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6日,对于当时年仅19岁的王斐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她被光荣地选拔进入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队女兵方队参加训练。
1999年大阅兵是继1984年阅兵之后第二次有女兵参加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新中国50周年华诞,同时也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此,阅兵从选拔到训练都备受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国家还专门在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建立了阅兵训练基地。1999年4月,像王斐这样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平均年龄仅20岁的花样女孩进入沙河阅兵村,一场艰苦严格的训练开始了。
苦
当时女兵训练的情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苦”。王斐的妈妈李新华告诉笔者:“教官完全不把她们当作女孩子来看,而是按照男兵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阅兵村的训练是封闭式的,到了紧张阶段连电话也不允许打,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这在王斐给妈妈的信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想念的爸妈:
见信平安!今天收操回来,听到战友们喊我的名字,说有我的信,我一猜准是家里来的,特别高兴,打开后细细地读了好几遍。妈,女儿知道您在家里很挂念我,这段时间没有我的消息,一定很着急。妈,你知道为啥这段时间我没给家里打电话吗?唉,还是让我慢慢地讲述一下这段日子的生活吧。总指挥部给所有的受阅部队下了死命令,在6月30日要全面考核各方队,达到方队定形、个人成才的标准。任务重,时间又紧迫,我们方队由于是徒手方队,难度又大,所以方队加大了管理力度,加强了训练强度,电话是绝对禁止打的,所以就一直没再打。
妈,看到来信的开头一连串的问题,女儿看得出您天天都在惦记着我。妈,您别担心我,我一切都好。天气越来越热,前段时间测量的训练场的地表温度是58℃,估计这段时间更热,所以作息时间也作了调整,由原来一天将近11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减少到了8小时。一天吃四顿饭,如果不吃四顿饭,消耗体力太大受不了。现在每天早饭都有鲜牛奶,训练间歇有酸奶(冰镇的)、西瓜,还有冰棍。我每天都喝好几水壶水,阅兵村统一给我们配发了电风扇、竹凉席,条件是绝对的好,蚊帐早就搭上了,不过有电蚊器,每天晚上睡得挺好。我们天天都洗澡,所以虽然出汗特别多,但还是比较干净的。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但我还是撑得住的,肚子、感冒已不是问题,感谢老妈给了一副好身体。妈,我已经转为正式党员了,这您就放心吧。
这段时间,王斐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进入6月份,天气越来越热,经太阳直射的地表温度高达58℃。由于身穿短袖训练,队员的皮肤被晒伤出现水疱,上级决定改穿军装训练,衬衣、领带、外套军装像铁皮一样包裹着她们年轻的身躯。训练时,汗水不断地顺着领带滴下来,一段时间的军姿站下来,地上便是一滩水。白天训练艰苦,到了晚上,精疲力竭的队员们回到宿舍倒头便睡。由于临时建造的宿舍不通风,早上醒来床上便是一个很完整的水印人形。
艰苦的训练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在阅兵村,男女兵训练场地是分开的,中间隔着一条马路。一天晚上,轮到王斐与另外一名战友站岗。路灯下蚊子特别多,于是她们不停地挥手赶蚊子,这时对面的男兵也开始很高兴地挥手致敬。男兵的举动使她们很迷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两个女孩子开始小声嘀咕,后来终于会意大笑起来:原来男兵误认为是在和他们打招呼呢!
