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出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处方药,不仅要提高市场需求,还要从生产的数量、质量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质量水平是个核心话题,除了通过生产本身,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通过信息技术拉动经济增长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政府部门也应该从市场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便利,更好地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1月23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6年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信息经济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16.76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1/ 4,信息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35%。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信息经济课题组专家何伟告诉记者,当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信息经济增长逆势增长,已经成为国家经济重要发展引擎。
2015年,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规划行动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决策的带动下,信息技术在政府、金融、电信、制造业等领域逐渐深入融合,形成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鼎盛开放的新局面。IT技术为第一、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同时也为服务行业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中逐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2015》显示,信息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引擎。目前全球信息经济主要强国分别是美、中、日、英等国家,其总的信息经济规模分别是7.91万亿美元、2.73万亿美元、1.55万亿美元和0. 90万亿美元。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信息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超过日本据第二位,同时首次超过了日本和英国信息经济的综合,占到GDP的26.3%。
报告指出,在信息经济资本效率值方面,目前中国的发展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同时尽管我国信息经济占GDP的比例突破历史新高,但是还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报告还认为,2014年全球主要的国家基础型信息经济的整体增长模式明显趋缓,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历史峰值。同时一批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迅速崛起,基础型信息经济软化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趋势。
同时我国信息经济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何伟介绍,“过去信息经济主要还是作为基础性行业发展,如今信息经济和工业等领域正在发生深度融合,对我国当前经济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全球即将进入工业4.0时代的前夜,工业生产将会更多的依靠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通过他们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完成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比如宝马X1、X3系列,目前都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在车间完成定制化生产,让客户能第一时间参与到生产和设计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在钢铁、家电、建筑等行业都已经实现了。
尽管如此,在互联网创业、工业创新和技术进步中,信息经济仍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发展信息经济过程中要在提供基础设施、处理好监管和创新的关系、带头适应信息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