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96年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以来,我国邮政用品类邮集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笔者是深有体会的。近些年来,关于邮政用品类邮集展出素材比例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圈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且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就是要重视对实寄封片的收集和研究,合理、巧妙地利运用这些素材,或许与变体、版式研究等素材一样,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一)本埠平寄首日符资片
虽然有很多集邮者都在收集JP首日实寄片,但JP首日实寄片中最难的要数JP.1,因为JP.1全套16枚,发行首日分别在1984年8月1日至8月19日的11天之中。而能集齐JP.1全套首日实寄片者,估计最多也不超过2位数,而且绝大多是平寄。在JP实寄片中,本埠首日平寄符资片却很少见,其原因在于JP.1除“女子排球”一枚外,面值均为4分,而本埠明信片资费自1955年1月1日至1990年7月30日为2分。因此,在1990年7月30日(调资过渡期截至1990年8月30日)前平寄的本埠JP片多数都是超资片,京沪各地平寄的这种超资片即便是首日片也屡见不鲜。而有经验的集邮者多采用补资10分寄发挂号片,这样寄发的本埠首日挂号片更具有邮政意义。但是,当年首日投寄本埠的JP平寄片符资的却很少。
JP.1发售当天,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北京市分公司未启用纪念邮戳,有的集邮者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购到了销J.103邮票纪念邮戳的片,还有的片销了北京国际日戳“BEIJING”之后,再到邻近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和平门邮电局实寄。和平门邮电局依据《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59条“刻有汉语拼音文字的国际日戳不得盖销在国内邮件上”的规定贴出告示:凡在中国集邮总公司盖销了国际日戳的JP.1要改寄国内业务一律要另外加贴邮资,否则作欠资处理。因大多数人不知情未加贴邮票就将片投入信筒了,仅有极少数集邮者按照这个规定加贴了邮票再投入信筒。笔者收藏一件JP.1女子高低杠邮资片销北京国际日戳“BEIJING”后,当天补贴普18邮票2分票改寄北京市本埠,销北京51支局1984.8.8戳,盖本市9支局(1984.8.9)红色机盖落地戳(图17)。经这种补资处理的JP.1片属凤毛麟角,十分难得。
(二)JP.1发行首日航空实寄片
国内航空JP.1符资实寄片相对于JP.1符资挂号片还要少,其多数为寄港澳的航空片,而寄香港的片无落地戳,集邮者有非议。首日航空寄西藏的片就更少见(图18)。30年来,笔者未见到JP.1航空挂号符资实寄片。特别要指出的是,航空挂号回执片更是国内邮政业务使用中最难见到的一种。因1981年7月1日至1987年11月9日国内回执费为0.2元,相当于寄一封挂号信的资费,而当时普通职工每月工资才40至50元。所以,用邮者很少有人办此项业务。笔者藏有一件JP.1女子排球实寄片,自北京51支局1984年8月10日航空挂号回执寄达西藏“羊八井”片,中转戳为青海格尔木(1984.8.14),到达戳为“西藏·羊八井1984.8.25”,回执单为“北京1984.8.10—羊八井1984.8.25—北京1984.9.13”(图19),邮资片、回执单邮戳清晰、邮路清楚,虽然面值70分超资(应收4+12+20+2=38分)32分,但仍不失为目前所见到的佳品。
