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迎来黄金时代
2015年年末,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接连陷入雾霾之困,北京更是频频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中小学连续停课,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雾霾的背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让公众提前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也可以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
预测雾霾离不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不仅能预测雾霾,还可以进一步精细化预测。依靠经典模拟方法预测预警雾霾,只能算出空气质量的均值,而大数据可以对1~6小时的空气质量逐小时进行预测,对7~12小时、12~24小时、24~48小时进行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预测。
除了在预测精度上有优势外,大数据精细化预测还体现在地域范围上。目前,传统模拟方法预测雾霾只能精细到区的范围,比如可以预测到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的空气质量,而大数据可以精细化到每个空气质量站点,比如可以预测海淀区万柳站点未来48小时的空气质量状况。传统的重污染天气预测工作需要6小时左右的模拟运算时间,无法快速实时发布,而大数据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快速算出重污染空气质量数据。未来,雾霾的运行轨迹也将有望实现,雾霾从哪来,到哪去都将不是难题。
2015年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并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之一。因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大数据正在成为推动技术变革的新引擎。大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和分布式技术在精准营销、智能推荐、社交网络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应用又反过来引发实时计算、内存计算、图计算、深度学习等新一代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互联网金融、O2O等应用借助大数据向线下延伸,大数据正被喻为“未来新石油”,成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基础。
互联网+引爆分享经济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特别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2015年,以滴滴出行、优步、Airbnb、回家吃饭等为代表的新兴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产业格局,推动开创了互联网经济的新业态,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出行、饮食、家政和住宿领域。用户开始接受通过互联网提升钱、房、车收益能力的服务。
传统的租车公司会向汽车厂商购置一批车辆,然后再租一块地皮来停放这些车辆,同时为了做好C端的服务,还要在各个城市建立线下的网点提供服务。采取分享模式的PP租车则没有线下的门店,没有自购车辆,只是一个撮合平台,车子都来自于社会上的车主。省去了购置车辆、停车场费用,让PP租车的成本急剧下降。
于是互联网分享平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遍地开花:在旅行住宿及办公室分享等领域,“小猪短租”等平台风生水起;家政服务方面,“小e管饭”、“e袋洗”等平台也正为人们所熟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P2P借贷和众筹平台亦不胜枚举;交通出行领域更是已经被“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分享平台炒得火热。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分享经济”也面临着资本投入、用户体验、信任问题、市场环境、政策监管等不同层面的挑战。其中,“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竞争并不平等、“分享经济”的参与者缺乏规则的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如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何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需要创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范。
智能制造进一步深化两化融合
每逢外面的人来参观,美的电子分厂的工作人员都会提醒来客,留心自己所走的路线,避免与他们的新员工发生“冲突”。AGV搬运机器会沿着指定道路有序的向前“行走”,要是突然遇到了人,它会礼貌地停下,先让人走过。据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乌守保介绍,这家电子工厂的员工数量已经从十年前的2800人,减少到800人。
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凸显,传统产业整体效益出现了下滑,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实现转型发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展示出巨大潜力。
智能制造就是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利器,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在2015年也收获了满满的政策红包。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已经选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也重点提到智能制造。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已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称,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这些可谓是对智能制造奠定了总的基调。
2015年,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应用可谓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据报道中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9%左右,2015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将达7500台,同比增长36.6%。在机器换人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从统计机构时下统计的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仍保持较快增速。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制造业战略定位的新认识和重视实体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坚定决心。
如今,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已经是共识,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手环、眼镜,你以为可穿戴设备就只限于这几种吗?2015年2月,美国RINGLIY公司凭借一款具备提醒功能的智能戒指获得一群顶级VC的A轮投资。英特尔携手时尚公司Open Ceremony推出其第一款可穿戴设备:一个概念性的时尚手镯MICA。在美国各个众筹平台上,初创企业的可穿戴智能珠宝产品层出不穷。
经过 2013 年以及之前的初探,2014 年的井喷式增长,2015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在持续升温。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的预测,2015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预计达 8000 万,与 2014 年相比预计增长 164%。到 2016 年这个数字会继续增长 44.4%,达到 1.1 亿。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达471.8%。报告表示,2015年125.8亿元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中,仅智能腕带(包括智能手表)设备一项的市场规模就达到122亿元。
穿戴智能设备是一个已经爆发,但仍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还主要是基于收集用户身体数据等简单的智能功能,随着市场的打开和注入元素的不同,将会有着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移动支付或可取代实体钱包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5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餐饮消费现金支付比例再次下降,从39.3%大幅下降至20.3%。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趣图:卖烤红薯的大叔在摊位上画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图标,意味着买烤红薯可以通过以上方式付款。这是典型的移动支付带来的改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传统消费习惯。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以及苹果、三星等巨头的参与,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多元化时代。
在互联网深入改变生活的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离不开移动支付,叫外卖、买电影票、交水电煤气费等动动手指下单付款即可。移动支付以其便利、安全等特性大受欢迎,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有取代实体钱包的趋势。
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美食外卖、美容美甲、洗车、洗衣、家政等服务。2015年,O2O为我们的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多行业加快O2O布局。线上和线下融合,线上营销、线下成交或线上购买、线下服务的O2O模式加速普及。苏宁云商实施“线下到线上无缝融合、布局全渠道零售”战略,推进全产业链互联网化。BAT巨头分别以百度直达号、支付宝、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将O2O业务纳入自有生态圈。
聚美优品、搜房、携程、尚品宅配等垂直领域O2O企业致力于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闭环。大众点评、58同城、赶集网等信息中介平台借助O2O加快向交易化平台发展。美团等团购企业基于O2O加大力度扩张细分市场种类和城市区域范围。制造企业开始将线下业务和销售转移到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
未来 O2O应用创新会持续活跃,一大批制造企业将通过O2O融合线上线下终端渠道,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社区零售、半成品生鲜、婚嫁、美容、二手车交易、家政等领域O2O将涌现更多新型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