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生活文摘·养生杂志

杜甫何叹“古来稀”

作者:陈先赋 著名中国医学史专家

陈先赋 著名中国医学史专家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来稀”启示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团结昌盛,社会的安定和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也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养生漫谈

“人生七十古来稀”,此句一般解释为自古以来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人很少。其实,这样简单的理解和诠释是不够的。

此句出自杜甫《曲江二首》,诗中有云:“朝回日日典青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东南,是当时京都的第一圣地,遗址至今尚存。《曲江二首》是杜甫任“左拾遗”(从八品谏官)时游曲江写的,时在乾元元年(758年)春。之前,杜甫因谏言触怒朝廷,遭到审讯。后来虽然仍任原职,还是有名无实,不受重用。

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心情十分困惑抑郁。他虽幸免罢官,但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苦闷于心。果然,是年六月,杜甫就被贬为一名小小的“参军”。从写《曲江二首》到被贬,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杜甫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所以注家评曰:“二诗以仕不得志,有感于暮春而作”。诗作不仅仅吟出了当时杜甫“日日典春衣”的生活窘境,而且发泄了诗人既不能报国遂志,只好借酒消愁,“每日江头尽醉归”的消极情结。而这种情绪状态,又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深沉沉痛!诗人从自己的处境,联想到历史,联想到古今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士的不幸遭遇,从而未及半百(46岁)的诗人,发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哀叹。

我们知道,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杜甫亲历战乱,目睹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诗人对战乱的残酷,对朝廷的横征暴敛和贪官污吏的腐败凶狠,表示极大的悲愤;而对蒙受沉重灾难的广大人民,则予以深切的同情。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来稀”启示我们,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团结昌盛,社会的安定和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也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六十岁免力役”的古制也好,历代对“寿民”的优待政策措施也好,也都只有在盛世与和平安定的时代才可能实现。而在“去时理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时代,是谈不上什么民生,更谈不上什么“古制”的。让“人生七十古来稀”定格于历史,愿国泰民安,千千万“天下寒士俱欢颜”,健康长寿,这是杜翁和天下人共同的愿望,也是对“古来稀”诗句的最好注解。

 

科学荟

杜甫何叹“古来稀”

焦永福:企业因酵素而改变

好心态来自“3 个快乐”

运动康复

聚焦主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