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集邮

茜茜公主与匈牙利

作者:付心诚

口 付心诚


图1


图2

2010年,奥地利为上海世博会发行了一枚小型张(图1),画面上那位端庄秀丽的女性就是19世纪时奥地利的皇后伊丽莎白,即著名的“茜茜公主”。这幅肖像取自奥地利画家法兰茨·雅克萨瓦·温特哈特创作于1865年的绘画作品(局部),原作目前存放在茜茜公主曾居住过的美泉宫(即小型张边纸的图案);整幅原画更能表现出她回眸凝视的端庄秀美和超凡脱俗(图2)。为什么奥地利要把一百多年前的一位皇后搬上为上海世博会发行的邮票呢?这有可能是因为拍摄于上世纪的电影《茜茜公主》在中国放映后,茜茜公主的身世和形象深入人心、受到中国观众喜爱的缘故吧。

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亚王国的公主,正式名字是“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不过大家更喜欢称呼她的小名“茜茜”。茜茜公主从小就喜欢亲近自然,巴伐利亚的山水和森林(图3,巴伐利亚国家森林公园),养成了她热爱自然和无拘无束的性格。

1854年,她刚17岁,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了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两人一见钟情,于是巴伐利亚的茜茜公主便成了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皇后”。然而,婚后所处的环境与过去有了太大的反差,虽然贵为皇后,但奥地利宫廷的繁文缛节和皇太后喋喋不休的说教,让茜茜公主感到了极大的压抑,深深地陷入烦闷与苦恼之中,遂以养病为名出游,徜徉于欧洲各地的自然山水之间。游历生活使她摆脱了无休止的宫廷礼仪,重新找回了真实的自我。游历中她最钟情于匈牙利,这里的人民对她的爱戴,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她也同情和支持他们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

匈牙利国家的形成源起于东方的游牧民族(图4),该国曾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了150年,直到17世纪末才并入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茜茜公主所处的时代,正是匈牙利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为了维系奥匈两大民族的关系,创建和平稳定的局面,茜茜公主以个人一己的人格魅力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一些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完全出于对茜茜公主个人魅力的仰慕,才接受了与奥地利共同组建奥匈帝国。弗兰茨·约瑟夫兼任匈牙利国王,茜茜公主自然也就成了匈牙利的王后,首相则由独立运动的领袖安德拉什伯爵担任。

电影《茜茜公主》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弗兰茨和茜茜公主身着匈牙利民族服装,乘坐马车前往教堂参加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举行仪式的马加什教堂是布达城堡区中最宏大的建筑;因是历代国王的加冕之处,故又称“加冕教堂”(图5,特大型雕刻版邮票,票幅为60毫米×80毫米;图6,衬以王冠背景的马加什教堂)。加冕时所戴的圣斯蒂芬王冠(图7),是匈牙利的国宝,过去一直存放在教堂内,近年才移至匈牙利国会大厦。不过,茜茜公主的白色半身雕像始终存放在教堂内,供后人瞻仰(图8)。

茜茜公主在奥地利宫廷所感受到的压抑与烦闷,在匈牙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她可以在大臣和骑士的陪同下外出,到乡村和牧场的任何地方,甚至可以到吉卜赛人的大篷车边去算命。这一切,一点儿都不会与她的皇后身份相抵触,反而得到了匈牙利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爱戴。

蓝色的多瑙河由北向南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城区蜿蜒流过(图9),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共同构成了这座被誉为“多瑙河畔一颗璀璨明珠”的美丽城市。依山而建的布达是名胜古迹荟萃之地,有不少地方都留下了茜茜公主的芳踪;除了上述的马加什教堂外,还有她下榻过的匈牙利皇宫(图10、11)等。

布达和佩斯两岸的交通,由横跨于多瑙河上的9座大桥来连接。建成于19世纪末的两座大桥分别以国王伉俪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即“伊丽莎白大桥”。当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链式吊桥,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极为华丽;桥旁还竖有茜茜公主的大型青铜雕像,可惜在二战中毁于战火。战后重建的桥,就只是一座普通的钢筋水泥桥梁了(图12-14)。以弗兰茨命名的那座大桥,在二战中也被毁,战后重建的桥更名为“自由桥”;但伊丽莎白大桥的名字却未更动,一直保留至今,足见茜茜公主在匈牙利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布达佩斯,以“伊丽莎白”命名的地名还有与安德拉什大街相连的“伊丽莎白广场”,它也位于布达城堡区。

与茜茜公主有关的这些历史文化烙印与布达佩斯城一起,共同构筑了文化内涵深厚的布达佩斯。1987年,布达佩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郭润康百年人生的精彩“故事”

艺术与技术的结晶

茜茜公主与匈牙利

列支敦士登等国(地区)丙申猴年邮票欣赏

《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片研究(下)

从邮资票品看中国邮政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