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文/ 本刊记者 许鑫


侯新华与彝族百姓在一起畅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侯书记您好!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这是云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请问,楚雄州如何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楚雄,保证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侯新华:“十三五”时期,楚雄将立足“发展自己、服务全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在发展定位上,集中力量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即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桥梁,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冶金产业和绿色产业基地。在发展速度上,兼顾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十三五”的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力争增长12%以上,到2017年力争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到“十三五”末突破1500亿元大关。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增进人民福祉,如期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产业选择上,巩固提升烟草、冶金产业,大力发展石化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培育商贸物流业、先进制造业及新兴服务业。在发展举措上,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牢固树立和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牢固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牢固树立和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着力打造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牢固树立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在跨越式发展中增进各族人民福祉。在发展重点上,突出“五网”并进、产业转型、改革开放、城乡统筹、民族文化、民生保障、精准扶贫、环境保护、民主法治等九个重点,力争在各项工作上取得更大突破。

记者:楚雄地处云南高原腹地,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请您介绍一下楚雄州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文化强州建设方面的情况。

侯新华:楚雄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十三五”时期,我州将重点抓好民族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

始终把保护、弘扬和传承以彝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精心打造“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名片为突破口,以《太阳女》、《彝人三色》等舞台艺术精品为展示窗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努力提高彝州楚雄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认真组织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研究、挖掘和申报工作。



美丽多情的彝人古镇 水月/摄

繁荣民族文化事业。以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流动服务、送戏下乡下基层、放映农村公益电影、组织较大规模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创意策划,精心举办火把节等一批适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和吸引各方游客参与的民族节庆活动,逐步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州县乡联动、群众参与、勤俭办节、品牌固化”的目标,有效提升楚雄的对外影响力。

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围绕打造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文化、生态、人文等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推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依托“一彝三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禄丰恐龙文化旅游、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中国彝绣”文化园和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彝族刺绣、苴却砚石艺产业、平面竹编工艺、彝族传统乐器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的扶持,逐步引导其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到2020年,力争文化旅游业实现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占全州GDP比重达10%以上。

记者:借力于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特别是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规划覆盖区,楚雄州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请问,楚雄州在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方面有怎样的构想?

  侯新华:“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打造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

构建“东融、西接、北借、南跨、中聚”的开放格局。东融是加快融入昆明大城市,主动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共赢发展;西接是依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打造连接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大通道,建成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枢纽;北借是借势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打造成昆经济带云南“北大门”,建设滇川合作试验示范区,对接攀西经济区发展;南跨是依托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打通滇中南下便捷通道,深化与玉溪、普洱的合作发展,构建跨区出境的开放窗口;中聚是以楚雄市为中心,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外依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发挥好我州“承东接西、北上南下”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充分发挥我州距离昆明近、生态环境好、用工用地成本低等优势,发展自己,服务全局,主动服务和融入昆明的发展,把楚雄真正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昆明“后花园”。

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利用好以商招商、企业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等招商平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的合力推进的招商引资机制,突出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业链条长、产出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好周边区域配套服务,促进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内贸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外贸市场,扩大外贸规模和出口总量;提升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吸引外资参与楚雄建设。

记者: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当前,楚雄州正处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您曾经表示:“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那么,楚雄州将如何在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同时,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侯新华:作为民族自治州,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五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依托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突出绿色、高效、生态特点,支持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门槛低、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能够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市场经济和勤劳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

以整村、整乡推进和整族帮扶为平台,系统连片地改善到乡到村到户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推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基本社会服务、住房保障等公共资源优先向民族地区配置。

把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民族因素、区域因素与贫困因素相结合,围绕脱贫、摘帽、增收三个主要目标,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加快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认真实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危房改造、产业扶持、到户贷款、易地扶贫、“雨露计划”等扶贫开发措施,确保到2020年全州7个贫困县、25个贫困乡镇、220个贫困行政村、3309个贫困自然村、25.8万贫困人口如期摘帽、脱贫。

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力度,努力实现创新性传承和发展。大力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民族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作品的创作传播,加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民族文化成为彝州的亮丽名片,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过程成为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过程,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

着力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改善民族乡、特困山区和民族聚居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支持民族中学、民族小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楚雄技师学院建设,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

围绕我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目标,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生态治理,加大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好对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努力实现彝州天蓝地绿、山青水秀、可持续发展。

落实好州委、州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切实把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作为合力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力争到2020年,在全州创建3个省级、7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10个省级、40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00个省级、200个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

(责编 增林)

 

大嘴姐旺姆—在昌都系列之二

幸福社区 幸福家园

柏林的伤痕

文化立宫 创新强宫 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寻梦中国 五位“中国梦”践行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