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温图尔,1949年出生于伦敦,《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将该杂志打造成全球最有影响力和经济价值的时尚杂志。
如果把纽约时装周诞生的1943年作为美国时尚的起点,70多年间,两个小个子金发女人主宰了所有进程。前35年是企业家埃莉诺·兰伯特,她在上世纪40年代组织时装工会,成立纽约时装周,成功将世界时尚中心从战火中的巴黎转移到纽约;而后35年,安娜·温图尔则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她将美国版《Vogue》杂志打造成全球最有影响力和经济价值的时尚杂志,发掘了约翰·加利亚诺、亚历山大·王、菲利普·林等天才设计师,被称为“纽约市的非官方市长”,是全美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
到底多有权势?2014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开设服装展馆,专门用来展出名设计师的高级定制,展馆名字就叫“安娜·温图尔中心”,开馆当天由米歇尔·奥巴马亲自剪彩;2015年,温图尔和金·卡戴珊一起看秀,卡戴珊女儿在一旁哭闹不停,结束后温图尔“下令”秀场不准再邀请带婴儿的明星;最近,温图尔受邀为素有“老佛爷”之称的卡尔·拉格菲尔德(香奈儿设计总监)颁发英国时尚大奖“杰出贡献奖”,而她本人正是去年得主。
连“老佛爷”都得在她之后拿奖,温图尔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从小是个独断的人
刚刚过去的12月是温图尔最忙碌的时候:头等大事是准备《Vogue》杂志的开年刊,封面人物是刚拿到两个金球奖提名的热门女星艾丽西亚·维坎德;中旬,温图尔以康泰纳仕集团(《Vogue》杂志母公司)艺术总监的身份出席高盛集团的论坛,与美国投资银行CEO来了场财经对话;之后,她又飞到英国约克郡,参加一个公益组织举办的时装秀,帮难民筹款……除了这些,温图尔还得应付年末各种派对,顶着她标志性的波波头穿梭在名流之间。
但不管多奢华的场所、多热闹的派对都留不住温图尔,因为她必须保证晚上10点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45分起床,打一会儿网球,吃两颗苹果,接受私人造型师的梳妆打点,然后坐上公司的奔驰轿车,前往时代广场的康泰纳仕大厦12层——《Vogue》杂志上班。
杂志社的员工就像行星绕着太阳一样绕着温图尔转,这在2009年关于她的纪录片《九月刊》里可见一斑。在纪录片里,《Vogue》时装总监称温图尔是杂志的教皇,没有人敢在她发表意见之前表达喜好,生怕会跟她想法相左,因此,员工们给温图尔起了个外号——核能总编,强大又危险。
温图尔从小就是个独断的人,总是做些惊人的决定。她的父亲是《伦敦标准晚报》的首席记者,继母是知名出版人。上世纪60年代的伦敦是世界潮流先锋的聚集地,也成为温图尔的时尚启蒙之地。读书时,她就留着和现在一样的发型,因为将制服裙子改短跟老师发生冲突,一怒之下,温图尔直接退学,去了精品店打零工。
父亲最先看到了温图尔的天赋。一次,温图尔在家填工作申请,父亲看她填了一堆志愿,说:“别填这些没用的,你应该填‘《Vogue》的编辑’!”1970年,温图尔进入英国版《时尚芭莎》,成为一名时尚编辑。她先后又在美国版《时尚芭莎》《纽约》等杂志工作,并在1983年进入美国版《Vogue》。面试时,时任《Vogue》总编的格蕾丝·米拉贝拉问温图尔:“你来这最想做什么活?”温图尔说:“我最想干你的活。”
在《Vogue》,温图尔的个人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善于给服装“编”故事,同时,非常注重与设计师、摄影师、模特的关系,很快在纽约建立人脉。两年后,温图尔被指派担任英国版《Vogue》总编。1987年,米拉贝拉退休,38岁的温图尔回到纽约,正式出任美国版《Vogue》总编。
