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意识落后于感知,以前不明白的事情总有能理解的一天。以至于在父母离婚几年后的一天,我在家里和母亲聊天,会很直白地说道:“我一直都不觉得你们分开是一件坏事。有时候我想小时候的事情,说实话我都想不起到底这么多年他在干什么,就是成长中和他有关的记忆空白了很多,完全没有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明明你们两个都一直在身边,工作性质也都一样,要不就是一个出差另一个在家什么的,可想到的都是你一直跑来跑去的样子。而且一定能感觉到你比他爱我,以前也说不清这些,但是现在回想吧,就很容易能辨别出来。”我妈当时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反应还挺平和的,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初他们两人吵架时的口不择言,估计在这一段她定义为失败的婚姻中,她自己也变化和成长了不少吧。
为什么对自己的母亲用到了看似有些不敬意味的“口不择言”这种形容呢?一是因为她本身确实是一个脾气暴躁很容易刀子嘴的人;二是有些实话在人们争吵的时候说出来,砸在四周墙壁和地板上的回声一定不同于面对面平静叙述产生的效果;三是我还能记住她不止一次说过的那句话,忘不掉的。
“你一生下来我还在医院病床上的时候,你知道你爸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他说‘女孩子不好就业’。”这句我现在写着都忍不住笑出来的话,就是那个他们两人争吵不断彻底破裂的时期,轻易就自动出现然后刷屏一样弹幕般的存在。非常荒唐,但它是现实。
因为是女孩的原因,我从小受到的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很多大人信奉的挫折教育。父亲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仅表现在“要是你是个男孩,我根本不会这样管你”的言语中,还包含在一种他因自卑而导致的比较急切的“望女成凤”的思维里。在这个人的教育中,哭泣一定是脆弱和不被允许的,想要留长发是臭美的,作业教了几遍还学不会是要挨骂的,这样子才能变得坚强,长大之后面对困难才懂得迎难而上。我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受到过这些经历多大的影响,也算不清长大后的自己为了克服一些心理进行了多少努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天性敏感细腻的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一定是负面影响多于正面影响,这种否定多于肯定的方法论会使人在很多不够理想的情况下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以至于很难真正发自内心深处地感到快乐,因为在特定的成长阶段,你没有获得相应的爱、鼓励与安全感。
我高中时期有一个同学们都觉得很好看的女孩,直到大学毕业后有一天我们聊天时我才知道,她之前其实非常自卑和胆小,也是和家庭的教育有关。小时候她父母总是动不动就给她剪男生头,以至于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照镜子,也从来没觉得自己长得好看。后来看过一些书,知道了那些童年经历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也不是自己的错,再加上身边不少人也老是在夸她,慢慢地就变好了起来。要伤害一个女孩子的自尊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似乎只是剪毁一个发型的时间,而要重建自己本为女孩的自信,却不是人人都会再有这样的契机。有时候我多想回去拍拍那个在台灯下因为做题速度很慢哭出来而被父亲踢了几脚的小学三年级的自己,抱抱她说,没关系的,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要自责,不要内疚。可双臂的长度终究够不到过去。
在高一的时候父亲与母亲离婚,之后闪婚,终于得子。有时候我觉得他们两人这样的婚姻可以维持到我16岁才结束也算是一个奇迹,但还有多少除此之外的貌合神离在继续维系?为了执念一般存在于头脑中的男孩,借口出去生育的、利用医务职业便利取巧的、逃避政策选择性上户口的、双职工顶着压力承受罚款的、年过半百作试管婴儿受孕诞下双子的……就一桩桩地发生在身边。这些家庭里的大孩因为一条非Y染色体的原因承受着相似的“女性命运”。
“你爸让我给你说,平时打电话的时候,语气要好一点,交谈的时间可以长一点。他还是想能够和你说上话的。”有次放假回家,和其他两个发小聊天时,其中一个突然抬头说了起来。“不要对我说这种话啊,会让人烦。”“你想想自己长这么大,他也不怎么容易。”她看了看我没什么反应,又接着说道。看吧,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与被重复,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小时候要反省自己哪里做错,哪里做得不够好,长大了要知道“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要换位思考。就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既不愿认可别人的话,又无法完全心安理得地做所谓的自己。我大概真的是一个不乖、冷漠又自私的人吧。既然从高中开始就和妈妈一起过了,我便只想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学会照顾和关心母亲,也希望着她在合适的时候能够再遇见爱情。至于另一方的事情我是不愿意刻意去知晓和介入的,尤其是父亲重组家庭和再生育这种事情,就不要用所谓的血缘再往别人身上强加关联了吧,我不要为了你自主做出的选择买一份并不属于自己的单。
“所以,这也是你会产生不想生孩子想法的原因吗?”我也有这样问过自己。可能吧,也算不清到底是多少因素的积累和共同作用最后有了丁克的想法。“大二”的时候丁克的观念萌生并慢慢成形,那段时间做了一个印象很深的梦。大概内容是科技发展到检测人的基因就能成像出未来孩子的模样,医生正在给我说检测的结果,他说你未来的小孩生出来会很好看,比人类整体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长相都要漂亮。记得自己很开心,然后对着这个并不真实存在的生命说道:“对不起,我丁克。”醒来之后还是能感到怅然。我好相信爱的力量,可同时又不确定自己爱的能力,害怕不能对一个生命负起责任,害怕Ta来到世界上生活得不开心,生养好一个孩子实在太难了。
“你以后不想生孩子,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另一个姑娘在知道我的想法后说。她在16岁的时候就说过自己的愿望是能够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一直也没有改变过。
她试图说服我:“你研究生的学历和知识已经比很多人都高了,对教育这种事情应该更有把握才对。”
“可如果一开始就有强烈的不生育念头,这种心理本来就于教育下一代无益。”
“没有孩子的人生多不完整,到时候后悔了怎么办?”
“可是用一个生命来预防‘以免自己以后后悔’,这种赌博性的成本也太大和不人道了。”
“作为一个女生怎么会有不愿生育的想法呢?我真是不明白。”
“要什么事情都和性别联系起来是不是太狭隘了?”
我们最终谁都不能说服谁。人们总是对自己总结并相信的一套体系有着足够的自洽性,以至于很多时候真的是难以改变和被改变。可有些转变在人的一生中又发生得真实自然,就像自己是怎么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呢?可是一点一点地,居然也就接受了时间刻画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很多印记。
“要独立,要善良,要明辨是非,要懂得愤怒;要诚恳,要勇敢,要内敛不羁,要爱护自己;要加油,要是自己。”看着之前写下的这段带着些许箴言性质的话,好希望我们可以活出自己想活的味道啊。
要加油,要做自己(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