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人物

大豆之夏

作者:文|李斐然 采访|李斐然 杨宙 编辑|张慧
“人们不应该拿每天填饱肚子的东西来打仗。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会真的赢得胜利。”

出发

美国西雅图港是离中国最近的大港口,几乎每天都有货船奔向中国,大豆是西雅图港的常客,拥有一个专用的粮食码头—86号码头。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每年美国生产的大豆有一半以上需要出口,其中超过60%都会抵达中国。2017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达3300万吨。

在西雅图港,大豆享受贵宾级的待遇。86号码头由世界四大粮商之一路易·达孚公司经营,建造了世界先进的全自动谷物设备。在这里,大豆有专用的谷物电梯、输送系统和装载喷口,确保粮食从轨道车辆上一粒不剩地运送上船,启程穿越太平洋,驶向中国。

不过从2018年春天开始,以大豆为主角的航行越来越少。因为担心中美贸易摩擦,来自中国的订单纷纷提前取消。可是6月18日,还是有一艘名为飞马峰号(The Peak Pegasus)的货船,装载了7万吨美国大豆,启程出发。刚刚出海归来的水手们说,今年上半年海上风大浪大,这注定会是一场颠簸的航行。

等待飞马峰号的,还有另一种风波。就在出发前两天,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预定生效日期在2018年7月6日。中国政府随即发布公告,一旦美方关税生效,中国也会对原产美国、价值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大豆赫然在列。

这已不是这艘船第一次遭遇风波了。2018年4月,它载着5万吨美国高粱开往广州,半路上,美国对进口中国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加征关税,中国则宣布对美国高粱出口发起反倾销调查。满载着麻烦粮食的飞马峰号和11艘同病相怜的货船,转道韩国,才最终卸了货。

这一次,它的终点是中国的大连港,预估抵达时间是7月5日下午4点。路上稍有耽搁,就可能缴纳大约4000万元人民币的额外关税。它一出港,就成了业内人的谈资—它能抵过各种各样的风波,准时到达,避开棘手的新关税单吗?

在岸上的美国农民有点急了。加征关税会连带着压低大豆价格,影响他们的实际收益。一些美国农场主参与的组织开始在电视台投放直接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广告,“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我们将是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特朗普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虽然农民受损,但“我们受得了”,马上有农民通过《纽约时报》对总统喊话:“我受不了!再这么下去,我就快要破产了!”

瑞克·金伯利在艾奥瓦州经营农场,当地人将他视为与中国有联系的关键人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连线他时,形容他是“家里相册里有和中国国家领导人合影的人”。他24000亩的农场上,超过一半的田地种植大豆,中国是他的最大买家,他努力向美国人解释,农业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力量。

每个月都有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商人、智库、学校组成的代表团,到瑞克的农场进行农业考察。他认识了很多中国人, 几乎每一个来农场参观的中国官员都告诉他,美国农民是中国人的朋友。他们每一次到来,带给瑞克的都是好消息,聊天中最常提及的单词是“友谊”。吉林的梨树县政府跑来跟他签约,要共同创建“中美现代化示范农场”,河北承德市政府也来签协议,要在承德市滦平县下属的虎什哈镇重建一个金伯利农场。

2017年秋天,河北的金伯利农场项目举办了盛大的启动仪式,农业部副部长和河北省委书记都上台致了辞,山沟里铺着红地毯,穿着西装扎着领带的官员站成一排,在村子门口的土路上,立起一块刻着“中美友谊示范农场”的奠基石。来观礼的中国嘉宾告诉去参加仪式的瑞克,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友谊,是数不尽的“共同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心,在今年春天决定农场播种比例时,他并没有降低大豆的种植面积,依然用一半的土地种大豆。他跟儿子格兰特说,摩擦是一种可能,但友谊是一个事实。

可是,坏消息最终还是成真了。7月6日,美国政府对华关税生效,中国各级海关随即收到通知,对美国大豆正式加征关税。

抛锚

新关税宣布生效那天中午,海上的飞马峰号开始加速,以超过每小时14海里的速度奔向大连。这已经是散货船全速航行的极限了。它在奔向一种可能:只要赶在海关下班前进港,关税在电脑系统里还没生效,7万吨大豆也许能逃过昂贵的税款。

7月6号傍晚5点30分,飞马峰号抵达大连,比海关下班时间晚了半个小时,25%的加征关税已经生效。它在大连北良港外抛锚停泊,没有进港。

新状况几乎让身陷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慌了神。拥有这艘船所有权的摩根大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拒绝了采访,不再回复《人物》的问询邮件。这艘船在海关报关单上填写的管理公司和船主,都在电话接通后立刻宣布,“这船跟我们没有关系”。拥有船上大豆的路易·达孚公司直到货物交付给买家中储粮后,才公布了一份两句话的声明,大意是,“这批货已经交付给买家,我们不方便发表评论”,“这件事跟‘那个关税’没关系,是大连港的中转能力有问题,一直排队”。中储粮在8月10日晚发布情况说明,称因前期到港船只集中,飞马峰号一直在大连港口外锚地排队等待卸货通关。

