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调”是健身气功的三种核心训练手段及基本要素,而“三调合一”是健身气功习练的最高境界。实现“三调合一”,并非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者之间的简单合并与归整,练功者只有经过长期刻苦而又得法的训练,循序渐进领悟才能成就此功。由此可以看出,实现“三调合一”仍然需要更为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操作方法,同时更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以循序渐进为基本理论依据,根据健身气功练习的本质、“三调”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练功者对健身气功的认知与适应,本文尝试性提出实现“三调合一”的6个训练步骤,并将其编成七言歌诀,表述如下:
“三调合一”六步功歌诀
道理筑基功始传,
形随意动身垂范。
意动合一功初现,
意息互导形相伴。
形推意息近彼岸,
三调归一功自然。
上述6个训练步骤为递进过程,每个步骤并非孤立而生,它与其它各步同在,唯侧重点不同。
一、道理筑基功始传
道与理的修为是气功练习的筑基功夫,由此入手,健身气功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开始。
一般而言,筑基是指身体技术层面的基本功,但健身气功练习的筑基功非技术之所能,而是道理筑基,或者说思维筑基与道德筑基的集合。为什么将道理筑基列为健身气功训练程序的第一个环节?《大学》云:“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以健身气功练功本质的角度,健身气功功法练习实质是对心意的一种训练,身体动作只不过是其训练方法的初级层次。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健身气功练习将无所适从。例如,如果不知晓经络,如何操作循经导引?如果不知晓“五禽戏·熊戏”的功理,其熊戏运动则不易把握关键甚至出现操作错误。再例如,为什么要站桩,站桩的目的是什么?怎样站桩是一个合理的动作?上述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均需要相应理论的支撑。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理即为功,功即为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明证。换句话说,理论有多深,功就有多深;功有多高,理论就有多高。所有的技术操作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无理其技术就没有相应的支撑点。由此,练习健身气功之前,应当首先存储基本养生原理,然后再进入实践操作层面,周而复始才能“明其理,见其性”。这也就是说,练习健身气功应从“理”开始,无理而进行的气功练习并非不可,只不过是一种身体运动,仅此而已,但不是真正意义的气功操作。
除理论筑基之外,道理筑基还有一个隐性的内容需要在行功之前进行辅垫,这就是我们常常没有注意到的“道德净化”。一方面,练习健身气功之前,我们首要的操作就是要“入静”,那么这种“入静”由何而来,它须在一定的理论与道德基础上才可深入与发展。试想心胸狭隘之人,能够“入静”吗?另一方面,对于道德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根深蒂固的影响,没有道德筑基,若要实现“三调合一”,将视比登天。因此,都有“德中本身应有功”之讲。
当然,练习健身气功并非只是在练习健身气功之前才进行理论修习和道德净化,而在其后的健身气功练习过程中就不用再开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修练与道德净化是伴随练功的始终,只不过在层次方面先行为宜。
二、形随意动身垂范
1.规范静形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由此可以看出,健身气功动作无不以静形动作开始,又无不以静形动作终结。那么,静应有静之形,须做到“规范”二字。例如,站立之形须有顶天立地之势,气入丹田之意,这则要求身体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尾闾中正等基本要求。此外,对于健身气功动作而言,许多动作的运动幅度并不大,这就对其相对静止性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功效角度,有些静止性动作更是对动态动作功能与功效的一种稳固、强化气机的作用。例如,“五禽戏·鸟戏”中的鸟飞动作,当两臂经体前向身体两侧抬起至侧平举时,应该有一个相对略有停顿的瞬间动作。那么这个瞬间动作应该如何操作?从功理来看,“鸟飞”在五行之中对应肺,此动能够起到暄肺舒胸的作用。而侧平举的动作,从解剖学的角度,能够最大化的将胸腔扩大。因此,当两臂经体前侧平举瞬间过程中,两肺应有一种向身体两侧向外伸张扩大的状态,保证有充足的气机进驻肺腔,充盈肺气。
2.明确路线
