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天天爱科学

科学大咖毕昇

作者:大树

口 文/大树 图/北京Ate插画 竞仁文化

嘿,我是天宝!在这里,我要和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些科学界的“大咖”级人物。这些人在世界的科学史上可是响当当、顶呱呱,名气如雷贯耳,研究硕果累累……不信的话,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位科学“大咖”生活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如果没有他,可能我们今天就无法阅读众多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书籍。不过在介绍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书的演变史吧。

可是同样的绳结无法表示不同的事件,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用各种图画一样的符号来代表要记录的事件。这种符号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它们被刻在龟壳或兽骨上,所以被称作“甲骨文”。

慢慢地,人们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便把文字刻在人工削制的竹(木)片上。这就是书的最初形态——竹简。

纸被发明出来以后,书的雏形慢慢形成了,但是那个时候,做一本书真是费老鼻子劲了!

后来,有人发明了一种叫“拓碑”的方法,就是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然后把纸覆上去,刷墨揭下,碑文就这样印在纸上了。

后来到了唐朝,人们根据这种方式发明了雕版印刷。就是把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后刷墨印制书籍,这和以前的方法比起来已经很先进了。那个时候印得最多的书就是佛经。

可是,雕版印刷也有很多限制。

到北宋年间,我们今天的主角终于登场了!

毕 ,偶像,你快点出来呀!

偶像,我有一堆问题想问你!因为历史上关于你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有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了一句:“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赶快把你的职业、籍贯、爱好、经历统统报给我!

大师说话都是这么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的吗……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活字印刷的流程和方法呢?

算了,毕老您歇着吧,我就不麻烦您了……

不过,好像江湖传闻毕昇当年是雕版大师“神刀王”晚年收的关门弟子?我听说的版本是这样的……

有一次,“神刀王”雕刻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昇在一边观看学习,谁知道还剩下最后几个字时,毕昇不小心碰了师傅的手臂,整块版就这么报废了。

看到被雕坏的版,毕昇很难过,他暗暗下决心要想出一种办法来弥补雕版印刷的不足。

对呀对呀,赶快上报朝廷,领个赏银什么的,别忘了请我吃大餐哟……

可惜的是,毕昇的活字印刷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毕昇去世很多年后,也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毕昇亲手创制的那一套“泥活字”,据说后来被沈括的后人得到了,埋在了地下。

这么伟大的发明都没有被重视?姓沈的,这是不是你搞的鬼?你是不是把毕 的“泥活字”给藏起来了?赶快交出来!

天宝大人啊,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刚刚说的都是传说,不能当真的。毕 的“泥活字”去哪里了,现有的史料上均无记载,到现在都是一个谜呢!

真的吗?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这样失传了?太可惜了……

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被世人认可,你一定很心痛吧,不过……

到了元朝,有个叫王祯的人在你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印刷技术越来越成熟。

后来泥活字还传入了朝鲜,朝鲜人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铜活字并传到日本,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到德国,德国人又发明了铅活字,并改进了油墨和印刷设备,使得印刷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而这一切都和你最初的发明是分不开的。

你居然一次说了四个字,太棒了!如今的印刷已经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发明了激光照排技术,印刷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偶像,放心吧,后人一定会记住你的!


 

另类的“大学”

德累斯顿 圣母大教堂

溪行天晓第四回

水中君子

寻踪觅迹话玛雅(上)

“动”出最强大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