贸易战让瑞克出乎意料。当电视上播出新关税生效的新闻时,他正在准备去中国的行李。2018年是中美友谊示范田建成的第一年,大豆友谊一切顺利,春天他刚去河北帮忙播种了第一批种子,他原本打算7月再去河北农场呆上几个星期,照顾第一批示范大豆。

市场很快有了反应,瑞克自家农场的大豆价格下跌10%,虽然半数大豆已经签了期货合同,但另一半还未上市的豆子恐怕只能低于成本价销售了。这对他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摆在瑞克面前的,是令人困惑的现实—一面是自家大豆实打实地掉价,一面是仍在不断到来的中国人,跟他说着关于友谊的好消息。迄今为止,已经有数千名中国人专程拜访这座农场。

贸易战没有妨碍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来农场参观的热情,大豆关税生效后,瑞克依然会按照惯例,给来访的中国新朋友准备三明治,邀请他们一起晒太阳、野餐、聊天,“建立友谊”。瑞克说,他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他的继父曾在二战期间作为空军帮助中国抗战,证明了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和笃信友谊的父亲不一样,格兰特更相信市场。作为这座农场的第六代继承人,格兰特在大学先后攻读过农业和商业管理。除了帮父亲经营农场,他还在艾奥瓦大豆协会担任市场总监,习惯用数据分析市场。

眼前的情况让他担心—短期赔钱已经不可避免。如果贸易摩擦持续下去,失去中国市场,对他们将是更大的危机。整个美国大豆产业产能过剩,有一半需出口。出口中国的3300万吨大豆因关税受阻,就意味着这部分产能需要别的市场消化。

作为当地大豆协会的市场总监,格兰特前不久去欧洲考察了欧盟市场。情况喜忧参半,今年欧洲天气条件不利大豆收成,市场需求量大,但欧盟28个国家大豆进口量加在一起也只有1369万吨,而且大豆进口按季节均衡供应,4月份买南美大豆,9月份才买北美大豆。

另一条出路是改种玉米。农场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计划,但种出来的粮食,总得有个市场。全球玉米市场体量稳定、供需平衡,如果突然改变种植比例,大幅增加玉米生产,同样没地方卖,赚不到钱。除非拿玉米去做燃料乙醇,又意味着要新建工厂,技术标准也不一样,远非一日之功。

“我们花了35年,和中国建立起贸易往来,互相了解,逐渐熟悉,形成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是彼此不可缺少的生意伙伴,更是难得的友谊。如果真的失去这个市场,将会是最坏的结果。”格兰特说,他现在最希望的是,总统特朗普能够头脑冷静下来,认清现实。“人们不应该拿每天填饱肚子的东西来打仗。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会真的赢得胜利。”

漂泊

满载美国大豆的飞马峰号在距离大连港7海里的地方,抛锚停泊。进港卸货意味着高昂关税,但如果另寻买家,会带来更大损失。在卫星观测的航行图上,这艘大豆船只是等在港口外,围着下锚的中心点,画着毫无规律的圈。

等待是昂贵的。据估计,停泊的每一天都意味着12500美元的费用。在锚地停泊的日子里,载着美国大豆的飞马峰号成了网络上热议的对象—可怜的大豆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活在艾奥瓦州的电台记者罗伯特·雷纳德撰文记录下了贸易战给这个农业大州带来的改变。艾奥瓦州公路两旁是大片的田地,种着玉米或大豆。农民在田地旁边盖起自己的家,日复一日地耕作,收获每个秋天的粮食。土地寄托了他们的事业,也生长着生活的乐趣,出于对美的追求,他们还在田地旁种上百合花。

美国乡村正在快速萎缩,这虽不能全部归责于特朗普,但他发动的贸易战,却加剧了这场乡村巨变。艾奥瓦超过60%的农场由65岁以上的人经营,35%的农场主年龄超过75岁。年轻一代并非不愿务农,只是他们若白手起家,很难跟大型农业企业抗衡。再加上迎头遭遇的贸易战,中小规模的农场主无力熬过这场危机。

雷纳德每天路过的街区,已经在经历别离。养猪场关了门,曾经围着猪的栅栏被拆掉了,能卖得掉的东西都挂上了转卖网站。这家人临走前告诉他,价格这几年一跌再跌,现在赶上贸易战,“已经不值得继续下去了”。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少了,相应的,服务他们的社区银行也少了。

美国政府7月24日宣布,提供总额最高达1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计划,以援助在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中受损的农场主。雷纳德认为,相对于农民遭受的损失,这顶多算个“创可贴”,“农民真正需要的,是市场的回归。”

贸易战究竟会对整个大豆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样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谢敏怡(Mindi Schneider)是荷兰海牙国际社会研究所农业、食物和环境研究助理教授,长期关注中国农业。贸易战发生时,她正在大西洋上的小岛休假,岛上网络时断时续,即便如此,她还在坚持追踪大豆新闻。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包揽了全球90%的大豆出口量,“美国和巴西同是中国主要大豆进口来源,它们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供应大豆季节周期相反。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有趣的问题随之而来—中美贸易战会成为巴西大豆后来居上的契机吗?阿根廷大豆又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大豆产业和贸易背后的运作体系,各方又将如何应对?”