根据(83)京邮字第109号文件《关于在市区增设快班信筒的通知》,北京“黄帽子”快班信筒于1983年8月10日正式运营,截至2007年8月1日撤销,历经24年。“黄帽子”信筒不仅加快了投递速度,更使邮政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邮者,还丰富了邮政日戳的集藏和研究。在此期间发行的JP.1正巧赶上北京“黄帽子”快班信筒第一个时期(1983.8.10—1985.4.5)使用“寅”字日戳,由于采用的“寅”字日戳很特殊,使用时间较短,前后仅20个月,因此,该戳问世后受到集邮者的青睐。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配齐了全套JP.1加盖首日“寅”字日戳片,以及数枚非首日“寅”字日戳片。例如,JP.1男子自选手枪片航空(补贴普14邮票2分)销“北京1984.8.1‘寅’”字日戳寄达西藏·羊八井(1984.8.16)首日实寄片,信筒号为粗体小圆戳“十五分”(图19)。
(四)经欠资处理的实寄片
北京和平门邮电局依据《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59条的规定贴出告示:凡在总公司盖销了国际日戳的JP.1要改寄国内业务一律要另外加贴邮资,否则作欠资处理。通常见到的是一些集邮者在实寄的时候未按照规定补贴邮票,而北京市各邮局对于这批JP.1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可能是因该类邮件较多,而未作任何处理,忙乱中就顺手封发。而和平门邮电支局却对部分邮件作了欠资处理。
笔者藏有4种JP.1改寄北京本埠的欠资片:60公斤级举重、女子花剑个人、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抢和女子高低杠片。例如,JP.1女子花剑个人片加盖的是双欠资戳,邮资图销北京“BEIJING” 国际日戳之后,改寄北京市本埠销红色北京51支局大椭圆形“欠资应收4分”戳,再销红色北京市邮局小椭圆形“欠资应收0.04”戳(图20)。笔者依据片背面机盖红色落地戳判断,此小椭圆形欠资戳应是北京邮政9支局戳。对于欠资应收金额的征收是按照欠资金额的两倍征收(《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78条规定按照所欠资费加倍计算应收款额),本埠应收4分,外埠应收8分。
再如,北京寄外埠JP.1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片销北京国际日戳“BEIJING”,1984年8月5日之后改寄浙江诸暨实寄片,销北京51支局(1984.8.5)日戳和北京51支局红色“欠资应收8分”戳(图21),该片为《中国邮资明信片目录》一书的作者,集邮家赵邦伍寄给集邮家俞炳森的书信,笔者寻找JP.1寄外埠欠资戳多年,觅得此件也算是难得的缘分。当年俞老先生也未曾想到,他流传下来的JP.1欠资戳片,竟然成为我现在邮集中难得的素材。
北京“黄帽子”快班信筒对投寄的一件JP.1销北京国际“BEIJING”日戳(1984.8.5)邮件的认真处理更是让人拍手称道,JP.1女子排球片首日自北京(1984.8.10)寄本埠邮件, 此件因己销“北京1984.8.10‘BEIJING’”国际日戳后,70分面值无效未补邮资而改寄本埠片,贴北京“黄帽子”快班信筒“信箱开出欠资邮件退回批条”:因“1.欠资,请补贴邮票2分后再寄。”,又加盖“4.照章补票”邮政副戳及“北京1984.8.11‘寅’”字日戳(图22),这种贴有北京“黄帽子”“照章补票”邮政副戳的“信箱开出邮件退回批条”的欠资JP.1较为罕见。
为了提高邮件处理的速度,原邮电部自1978年开始试推行邮政编码,这在“中国人民邮政”时期发行的JP.1—31中明显地体现出这段过程。JP.1—15(1984.8—1988.10)没有印邮政编码框,从JP.16(1989.9)开始在片的左上方印有收件人红色邮政编码框,左下方印有寄件人邮政编码框。1985年7月27日,原邮电部(邮部字第410号)《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一文中,规定全国各地根据本地情况陆续更换使用邮政编码日戳。笔者收集到的1986年12月15日自吉林永吉(盖有132202邮政编码日戳)寄往成都的JP.1男子鞍马片,是岁末学生向老师祝福新年的贺年片(图23)。吉林省永吉县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邮政编码日戳的,笔者目前尚不清楚,但在1986年使用邮政编码日戳并且在JP.1上加盖,这却是笔者目前所知最早的。
(六)经改退处理的实寄片
在邮政信函业务中,偶然有因收信人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还有因欠资而退回原处的信件,也有因收信人迁址而改寄,邮局分拣贴改寄/改退批条或加盖戳记的处理,这反映出邮政业务不被常人所知的一面,反映出邮政员工的责任心。笔者所收集的两件JP.1见证了这些:
