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百姓生活.上半月

人情不止是一种礼尚往来

作者:口周业安

口周业安

人情是中国社会的基因之一,无论身处何种社会,这基因依旧。做事讲人情,看似不合理,但又难以改变。

在现代人看来,人情是贬义的,意味着搞关系、不讲原则,甚至和腐败牵扯在一起。城市中的人情似乎在变味,由此一些人把这种认识衍生到乡土社会,从而把乡土社会看成是陈旧的、腐朽的、落后的。但这些人没有意识到,人情和乡土社会的兼容恰恰成为过去几千年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而中华文明的兴起和延续也和人情基因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事实上,乡土社会的人情和如今我们所见的人情存在本质的差别。

走家串户是农村生活的一大特色。在相互走动的过程中,会带上一点自家有的、别人家没有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别人家。哪怕是午饭时的一个小菜,或是在山上捡的柴火,都可以成为礼物。自家的劳力也可以成为礼物,农忙时看到别人家田里活没干完,会主动去帮忙。这种互通有无、相互帮忙的做法,成为乡村社会交往的主要模式。这就是人情。别人帮了你,或者赠予了你礼物,下次你会记得还。人情的存在实际上改善了乡村资源配置的效率,不仅如此,通过频繁的社会交往,人情能够促进信任、认同和集体观念,从而提高社会资本。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情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乡土社会里人情作为社会交往的基因,并不等同于交易。这点需要特别指明。人情看似交易,但并非交易。交易需要明确的价格和数量,而乡土社会中人情是不需要这一条件的。别人家忙时,你去帮了一小时,但并不意味着下次你家忙时,别人必须回馈你一小时的帮忙。更重要的是,乡土社会中互通有无和相互帮忙是自发的,并非带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当你赠予某家一碗小菜时,并没有预期别人回赠你什么。乡土社会中的这种赠予更多的是分享,而不是交易。你家有好吃的,并不是关起门来独享,而是期望和邻居共享。人情社会其实是一个分享社会,有好的东西能够大家分享,是乡土社会幸福的体现。分享是一种情感,是乡土社会中每个成员心理上相互依赖的结果。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时,乡土社会的成员可以共同面对,而这都是自发的。

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年轻人可能对乡土社会一词毫无感性认识,随之而来的只有陌生人社会。

 

万里拯救亚丁湾护航水兵

患病女婴被遗弃死亡 遗弃女婴家人获刑

一侧头痛就叫偏头痛吗

人情不止是一种礼尚往来

1959,西藏平叛始末

生活有多美好,农民画家就能画出多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