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硅谷著名投资家、Facebook董事会成员Marc Andreessen在Twitter上发布的一条推文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推文中写道:“反殖民主义在经济上已经给印度人民带来了连续数十年的灾难性影响。为什么现在要停止?”Marc Andreessen这条极具讽刺意味的推文一发布就遭到了以印度人为主的大批网民的声讨。结合印度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这条推文被很多人解读为是Marc Andreessen在支持殖民主义。虽然Marc Andreessen在此条推文发布后没多久就将其删除,并在Twitter上重新发送了一条推文进行道歉和解释,但已经造成的伤害却是覆水难收。
Marc Andreessen 发表此番言论的缘由主要是因为,印度电信业监管部门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在2月初发布的一项新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任何电信运营商在未来不能根据网络内容的不同在数据服务方面收取歧视性费用,并且只要是有限制接入的免费服务都将被视为是违法的。印度电信管理局这一举措下名声最大的“中枪者”就要属Facebook了。Facebook创始人兼CEO Mark Zuckerberg对此在其个人主页上表态:“尽管对于今天印度管理部门做出的决定我们感到非常失望,但我依然希望通过亲自沟通来消弭这场关于印度网络和全球互联的战争。Internet.org拥有众多的推动项目,而且我们依然希望努力协作来确保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访问互联网。”
Facebook与免费网络
为什么Facebook会被印度电信管理局针对?其原因还要从2013年说起。在那一年,Facebook宣布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Internet.org机构,该项目旨在通过科技产业资源整合,来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接入到互联网之中,实现全球网络互联。该机构的成员表示将与非政府机构、移动运营商和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力度,降低普通用户的上网成本,同时让数据传输变得更加高效。根据Facebook的估计,目前全球还有约三分之二的地区没有互联网连接,Internet.org则将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Mark Zuckerberg介绍说:“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知识经济中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Internet.org将会通过与全球科技企业的合作来克服这些问题,其中就包括让更多的人联入到互联网之中。”在去年9月,Facebook为了突出其所倡导的免费网络以及使用网络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将Internet.org部分业务正式更名为Free Basics,意在强调Facebook将会继续通过Free Basics来为更多的人带来免费的基本服务。去年11月,Free Basics正式通过与印度电信运营商RelianceCommunications的合作进入印度市场。共同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接入,用户可以通过该网络获取新闻、孕妇保健、旅行、工作、体育、通讯和当地政府等实用信息。除了印度,Facebook此项服务已经在非洲、南亚、东南亚和拉美地区的36个国家上线。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国土面积都使得其网络覆盖率常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单纯从Facebook对于Free Basics的介绍来看,这个项目应该得到印度政府的支持而不是抵制才对,印度政府针对Free Basics这类服务出台的新政策又是为哪般?印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对此表示,Free Basics被叫停的关键原因是其提供的网络服务为有限网络接入服务。接受Free Basics服务的用户在使用服务时,只能去浏览那些Facebook选定的网站。这就意味着,Free Basics用户所使用的网络更像是Facebook为其专门进行筛选过的网络服务,用户只能被动的去接受Facebook希望他们看到的内容。就现阶段情况来看,Free Basics所能供用户访问的网站不过百家,对于全球总共的网站数,这几乎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对于Free Basics所提供的有限网络接入服务,印度很多人认为这种服务违背了互联网所需要遵循的网络中立原则。印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工作人员Sunil Abraham去年在Internet.org还未更名前就说:“Internet.org更应该被叫做Garden.org”,从而调侃Facebook的这种有限网络服务。
在印度,很多人除了觉得Facebook 对于Free Basics的有限网络内容服务有违网络中立原则,还在担心Facebook这样的做法是否具有殖民色彩。印度经历过英国的殖民时期,深刻的了解东印度公司是如何用糖衣炮弹征服了印度,也清楚地明白免费不一定就是好的的道理。尤其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往往掌握信息接口的人就掌握了操纵观点言论、决定关键事务的力量,进而有能力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影响。社交网络的力量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就初露锋芒。从2007年宣布将竞选美国总统起,奥巴马及其团队就已经开始利用社交媒体的政治影响力。据techpresident.com网站报道,2008年奥巴马为竞选总统在网络上共发出了1300万封邮件,400万捐款者通过网上电子渠道捐款,其支持者网站My.BarackObama.com拥有200万个会员。社交网络对奥巴马瞄准草根阶层的竞选活动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网络分析师认为,奥巴马之于社交网络,就如肯尼迪之于电视。《Nature》杂志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Facebook时间线上的内容能够显著影响选民的投票行为。市场研究公司Ipsos MORI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8到24岁的年轻选民中,有超过1/3的人表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会对他们的投票产生影响,这个比例仅次于电视辩论。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城市媒体中心的负责人Ethan Zuckerman就认为,Facebook的免费网络项目既具有殖民色彩,又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同时,如果项目能够顺利进行,Facebook就可以稳坐未来网络霸主的地位。也有人认为,一旦Facebook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专有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而且永久保持免费。那么,未来即使这些国家因为网络发展起来,他们依然会认为Facebook就是互联网的代名词。这时Facebook要推进任何相关业务都将变得十分容易,因为Facebook在这些用户群体中拥有了绝对的控制力。
面对外界对于Free Basics的种种批评和质疑,Facebook也给出了回应。Facebook首先承认Free Basics所提供的服务是有限制的网络服务。但同时强调,对于没有网络接入的人而言,一个提供有限互联网访问的平台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Facebook声称他们的项目并没有掺杂商业利益,免费提供互联网接入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因为Free Basics版的Facebook并没有广告功能。
科技巨头在行动
其实,Facebook并不是唯一一家提供这种有限网络连接服务的公司,像Google这样与Facebook同体量的科技巨头也在尝试为特殊地区提供这样的免费网络服务。Facebook和Google的特殊性还在于,他们现在除了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基站提供网络接入外,还在尝试运用无人机、高空气球甚至小型卫星进行网络的大面积覆盖。这些大胆的方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才能实现,但Facebook和Google都不是非营利性组织,虽然其口头上都声称这么做只是为了使所有人都能平等的享受网络,但其背后所潜藏的长期战略目的则常常被外界所猜测。无论真正的目的如何,通过互联网连接所有人的愿望起码是积极的,也是大势所趋的。只不过,是否只能借助商业公司之手完成这样的任务还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