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写“物”,而以写“物”来写人、写事、写情。今人看《金瓶梅》,对书中物事之妙用自然也不曾放过,只是活跃在书中且为作者控纵自如;用来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为何器何物,毕竟样态如何,似乎多未经人以图证的方式揭出。如是而讨论小说中“物”的妙用,未免仍有些“隔”。小文题作“物色”,此即命意之一。“色”在这里,是着眼于“物”的发明。此外,当然也不妨从中生出更多一点引申义。
撰文/扬之水
《词话》写物之好,特在于句句是本色语,适如徐文长《题昆仑奴杂剧后》所云“语入要紧处,不可着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越警醒,此才是好水碓,不杂一毫糠衣”(《徐渭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3,1092页)。这一幅西门庆小像,也是如此。一句“金井玉栏杆圈儿”,似乎略见颜色,其实依然白描。“金井玉栏杆圈儿”,此物式样如井圈也,便是个玉环儿,内径又贴嵌一道金箍。或曰金井玉栏杆圈儿是巾环,然而巾环要是头巾才用到。虽然《词话》前文刚刚说道“妇人手里正拿着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妇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巾上”;后面又言:“那人一面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地还喏道:‘不妨,娘子请方便。’”但这两段却都是从《水浒传》里几乎原样拿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地还礼道:‘不妨事,娘子请尊便。’”而《词话》作者下心描绘西门庆的一身妆束,则明明说他是戴着缨子帽儿,正如第五十二回,彼时也当季春,陈经济“穿着玄色练绒纱衣,脚下凉鞋净袜,头上缨子瓦棂帽子,金簪子”①。第八回金莲嗔道西门庆久不至,“一手向他头上把帽儿撮下来,望地下只一丢,慌的王婆地下拾起来,见一顶新缨子瓦楞帽儿”。而缨子帽儿是用不到巾环的,何况巾环惯以“环”称,而很少呼作“圈儿”。那么此圈儿,当是网巾圈儿。第三回西门庆道:“就是那日在门首叉竿打了我网巾的,倒不知是谁宅上的娘子。”正与前文回应得的确:要是偏了帽子才可以碰到网巾。此缨子帽儿,似即明陈大声《水仙子·织凉帽》一曲所咏凉帽,曲云:“团花六瓣要分撒,朴素单檐宜细法,炎天暑月高抬价。暎琼簪笼绿发,称王孙白葛轻纱。”(陈铎《滑稽馀韵》,引自路工《访书见闻录》所收作者录傅惜华旧藏万历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21页)“暎”乃“映”之异写,如此,它该是透亮的,凉帽下映琼簪,正如同西门庆的缨子帽儿下映现出金玲珑簪儿来。
缨子帽儿,绿罗褶儿,洒金川扇儿,或可算得春日里富家子弟的时尚行头。云水道人《蓝桥玉杵记 》第十八出写金万镒路遇李晓云,金出场之际先唱道:“春色满园,红杏绿杨鲜,清明祭扫,仕女遍郊原。”然后自报家门:“自家金万镒是也。富豪冠世,才智过人,更有两个家僮,十分伶俐,一个唤作金张良,一个唤作金韩信,常随我花街柳巷,倚翠偎红,绿野青郊,斗鸡走狗。”版画插图据此绘出的形象,正可与西门庆的出场相映照②(图1)。
帽儿下面必要有的网巾,原是明代男子首服中最基本的一项。或云它是朱元璋洪武初年所倡③,不过网巾在元代已经出现,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中一件生丝编制的网巾,即为实例(隆化民族博物馆《洞藏锦绣六百年: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元代文物》图二五,文物出版社,2015。按书中推测它是女性用物,似不然)(图2)。那么应该说它的普遍施用,是在明代。《词话》第十六回,“西门庆于是依听李瓶儿之言,慢慢起来,梳头净面,戴网巾,穿衣服”;第二十四回,西门庆起得迟了,“旋梳头,包网巾,整衣出来”,是情景之一斑。明代通俗日用类书《正音乡谈杂字大全》“网巾”一项列出几十条词汇,如“乡音”下的“网巾带”“网巾边”“网巾抽”“网巾环”以至于“缚网巾”(此书全名为《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明末刻本,收入《明代通俗日用类书集刊》第十五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室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影印),等等,由此也可见组成网巾的各事以及它的“缚”法。《三才图会》中的网巾图把网巾带、网巾口边的一对网巾圈儿以及带和圈儿与网巾的系结方式,都画得很清楚(图3)。以它的式样下边大,上边小,前面高,后面低,因也称作“虎坐网巾”①。网巾口以绢帛沿边,即所谓“网巾边”;网巾边上系带,即“网巾带”;网巾带从一对小环中交相穿过系结于后,这一对小环便称作“网巾圈”。第八回潘金莲对玳安说道,想必西门庆“另续上了一个心甜的姊妹,把我做个网巾圈儿,打靠后了”,即此。长发以玉或金银短簪在头顶挽作发髻,罩了顶上留着孔的网巾,则发髻上露而馀发不乱。这之后,尚须再裹巾或戴帽戴冠,因此网巾平常都是影在巾帽里边的。世德堂本《裴淑英断发记》第七出《德武被拿》,插图绘出德武被一条锁链套在颈上,头上没有了巾帽,这时候方露出网巾来(参马文大等《明清珍本版画资料丛刊·一》,学苑出版社,2003,203页)(图4)。
①相似者又有第九十八回:“那时约五月,天气暑热,经济穿着纱衣服,头戴瓦垅帽,金簪子,脚上凉鞋净袜。”这里的瓦垅帽与前面说到的缨子瓦棂帽子,应为同一物事。
②万历浣月轩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此剧《凡例》云:“本传逐出绘像,以便照扮冠服。”不过仍是绘出生活场景以为妆扮之提示。
③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四曰:“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