美国老牌百货内曼·马库斯百货的CEO 伯顿·坦斯基说:“在时尚圈,但凡和温图尔沾边的人都赚钱。”此话不假,抛开温图尔手下那些编辑们不说,连她的“死对头”都靠她赚了不少钱。2003年,她的前助理劳伦·魏丝伯格出了一本小说,名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指桑骂槐地吐槽温图尔霸道难缠。小说全球大卖,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票房过亿美元。
电影中有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女主角米兰达(原型就是温图尔)为了防止自己被出版人赶走,列出一份名单,上面是所有愿意与自己同进退的模特、设计师、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加大了自己的谈判筹码。现实中的温图尔也有这种让人追随、崇拜的能力。圣罗兰的创意总监斯特凡诺·皮拉蒂在开秀前会请温图尔来做顾问;摄影师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有时连英国王室都不搭理,但温图尔让他重拍他也愿意;而向来恃才傲物的设计金童汤姆·福特,也只有碰到了温图尔,才会彬彬有礼地问声好……为什么所有人都对温图尔“言听计从”?《Vogue》的造型总监格蕾丝·柯丁顿给出了答案:“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她勇于做决定,而且总是做正确的决定。”
从做主编第一天起,温图尔就表现出了这种果敢的个性。她接手美国版《Vogue》后做的第一期杂志,封面是以色列超模米奇拉·贝库。拍摄当天,编辑们借来的高级定制套装贝库穿不上,于是,温图尔找来一条洗旧的牛仔裤,让她换上。就这样,《Vogue》历史上第一个模特穿着廉价服装的封面诞生了——贝库穿着一条50美元的牛仔裤,眼睛都没有完全睁开地大笑着。杂志上市后引发巨大反响,温图尔因此被称为时尚大众化的先锋。
1989年5月,温图尔决定抛弃时尚杂志只用模特当封面的传统,请麦当娜拍摄封面,她说:“粉丝以明星做榜样。明星当封面,会让读者觉得这本杂志跟他们息息相关。”结果,杂志销量上升了40%,从此,用明星做封面成为时尚出版行业的新风尚。
温图尔一面把美国版《Vogue》打造成了“时尚圣经”,一面在时尚圈的其他角落发挥影响力。
现在活跃在时尚圈的年轻设计师,有一半都受过温图尔恩惠。她曾帮资金短缺的马克·雅各布拉赞助,亚历山大·王也曾受到她的青睐,得以在杂志上亮相。2011年加利亚诺因为酒后侮辱犹太人被迪奥开除,温图尔每天一通电话鼓励他,还为他的复出牵线搭桥。
2006年,温图尔成立Vogue时装基金,举办了设计师大赛,31岁的泰裔设计师塔库恩·帕尼克歌尔脱颖而出。没过多久著名服装品牌GAP请温图尔推荐合作设计师,她挑中了初出茅庐的塔库恩,她说:“我看得出来,他将成为这一代最有价值的设计师。” 2007年,塔库恩设计的系列服装开卖,大受欢迎。
对新设计师的扶植让温图尔成为时尚圈最有名的伯乐,接到温图尔的电话成为新人飞黄腾达的象征,因此有人评价温图尔:她的一句话就能造就一个大师。
奥巴马请她当大使
在其他领域温图尔也颇具影响力。美国第一夫人是温图尔的头号“粉丝”,她曾公开表示自己对温图尔充满钦佩,她以作为温图尔的朋友而感到自豪。她的“御用”设计师吴季刚就是温图尔极力推荐的。到了2012年奥巴马再次选举时,身为第一夫人的闺蜜,温图尔不遗余力地公开支持,不仅自掏腰包给奥巴马捐款,还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举办筹款晚会。据报道,在奥巴马选举期间,温图尔一共为他筹集到了40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成为奥巴马10个最大的助选筹资者之一。此外,她还邀请许多设计界的朋友,替奥巴马夫妇设计服饰,成为第一家庭的形象顾问。
2012年12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奥巴马向温图尔提出邀请,请她担任新一届美国驻英大使,在时尚圈和政坛都引发了强烈震动。不过,虽然奥巴马热情邀请,但温图尔却从没想过离开时尚圈,毕竟这才是她最擅长的领域。在时尚这个战场上,她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