡的接班人。“过河……”每当渡口对岸村民的声音在山谷里响起,坐在岸边晒太阳的万其珍就会像一个接到命令的老兵,“蹭”地站起身,稳步走到河边,解开船绳,等村民一一上船坐稳后,起桨开始撑船。大沙河宽约百米,万其珍熟练地起桨、落桨,大约一刻钟光景就到了对岸。最忙时,他每天来回撑船50多次。

村民们说,万家几代人都有求必应,无论冰雪连天,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人喊“过河”,他们就摆渡,从不会为多等几个人而耽误时间,哪怕一次只渡一个人。更难得的是,虽然大沙河摆渡这一段水深时而浅仅数尺,时而深过60多米,但从万家开始撑船到现在,100多年来从没发生过一起事故。

村民们曾向上级部门建议,在大沙河两岸修座桥。但因为村子穷,河口宽,桥的跨度大,造价高,所以一直没能解决。万家义渡依然是村里人过河的唯一方法。

“如果没有万家摆渡,过不了河,我们的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村民谭正英家的菜园在河的对岸。每天她都要乘老万的船到对岸种田、种菜、割猪草。

干农活一般都要早起,于是万其珍养成了早出晚归的习惯。他平时每天都是两顿饭:上午10点左右不忙的时候吃一顿,算是早午饭,晚上村民都回家之后,他再回家吃晚饭。中午,好心的村民如果外出,都会多带一点干粮,让万其珍先填填肚子。

万家并不富裕,在全村仅算中等偏下水平。清末,有富绅在渡口附近给万家划了5亩左右的山田,给他家租种,交完田租赋税后,剩余谷子可自行支配。这块约5亩的“当家田”成了万家安心义渡的保障,但也仅够维持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县里给万其珍每个月发60元补助,到了90年代涨到80元钱。后来,恩施州政府了解到万家的百年义渡,从2007年起便把补助提高到了每月540元,万家的日子稍稍好过了些。然而,由于大沙河修水库,万家的田地被水淹没,至今还未收到补偿。

2016年1月24日,万芳权接过父亲万其珍手中的船桨,将祖上传下来的义渡承诺继续下去。万家几代人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为信义二字。冬去春来,夏逝秋至,木船变成了铁船,篙杆变成了船桨,不变的是那份祖传的质朴承诺。

(郝同前、刘紫凌、冯国栋/文)


万其珍的孙子万秋林在读初中时就学会了摆渡,近年来,他放学后偶尔也会来渡口为村民们义渡,减轻爷爷的负担。(郝同前/摄)


2016年1月24日,万其珍老人将义渡的船桨和身后的铁船交给儿子万芳权,并合影留念。(王建峰、谭桂林/摄)

 

万里拯救亚丁湾护航水兵

患病女婴被遗弃死亡 遗弃女婴家人获刑

一侧头痛就叫偏头痛吗

人情不止是一种礼尚往来

1959,西藏平叛始末

生活有多美好,农民画家就能画出多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