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消费者报道

“农药茶”风波之后,去台湾还敢买茶吗?

作者:文/黄钰生

由于各国农药管理的模式不同,影响各地农民的农药使用习惯,最后成为商品的茶叶中内含一、二十种农药也就成为不足为奇的必然现象。

文/黄钰生


作者系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

2015年3月,台湾地区有民众连续两天喝了某连锁茶饮店的“玫瑰花瓣冰茶”后感到头晕、四肢无力。苗栗县卫生局受理检举后进行抽检送验,竟从同一茶叶检体中验出13种残留的农药,以及一种已禁止使用多年的杀虫剂DDT成分。因而再一次引爆茶叶饮料安全问题。

主管机关除了勒令业者停业外,还依例启动“市售连锁手摇饮料业者稽查项目”,持续责成各县市卫生局进行稽查与抽验茶叶及花茶原料产品共达800多件。检验结果显示,农药残留不符规定的产品不合格率约为8%。

就台湾接连出现的“农药茶”事件,茶饮还能让消费者安心喝吗?笔者在此便一一解答其中的消费疑虑。

十几种农药不足为奇

消费者认为天然的农产品质量会受季节、产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购买时会依据经验来选择质量较佳的农产品。但农产品一旦加工转换成食品呈现后,消费者却忘记农产品的本质,一味要求食品应有一致高水平的质量。

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厂商就会进行“调整”。茶叶的生产也如此,采收的茶叶在产地加工后,送到品牌厂商手中,都会进行二次焙火加工。对来自不同产地的茶叶必须达到质量一致的要求,就必须靠经验及仪器将来自各地的茶叶混合调整,并进行加料,达到商品茶所标榜的终年口感相同的量产品牌茶。

其中,混合调整这道工序会导致同一批茶里有来自各地不同茶农所种植的茶叶。由于各国农药管理的模式不同,影响各地农民的农药使用习惯,最后成为商品的茶叶中内含一、二十种农药也就成为不足为奇的必然现象。

所有经济性的农林植作物,为了提高产量、避免虫害,农药是必要之物。农药就是保护植作物免受虫、鼠及其他生物危害。既然农药具有毒性,使用农药又是必要的,那接下去要问的是:能否等到农药毒性在植作物中完全衰退了才开始采收?这个答案又是否定的,因为一方面植作物的成熟收获期有一定期间,再则必须让农药在植作物上维持一定的有效量,才具有保护植作物的作用。

所以,植作物只要使用农药,在采收时仍有农药残留是正常的现象。既然会有农药残留,应该关心的就是农药管理问题。各国对农药的管理,从核准制造、销售管理、使用辅导,到采收前的田间监测及上市后的市场监督抽测,都有主管机关分工纳入管理,层层把关。整套管理流程如果完全落实执行,那终端消费者会受农药毒害的机率也就微乎其微了。

“农药茶”有多毒?

台湾此次事件引爆点是手摇杯的“花茶”。从主管机关启动的800多件检测结果来看,花茶不合格的比率占抽验不合格件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原因是台湾的花茶原料进口来源较复杂。

过去历次检测花茶不合格比率一直偏高,而在此次事件中又发现少数业者将非供食用的玫瑰花原料混茶后当做手摇杯饮料茶原料的事情。香花原料管理的漏洞在此次事件后虽已加强管理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事件有许多连锁饮料业者,自行向不同厂商购入原料茶及香花原料,经过混茶及焙火的工序,将花茶提供给连锁店使用。

所以,未来管理的重点,应该将这些中盘茶商或者是连锁业者的总管理处纳入自主管理及加强抽测监督的机制规范,才能遏止风暴再度发生。

其次,依过去台湾农政机关对茶叶的“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的检测调查数据显示,茶叶的农药检出率约为茶汤检出率的四倍,而卫生机关的检验依公告的检验方法规定是直接以未冲泡的茶叶实施检测。




因此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认为多数用在茶树上的合法农药皆属脂溶性的接触型农药,不易溶到水里,在泡茶时也不易溶出,所以纵使茶叶上有农药残留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建议检验方法应该修正为茶汤的检测。这个部分因涉及检验方法的修正,还有与国际间检验方法一致性的问题,短期间还不容易解决。

还有一点,农药检测受到环境背景值、邻地污染、仪器侦测极限,甚至检测误差的影响,故对于“未推荐使用农药”的残留量标准,并不是直接制定为“不得检出”,目前的规定是应低于“食品中农药含量检测方法”的“侦测极限值”。

正巧台湾在2014年7月修订了农药残留容许量的检验方法的“侦测极限值”。以此次在许多样品中普遍被检出的芬普尼农药为例,依修正前公告的检测分析方法,其侦测极限值为0.005ppm,修正后公告的检测分析方法,其侦测极限值为0.002ppm,这也是造成检验不合格率偏高的另一原因。

事实上,台湾对芬普尼农药的施用,仅核准在包叶菜类、玉米上使用,但在茶叶上,由于衰退速度未达到安全采收期的要求,考虑在没有通过“农药残留消退实验”前,对人体可能有安全疑虑,以致列为“未推荐使用在茶叶上”的农药。

比较值得忧虑的是有高达三成验出禁止用于茶树上的农药,如禁止使用的农药成分DDT,此类成分目前已被大多数的先进国家所禁用,但仍然出现在茶验检体中。由此,对于农药管理、农民用药辅导等源头管理及边境把关等都必须加强力度才能保障民众健康。

观光客还敢买茶吗?

过去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台湾阿里山的高山乌龙茶一直都是观光客当作伴手礼或自行饮用的最爱,但也有“当地的产量真的足以供应庞大观光客的需求吗?”的声音出现,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茶饮消费前应建立几个观念。

购买手摇杯茶饮时注意饮料店的点选单,如果供应的饮料品项越多,使用加工制品及添加物的可能性就越高。最好选点不加糖的纯茶饮,才可辨别茶饮优劣,因为不管茶的质量如何,加糖成为糖水当然好喝。

至于在台湾旅游景点购买乌龙茶当伴手礼时,在试喝前,先观察未浸泡前的茶叶均匀完整性、球形大小、颜色一致性,浸泡后的茶叶再观察是否符合一心两叶的采摘原则,然后闻香、试喝,来帮助自己购买适合自己的茶叶,不要让价格决定你的选择权。

 

炎炎夏日,哪款空调更节能舒适?

百事可乐为何更换甜味剂配方?

中国电信4G网络稳定性较差

孩子怎么吃更有营养?

看上去很酷炫,但离成熟还很远

“农药茶”风波之后,去台湾还敢买茶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