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生的多起应急事件中,我国就此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都让人感到:中国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已今非昔比。以疾病控制为例,过去十年,中国加大了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并且建成了从县级到国家层面的四级疾病预防和控制框架。中国的联网疫情报告系统让医院能够直接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疑似病例。据报道,从2012年以来,中国已经针对诸如MERS这样的疾病制定了一套应急反应方案,并培训医务人员处置疑似或可能病例。
但面对每一次的应急处置,都存在不同的声音,甚至是质疑。在这些质疑声背后,是人们面对城市应急提出的新要求,在满足要求的过程中,信息共享成为保证城市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争议的背后
在众多城市应急案例中,对于重大疾病及携带者的控制以及隔离工作,因其影响范围大、危险危害性强,一直备人们关注。2015年5月26日,一名韩国籍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携带者乘坐OZ723航班,于12:50抵达香港,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抵达惠州。在韩国保健福祉部向中国通报有关情况后,广东的卫生部门仅用了4个小时就找到并隔离了首个MERS病例。
在这一次MERS入境中国的案例中,我们的应急处置看上去还是很到位的。但依然有不少人发问:为什么让病毒携带者顺利出境离开韩国?谁为携带者的入境开了绿灯?在大多数人心中,真正的控制是限制病毒的扩散。尽管我们的应急预案已经能够迅速锁定携带者,并给予快速的跟踪响应,但这并不等于绝对的控制,人们提出了更高等级的安全需求。
美国知名智库美国外交学会的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表示,中国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虽然显著提升,但疾病报告和反应系统仍需要继续改进。MERS的案例中,考验的不仅是中国,而是更多国家之间的信息联动能力。
城市应急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为一种滞后的应急处置。也就是突发情况发生之后,城市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中,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已经变成人民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志性工程。也就是说,城市应急牵一发动全身,考验的是城市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信息的互联互通,社会资源的及时调配,数据信息的及时分析,快速决策和执行的效率等等。在MERS这一实例中,特殊情况在于携带者在韩国未受到出境限制,且在经香港入境中国时,也没有受到阻拦。这一过程中是存在信息链缺口的,这也正是引发人们争论和不满的地方。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在国与国之间搭建起这样的信息通道,除了需要与如世卫组织这样的公共传播机构的数据进行对接,还需要打通更多的渠道。例如各国海关建立在出入境审查时的体温检测数据能否平台化并实现共享?航空公司间是否能够利用机场的平台化管理系统实现更全面的乘客信息共享?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但就数据共享与信息融合的角度来看,显然还不够。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将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得到有效利用。航空公司能利用大数据技术规划人员和地面运营。例如大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帮助航空公司决定最好的航线、飞行时间,并根据劳动法、机组的驻地和休息时间,决定选用哪些机组成员。那么在筛查旅客信息方面,也应尽可能做到旅客信息的共享,甚至是与不同部门的数据实现接口。
有效的应急处置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共享机制问题,在这方面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除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近年来我国在处置其他城市突发情况中,已经积累的相当多的经验,并且开始逐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从过往的经验中提炼信息,建立预警机制,将城市应急的预案做好,有备无患,回应人们对于滞后性应急的质疑。
通过城市可视化运行管理、综合管理、交通出行管理、社会综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智能响应和运行。集约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的全新智能社区形态。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综合利用各类公共视频资源,创造宜居城市。
例如,由于降雨和泄洪引起的城市污水溢出,会导致街道堵塞和交通瘫痪,这种情况如今不仅出现在河流沿岸城市,更考验着疏于防范的内陆城市。北京市朝阳区较早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城市设定一批智能井盖,利用科技手段在城区重点点位进行视频监控,每5分钟获取一次数据,数据包括:水位、流速和水温。实时传回的数据可被显示在管网拓扑图中,并能预测未来72小时城市污水排放情况,在降雨之前实时获知何处有堵塞发生,并通过GIS实时展示堵塞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市政运营部门,从而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维修检测,实现移除阻塞物,并修补泄漏管道,这样一来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污水排放不及时引起的交通堵塞问题。在这一案例中,大数据、物联网依托互联网平台提升了数据的有效率,真正意义上位保证城市安全发挥了作用。
在其他城市中,深圳建立了110、119、112等专业指挥中心。为最大限度地兼容原有系统,保护用户投资,应急指挥系统采用应急指挥中心集中统一接警、根据不同的警情类别分类、分级处警的业务模式。由专业指挥中心处理日常报警事件,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则由联动中心进行统一调度指挥。通过这一应急指挥系统,深圳实现了接处警系统的实时、准确、高效,保证报警受理在任何情况下的不间断服务。在深圳的应急系统中,不同系统的衔接、联动,代表着城市管理中数据的融合与共享。目前不少城市在突破信息壁垒,形成大数据一张网的努力中都取得了不同形式的进展。例如,山西省利用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加强高速公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处置。实现高速公路气象条件监测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交通气象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建立具有监测信息汇总、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制作、产品共享、服务功能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完善实时及历史资料数据库存储系统和预警业务工作平台。从而建立起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业务平台,并实现区域内各省份间、国家级与省级间的监测预警服务产品的共享。
信息共享是破解城市应急难题的第一步,是实现城市安全必须要跨国的一道坎。数据采集、上传、保存、分析、共享是实现这一目的通道。我们身处变化中,而数据共享可以实现预警,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