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
国内曾有媒体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个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习近平在会见外宾时曾强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有学者认为,这一表态的底气在于,因为重视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以及培育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已经为跨过陷阱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加上三十多年来积累下的财富,都足以支撑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美元陷阱
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持有大量美元作为外汇储备时存在的风险。持有并扩大这一储备,一旦美元发生大幅贬值,或者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储备财富就会严重缩水,这相当于将财富的安危和美国经济状况绑在了一起。而中长期来看,因为美国持续采取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造成美元的贬值几乎是肯定的。如果大量抛出美元,那么也会导致美元贬值,财富缩水。这是一个两难又无奈的选择。无论怎么选,受益的都是美国。
十八大之后,中国加强了管理外汇储备的灵活性,加快了为手中的美元寻找多元化“婆家”的脚步,以求提升投资收益率,控制外汇储备风险。
转型陷阱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认为,中国现在需要警惕的不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转型陷阱。所谓转型陷阱,指的是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并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
简单来说,就是靠改革而获利的人,可能会成为继续改革的阻力。垄断、特权、贪腐、政商勾结、贫富差距扩大、阶层流动板结化,都是与转型陷阱相联系的现象。这些现象在许多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到,比如印度、俄罗斯。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比如美国。可以说,是否能无痛、微痛迈过转型陷阱,是中国面对的一大考验。
捧杀陷阱
所谓捧杀,不是棒杀。有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所以应该在碳排放、汇率管制等问题上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方在热炒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说没有“夹带私货”,明面上是鼓吹中国的成就,实则是想引起西方的警惕,从而想办法钳制、压制中国。
福利陷阱
所谓福利陷阱,就是一个国家搞了一套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高福利制度,造成无法承受的财政负担,最终拖累经济社会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小马拉了大车。有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就是福利陷阱。
民生陷阱
所谓民生陷阱,就是一个国家由于没有足够重视改善民生,因此积累下来的社会压力最终威胁到社会安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有人就将“阿拉伯之春”归因于北非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失败。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和叙利亚,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它们没能让民众的就业、住房、教育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造出民怨鼎沸,一朝变天。
民主陷阱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在国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就因为种种原因而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或者曾由铁腕领袖长期维持威权政治,没有搞西式民主制度,但因为出现政治动荡,原领导人下台,而在西方的“辅导”下建立起西式民主制度。到目前来看,这些国家中很少有靠“先进的”政治制度成功维持国家和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反,许多国家都陷入政治动荡甚至战乱频繁的境地,经济发展停滞,民不聊生。这被称为民主陷阱,或者更公允地说,是西式民主陷阱。
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陷阱
近年来多项官方和民间的生育率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的生育率目前处于1.4~1.5的区间,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劳动力,但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都导致劳动力短缺,“未富先老”和“未富先少子”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摘自《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