经过长期的健身气功练习实践得知,如果是以动功为主的功法,其主要的关注焦点应是动作路线的运行。动作路线是动功中的关键,路线是体现一个动作想要达到的功能过程。如果过程没有合理到位,其结果则将引向旁路。因此,找对动作路线是动功动作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动作路线合理,将引导气机向合理方向发展,更易激发人体潜能,由此发挥该动作的最佳功能态。例如,以“易筋经·韦陀献杵第二势”,许多练习者将双手向前伸出之后,便向左右两端分开,最后两臂由屈至伸向两侧推开。如果从更佳的功效来看,两手合十之后,两臂向前伸出应到极限伸直状态,同时保持这种极限伸直的状态再向两侧分开,当至左右两侧时,其动作路线应抬指翘腕,手臂没有由屈至伸的动作。从功理与功效来认识,两臂由屈至伸直的这样操作路线没有两臂完全伸直而直接操作翘腕动作更能牵拉手臂经络。因此,伸直状态的翘腕要比推掌坐腕动作更加直接有效达到该功法之“梳理上肢经络”的目的。由此可见,动作路线的合理,对于是否能够达到功法之功效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3.“随意”动作
随意动作包含二方面内涵,其一,就是能够按照意念所指进行合理的动作操作,例如,在“马王堆导引术·鸟伸”动作中,身体能够完成意使的身体脊椎由腰椎、胸椎、颈椎节节蠕动伸展的动作。其二,就是能够进行合理的自由动作。所谓自由动作,实则是对上述动态动作与静止性动作的精熟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具体的操作则不用心意强化就能达到确定的位置或者实施合理的路线运行。从生理学的角度,这个阶段属于动作的自动化过程,在没有意识的主导下,动作恰如其分,适度到位。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种动作自由并非仅指动作没有意识主导,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整个动作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形成了一个非常协同的有机系统,各部位之间能够最佳化的协调运行,达到以最小功耗发挥最大功效。
三、意动合一功初现
如果意念与身体动作达到了一种合二为一的状态,其功夫就已经初步显现了。
从练功角度,上述动作操作的过程从实质意义还没有进入气功态。气功态的核心理念必须要有意念或者思维参与并主导,只有意识或者思维作为核心操作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气功。就健身气功“三调”而言,“调心”是核心,“调身”是初导动作操作,“调息”介于“调身”与“调心”之间的难度操作。意动合一是“调心”的一种训练过程。当动作精熟之后,其训练的重心应当回归气功的本质与核心,即调心。调心也分为三个步骤,即意推动走、动走意随、意动相合。
1.意推动走
当动作精熟之后,练功者应当开始以意念来引导(推动)动作的运行,这是调心的第一步功。其具体的操作则是在前期的功理与德行的基础上,运用意念来引导动作的运使,意念在先、动作在后,动作随意念的发动而随行。具体操作以“六字诀·嘘字诀”为例,当两手置于腰际两侧之后,应当在大脑意识中先产生向左侧推送左掌的意念,同时推掌动作随此意念而运行,意止则动作止。发“嘘”字音时,也是意念引导,当意念充足之时开始发动嘘音。此为意念引导动作之操作。
2.动走意随
所谓动走意随,是“意推动走”的反向运动。这个环节是调心操作的难点,也是调心集大成的关键点。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的操作是先想后做,这是是容易做到的,但要先做后想,恐怕要困难很多了。动走意随的前提必须是动作的自动化,没有动作的自动化就不可能做到动走意随的目的。动走意随是一种训练意念能够进入观止的最高境界的一个过程目标,没有这个过程目标,直接想要达到我们所谓的“入静”状态就很难能够实现。具体“动走意随”的操作即为动作起而意念生,动作运使而意念跟随,动作停止而意念消失。例如,以“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为例,十指交叉两手向上托起时,意念开始跟随想象气机随两手的上升而逐渐提起、三焦逐步上下拉开伸长,当两手上推过头顶之后,意念保持三焦拉伸强度加大,当两手上推头顶至最高限时,意念保持三焦拉伸状态强度至最强,同时想象我已脚踏地头顶天的状态,直至两手下落。此操作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意念必须随动作的运行而跟随,动作在前、意念在后。
3.意动相合
意来自于理,意来自于心,无理则无心意也。调心的最高境界是“意动同生而相随”。这个阶段是对调心前两个阶段的升华与提高。前两个阶段的调心必须要有起始引领之“物”——或“意”或“动”,也就是说它必须要有一个先行的内容。但到此阶段,无谓谁之先行,从操作的角度,此阶段是“意”与“动”共生共行的过程。对此阶段的具体理解为,有“动”在就有“意”存,有“意”在就有“动”存,无意则无动,无动则无意。例如,以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为例,当左手以八字掌向左推出,右手以龙形掌向右拉开之时,意念便有推拉之射箭的意蕴内涵于心,当动作止停,意念尤如空白出现消失之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