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蒲仪军 图 | 邓丽颖 插画 | 林杨 编辑 | 邓丽颖
有关旅行改变人生的例子,Ernest Zacharevic与槟城的故事值得一听。几年前这位年轻的立陶宛艺术家来槟城旅行,很快就开始在乔治城作画,刚开始只是个人的即兴创作,比如在朋友家的墙上画一幅涂鸦,之后他的画被槟城政府相中,邀请他在老街的墙壁上创作。
这个项目叫做“乔治市镜像计划”,Ernest创作了一系列涂鸦。和我们通常印象中或酷炫朋克、或影射政治寓意的涂鸦不同,乔治市里的涂鸦温情又生动,一幅幅明媚的热带小品和老城的味道相得益彰。但有趣的并不仅于此,Ernest的创作多为绘画和现实物品的结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同一幅3D的立体图景,等待旅行者参与其中。
如今这些涂鸦确实成为乔治城里最吸引人的所在,虽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城,古城里有许多历史文化看点,但大部分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很难不被这些生动的涂鸦吸引,在街头巷尾寻到这些画并且与它们合照,也成为槟城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当然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寻找。我们在乔治老城的街道里漫无目的地溜达,时不时,这些有趣的街头艺术就会蹦出来,惊喜就在下一个路口。
斑驳的大墙壁中一扇红门前立着一辆果绿色的机车,戴着头盔正在骑车的消瘦少年被画在木门上,这是《追风少年》;大铳巷白墙上涂鸦的一个黄衣少年踮脚伸手够墙上的洞,他脚下踩着的蓝凳子则是真物,名为《爬墙小孩》;南华医院街一栋二层楼房的侧墙上,梳着俩小辫的蓝衣小姑娘,手撑在两扇真实的窗户上,名为《功夫女孩》……这些壁画让Ernest从一个无名年轻人变身为国际艺术界颇有名气的街头艺术家,在Ernest的创作之后,乔治城里一度掀起涂鸦风潮,当地艺术家纷纷参与其中,他们创作的内容,也多从乔治市人的日常生活中取景得来。由当地团队创作的铁线装置画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这组装置艺术名为“标识乔治市”,是以漫画形式展现的一系列锻铁作品,内容主要为槟城古老的风俗。虽已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乔治市依然是一个充满浓浓市井味的生活区。
乔治市的墙面壁画和铁线艺术以槟城旧日生活为题材,这些作品散布在大街小巷,浏览www.mypenang.gov.my,可按图索骥探访散布在乔治市街头小巷的壁画及铁线艺术。在亚美尼亚街90号,乔治市节日管理办公室也免费提供各种艺术作品的地图。其中最为经典的有单车姐弟、机车小孩和拉恐龙的小孩、兄妹荡秋千、小孩篮球乐。
我的槟城之行恰逢中国农历腊月。槟城的华人会馆和庙宇纷纷悬挂灯笼以迎接中国新年的到来。夜晚漫步滨城大街小巷,看着火红的灯笼四处悬挂,仿佛回到中国新年。此时,寺庙或祠堂会祭祀神明,并献上戏剧,而潮剧及潮州木偶戏(傀儡戏)最受华人欢迎。我恰好邂逅了一次演出,这是一个小型的中国寺庙邀请的祭祀表演。在这个热带的夜晚,幽怨的锣鼓,潮州唱腔划过寂静的夜空,招呼着中国新年的到来。我没想到我对潮州木偶戏第一次期遇竟然是在异国他乡。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当地的木偶剧团叫做潮音金玉楼春团,是全马来西亚影响最大的木偶戏团, 也是全马硕果仅存的木偶戏团。这些讲着潮汕话的马来演员可能从来没有到过潮州,却将这种艺术形式在这异乡延续了百年。华人通过戏剧保持着乡音,通过戏剧纾解着乡愁,而他们作为中国人的信仰:无论是观音,还是妈祖,都从来没有改变。
在槟城,华人占总人口数量50%以上,是马来西亚各州里华人比例最高的。从16世纪开始,大量广东、福建人移居东南亚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槟城是重要的落脚点。经过数百年发展,到20世纪初,槟城已经成为和上海、新加坡、香港齐名的亚洲港口城市。槟城逐渐与华人文化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郑和、康有为、孙中山、徐悲鸿、郁达夫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槟城华人很好地延续了众多华人传统文化,华人世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盂兰盆节等,都成为了整个城市的重要节日,节日气氛甚至超越大陆,并成为槟城的一大特色。无处不在的华人文化,甚至那些已经在大陆消失的中华风俗更让人有置身近代中国的错觉。但从直观上讲,那些各具风情的华风建筑,作为文化的表征,是最能反映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的。
店屋建筑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一般是华人凭借对于南中国故乡建筑的记忆,融合了各方建筑风格。通常前店后宅,二到三层,二层一般出挑,使得底层形成廊道,以遮阳及防雨。风格中西合璧,木质的雕花门和气窗,窗下是简洁的以陶瓷制成的花鸟图案。欧式的落地百叶窗、拱券、壁柱、水泥花砖。屋顶上有着鲜花或盆景的装饰。这些店屋建筑更因为建筑上所施绘的明快色彩而鲜艳夺目。夜晚这些房屋所展现的景观亦十分有趣,所有建筑的外廊及窗户都以彩色的中式灯笼照亮,形成南洋殖民地风格的街景,特别适合怀旧的电影。
在 Lebuh Leith街上,远远就能看见一栋耀眼的两层中式院落,其靛青的外墙色在阳光下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张弼士宅。小楼因其外墙亮丽的靛青色而被称为“蓝屋”,奥斯卡获奖电影《印度支那》(INDOCHINE)就在此古宅取景拍摄。张弼士是槟城最有名的华人,他18岁下南洋,在印尼经商成为巨贾,拥有东方的洛克菲勒之称,“张裕葡萄酒”就是他创办的。1990年代,蓝屋进行了全面的修复,也荣获马来西亚古迹保护的PAM奖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古迹保护奖。如今老宅变身为精品酒店,迎合了历史建筑绅士化改造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