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姜红德
岁末年初,一场关于政务云的激烈辩论上演。在近日举办的2015年中国政务云实践峰会上,行业主管部门、专家和企业就中国政务云的“十三五”规划、政务云如何落地以及政务云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诠释和交锋,为政务云迈入2.0时代吹响了号角。
互联网+政务:向云迁移
2015年已经成为公认的简政放权年和为民服务年。在“互联网+”、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下,政务云成为2015年政府信息化的一个亮点。上至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下到省级政府机构和地市级政府,都纷纷将云计算服务纳入视野,北京、上海、宁波等一线城市及东南沿海城市更是率先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加快数据中心融合升级等一系列活动,将政务云的建设推向新高潮。
“通过实地考察北京、上海、宁波等地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我们有针对性地了解了虚拟化技术在政府信息化中的应用情况。”在2015年中国政务云实践峰会上,九江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总工程师朱军介绍,2013年借助上线电子监察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机会,按照九江市政府的要求,在江西省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尝试采用新技术来解决和规避业务部署慢、扩容难、运维成本上升等问题,启动了九江市政务云平台的建设。
除此之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浙江政务服务网、咸阳市政务云平台等项目在近年形成规模和影响,摸索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政务云实践路径。截止到2015年底,就已经在全国实现百余家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
“技术普及、政务运用增加、政策落地等因素是2015年政务云成为焦点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在峰会上说。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提出来要鼓励运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
杜平介绍,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计划的推进,“十三五”期间,国家信息中心将搭建完成国家数据服务体系,形成一个联动纵横的数据服务体系,在国家部委之间,中央部委和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协同平台;其次是在线审批平台将实现全国联通,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统一审批,目前已经有16个部委接入了平台,2015年底会实现全国各省市的大联通;第三,目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经立项,今后所有涉及产权交易、土地交易、林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的事情都可以放到这样一个平台上来完成,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数据交换,这个平台将在3年内完成。“要完成这些任务,支撑它们的必然是云计算技术,不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甚至混合云,都可以考虑。”
融合数、云、网、端
在互联网+政务的新要求下,如何搭建一个既能解决业务瓶颈,又可以提升IT资源能力的政务云平台?在2015政务云实践峰会上,坚持“数、云、网、端”融合的观点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所谓“数、云、网、端”融合是在原来云网端融合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大数据平台和服务的融合,这是对当前我国政务云建设过程中网络连而不通,数据共而不享等问题的一种解决之道。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介绍,“十三五”期间政务信息化建设将坚持“数、云、网、端”相融合,构建形成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大平台,有效汇聚政务治理大数据、提速政务治理创新、促进纵横联动和协同共治,节约工程投资,促进我国电子政务集约创新体系。
华三通信副总裁王景颇在峰会上对记者表示,在互联网+政务的要求之下,一些政府信息化项目比如电子政务外网的IT系统不能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带宽、IT基础设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引进一些大数据、云计算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才能满足当前政务应用的需要。
据介绍,浙江政务服务网是最近两年国内政务云“数、云、网、端”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目前该网站的一些数据已经在全省数千个网点实现了共享,市民办理政务不用出门在网上就可以完成。以舟山渔民证办理过程来说,以前要到浙江行政服务中心各个部门之间来回递交表格和材料,现在在舟山本地通过电脑就能把证件给办了。“以前办事是通过人跑路来完成,现在不用出门,让数据或者信息在网络上跑就能完成流程了。”
找到关键点
“如何用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支撑政务云的业务?如何进行数据的整合、数据的拉通?如何创新地提出更好的政务应用的方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华三通信云计算产品线总裁吴健表示,把原来IT的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其实已经不是最开始设想的云,它其实代表的就是下一代IT和服务模式。
在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中,信息安全是一个核心问题,和传统的网络安全不同的是,政务云的边界是不固定的,也就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标准化滞后也是政务云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由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牵头制定的标准体系正在进行当中。
那么,政务云实践成功有没有基本的规律可循,或者说秘诀所在?通过对华三通信数百家政务云平台建设实践进行总结,不妨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尝试:
首先是建设模式。尽量从新建业务入手,快速启动,由小到大分步建设,实现了政务信息化建设省投资、快部署、易运维。逐步过渡到多委办局业务逐步上线,提升安全和运维能力。在政务云规模建设阶段,应采用新型的购买服务模式,结合多方资源和力量统筹规划。政府、运维商、厂商三者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实现责任权利分担。
其次是技术方案选择上,IT架构要预先设计规划,目前主流技术多数是基于开放性架构部署,例如OpenStack架构,兼容多种IT组件,实现政务云规模灵活扩展;满足部委局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将应用顺利迁移到云上;符合原有政务云业务安全互访性需求,同时满足政策法规的要求;运维涉及到日常规章制度,“三分技术、七分运维”是保障政务云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了这些经验和秘诀,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相信依托于政务云平台,实现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政务大数据共享和整合并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