到了7月,阅兵村开始进入半开放的状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妈,我给您讲讲我们训练的事情吧。7月1日的时候,“战友歌舞团”来阅兵村慰问演出,节目还挺精彩的,像于文华、耿莲凤、张迈……好多名演员都来了。由于进入7月份,阅兵村属于半开放状态,记者、电视台蜂拥而至,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报社等有名的媒体天天都来,拍啊拍、照啊照的。前几天我们还拍电影了呢,是《大阅兵》,人们看到我们这群可爱的女孩子,这种精神谁看都特别感动佩服。
经过近两个月的方队合成训练,6月30日的考核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那天回来,校长作总结,讲起这段日子的艰辛,校长和我们每个人都哭了。校长特别心疼我们,不管我们提什么要求,他老人家都尽量满足我们,就像我们的爷爷一样,特别的好。我们每天都卖劲地踢,因为要是不刻苦,其他方队就会超过我们,这是万万不行的。妈,我们7月20日到通县和其他两个机械方队合练,也许你们收着信,我们已经合练完了。8月1日建军节,江总书记要看,所以这几天我们心情都特别高兴,我们现在的水平和十一的也差不多了,以后的两个月就是天天合练巩固动作。
热闹的景象缓解了训练的紧张压力,给艰苦的训练生活带来了乐趣,使这群花样女孩表现出了女孩子的活泼可爱,也让她们真实地体验了拍电影电视的不易。王斐急于把自己的这种经历告知父母,她在信中写道:
爸妈,你们现在要勤看着点电视,大概在8、9月份就完全公开了。CCTV拍摄了好多特别好的镜头和资料,那几天过了过拍电影的瘾,几个小时居然累倒了四五个战友,真是体会到了拍电影的艰辛,干什么也不容易呀。
国庆节前的几个月里,方队曾几次在夜间被拉到长安街进行模拟训练。虽然已是深夜,警戒线外依然是人山人海,这里面有年幼的儿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有些是从郊区和外地赶来等了一天的人们。阅兵队员们训练多久,他们也在那里陪多久。面对这么强大的支持与鼓励,队员们怎么会不感动、不努力呢?
当然,这份支持里也包含着父母家人的支持。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妈妈不断写信、打电话鼓励王斐,其中一封信曾这样写道:“说不定你们今年也要烫发、化妆,那样,加上威武的雄姿就更加好看了。到那时你们集威武、骄傲、雄姿、飒爽为一身,那真是无比的自豪和光荣……”妈妈的话充满了骄傲与自豪,也给了王斐很多精神上的慰藉。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王斐一直表现良好,刻苦训练,因为在她心中有一个信念支撑着她: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能被刷下来!在给爸妈信的结尾处,王斐写道:“还有70多天我就凯旋啦。能参加50周年国庆阅兵,实在是太光荣了!爸妈你们也应该高兴、自豪、骄傲才对,是吧!”
1999年9月30日是紧张难耐的一天。第二天就要“出征”了,所以这一天要宣布替补队员的名单。这一刻王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队员们也都如坐针毡。当听到名单中没有出现王斐的名字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然而王斐的心情却不能用兴奋激动来概括,其中还掺杂了许多的沉重与难过。一年的训练,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样的训练,同样的努力与付出,结果却不同。可是决定毕竟是残酷的,也是无法避免的。现场没有过多欣喜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痛苦的喷发,她们默默地熨烫着第二天要用的军装、领带,擦拭着军靴,把一切的情感蕴藏在了平静之中。
10月1日凌晨,就要出发了,她们拿出平时从未用过的化妆用品开始梳妆,飒爽的英姿中透出几分娇媚,一如年轻的共和国,威严而又蕴含着勃勃生机。
10时56分,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这是一片青春正盛的女儿林:红边大圆顶帽、橘红领带、深蓝筒裙、高腰皮靴,既威武雄壮,又不失女儿的娇妍。这支由卫生兵、通信兵、文艺兵、军校学员组成的女兵方队,代表共和国女军人庄严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她们中有汉、回、满、苗、蒙古、朝鲜、土家族等十多个民族的战士,其中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只有16岁,独生子女兵占半数。她们在妈妈的眼里还是离不开羽翼的孩子,但是在山一样挺拔、海一样壮阔的受阅队伍里,巾帼不让须眉,是军营教给了她们刚毅。这一刻,她们走在庄严的天安门前,向中国和世界展示着她们的光荣与自豪!一年的艰辛训练凝聚为短短的两分钟,她们成功了!她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回到卡车上,姑娘们抱头痛哭,辛苦与委屈、幸福与激动交织在一起,一下子爆发了出来!王斐说:“当我走过长安街天安门时,大脑中一片空白,我不记得阅兵时的情景。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对齐,一定要走好!”然后,她笑着问笔者:“你知道我们回到宿舍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当然是很激动地讨论阅兵的事啦!”她摇摇头说:“是睡觉。我们几乎要虚脱了,回去以后大家都很平静,平静地睡觉。”
16年过去了,回忆起那一年的阅兵训练生活,王斐不无自豪地说:“在这次训练中,我才真正感觉自己是在当兵,经过这次训练,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家书征集热线010—62512864 62510365 [email protected]欢迎提供家书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