一是JP.1女子高低杠片,1988年2月11日由上海川沙县寄上海市区,盖有蓝色“地址欠详退回原处”条型戳记,销上海63支(1988.12.12)到达戳和上海川沙 200区(1988.2.13)落地戳(图24)。
二是JP.1女子跳台跳水片,1985年2月13日由四川成都寄往四川达县,贴(邮1407)改退批条,原因(1.原址查无此人),盖四川达县6所(1985.2.25)日戳——退回原处批条,片的背后盖四川成都9支(1985.2.28)落地戳,贴欠资退回签条(图25)。
我国老一代集邮家喜爱选用JP寄给自己的好友,从留传下来的JP实寄片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究其原因是这些JP实寄片兼有“集邮、邮政、邮谊”的内涵,富有亲和力。而笔者更偏爱有书信的这一类。笔者所收藏的三件JP.1恰好说明这一点:
一是JP.1男子自选手枪片,北京集邮家陈克宽于1984年8月1日寄上海集邮家史济宏的首日平寄片(图26),背面书写有“史老:许海峰以566环获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本届奧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为庆贺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特发行本邮资明信片。顺祝早日康复 陈克宽敬赠 1984.8.1”。
二是JP.1举重52公斤级片,集邮家赵邦伍于1984年8月1日由北京51支局寄浙江诸暨俞炳森平寄片(图21),片背书信:“俞老师精壮!85年全国邮展全部是区票、区封、区片等。赵邦伍84.8.1于北京”。
三是男子自选手枪片,北京集邮家沙子芬于1984年8月1日寄上海集邮家史济宏平寄片(图27),片背书信:“史大夫:日前来沪承蒙热情款待,十分感谢。今日发售奥运会金牌明信片,特寄上一张请收存。祝 健康长寿 沙子芬 84.8.1”。
上述三枚出自老集邮家之手的JP.1书信片,拜读后留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八)用JP.1作通信载体的自然实寄片
在JP实寄片中到底有没有自然使用片呢?这是摆在笔者面前的一个猜想。如果用JP编组邮集,就要尽量减少“集邮品”的痕迹,倾力增加素材的邮政痕迹和通信使用的自然味道。 由于JP本身属性的制约,以及发售的广泛性有限,而且售价又比普资封片高,因此决定了广大用邮者不会过多地使用JP片,而是选择更为实惠的普资封片。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集邮者中偏偏有一些人因喜爱而选择JP片作通信载体,让JP片兼书信、集邮、邮政为一体。
实例一:JP.1金牌片,北京首日(1984.8.19)寄上海(84.8.22)片(图28),该片正面有书信:“今日返沪,请星期三(22日)下午来舍一叙 刘”,据笔迹判断,此片为刘广实先生寄上海老集邮家徐星瑛的书信片。
实例二:JP.1金牌片,航空加贴普18邮票2分票,由北京(1984.8.21)寄MACAU(澳门)(84.8.24)实寄片(图29),该片正面有书信:“我们住于华侨大厦,将会于廿七日乘机离北京,飞机票很紧(擁)迫”。
还有一种情况要说明,有些集邮者喜欢选用JP片作元旦和春节的贺年片寄给自己的老师和亲朋好友,带去美好的节日祝福和亲情友情。例如:远在吉林的学生用JP.1寄给成都四川大学老师的贺年片上写道:“师道永志泽恩及陲! 谨撰新年教安”(图23)。
JP.1纪念邮资明信片是JP系列的龙头,其在政治、经济、科教、文体、邮政和集邮领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并加强对JP、JF的收集、探讨和研究已提到日程。笔者对这些JP.1片的分析和解读,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集邮者重视并加强对JP的研究探讨,为探索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邮政用品的传承和发展寻求新的领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有个过程,很难一次完成,需要的是时间、耐心和用心。笔者经过30多年对JP.1的收集和研究,写出了这篇较为深入的心得,希望倾听各位师友的指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