她最在意的,是大豆会如何影响中国人餐桌上的肉。中国每年进口超过9000万吨大豆,除了部分用于榨取豆油,70%以上用于制作饲料。豆粕是最主要的蛋白质饲料,用来喂猪、喂鸡、喂各种能产生肉蛋白的动物。一头母猪一年大概要吃掉一吨饲料,其中20%是豆粕。“中国的畜牧业离不开大豆,特别是饲料,它的成功靠大豆,要继续增长,更需要大豆。我无法想象,这种增长会因为大豆贸易战而停止。对中国人来说,他们还有别的路可选,选择别的贸易伙伴,或者选择别的对策。”

大豆的变局,或许是一次机遇。同济大学教授程国强是中国农业专家,在调研大豆的时候,他注意到最近4年,豆粕消费量从5600万吨急剧增长到7230万吨,但是肉蛋奶的产量却没有增长,甚至略有减少。

程国强分析发现,豆粕的消费量被人为地放大了。在合理饲料配方里,豆粕占15%左右已经足够,但是很多中国人为了“高蛋白”的噱头,人为地改变饲料配方,有的饲料蛋白配比甚至超过20%,造成豆粕过度消费。另一方面,美国进口大豆价格低,产生了替代效应,原本用菜粕、玉米的地方,全都替换成便宜的美国大豆,这也造成了高位的大豆消费。

实际上,低蛋白饲料技术上早已成熟,但一直很难推行。“这个技术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专业人士很快上手,但对普通养殖户来说,还是惯性思维,前两年美国大豆那么便宜,用豆粕省事,不用动脑子,拿来就用。所以,贸易战后大豆涨价,短期之内对我们肯定有影响,但我认为这也不失是一个新机遇,让大家重新审视饲料的营养标准。”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院院长朱正鹏说,在他的行业,豆粕价格并没有显著波动,因为市场才是最聪明的,会主动选择最划算的替代品。

归途

漂泊一个多月后,大豆船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结局。它在8月11日晚上11点50分,进港靠岸。凌晨4点,飞马峰号在大连大窑湾北良港开始卸货,船舶和货物代理登船后拍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问船员,你知道这艘船在海上航行了多久吗?

“我记不住了。”已经在港口外漂了一个多月的二副挠着头,犹豫地回答,“应该是在正常时间范围里吧……”

第二天中午,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的大豆完成了进口申报。据报道,这批大豆的买主中储粮缴纳了超过4000万人民币的关税。随后,飞马峰号船离港,再度回到风波不停的海上。

在格兰特工作的艾奥瓦大豆协会,人们每天都盯着大豆价格的浮动。任何来自中国的消息都有可能影响它,最近一次听说中国会有代表团来商谈,大豆价格马上上浮了30美分。

今年3月,大豆协会到中国进行贸易商谈,当时参与商谈的艾伦·普特说,看得出许多大豆产业的中国人还是对合作更感兴趣。他希望摩擦能在11月之前得到解决,最晚也不要超过明年3月,因为那时要决定新一年的种植计划。

今年夏天,雷纳德开着车,沿公路在艾奥瓦闲转,发现有些农家已经搬走,只剩下被放弃的生活痕迹—被拔出来的钉子,破碎的陶器,忘了带走的生活用品……曾经在这里种下的生活梦想,只剩下没能带走的百合,还在继续开着橙色的花。

“摧毁一个人熟悉的生活,如切肤之痛,更何况切下这一刀的,正是亲手选出来的总统。”雷纳德写道,“这位总统先生对粮食的唯一了解,大概只是—它们都会盛在银色,哦不,金色的碟子里,总有人会为他端上桌的,一切理所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种了一辈子粮食的瑞克来说,相比于争论贸易、政策、博弈,他还是更喜欢跟人聊大豆的故事。种大豆虽然是农活儿,却是非常细腻的一件事。“大豆是整个生长季天气事件的总和。”如果从5月到8月,每个月都能下7.6厘米的雨,大豆就会长得好。要是关键月份没有雨,最高气温不太热的话,大豆也能长得不错。

在他眼里,每一年豆子都不一样,那是不同年份的雨水、太阳和土壤留在谷物身上的映照。今年的大豆经历了诸多波折,不过没关系,算是“生长季事件”之一。到了秋天,24000亩的农场上又是新的模样,树变了颜色,天变了颜色,庄稼也是新的颜色。这是他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它昭示着大地的生存法则:不管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或烈日,总有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在熬过生长季之后,孕育出新的味道。

“我的职业是农民,农民就是终其一生跟不确定性打交道的人,我们早已习惯了乐观。因为那些决定我们收成的因素—天气、土壤、雨水和太阳—都不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我们没法靠祈求上天,让每天都是好天气,只能学着去适应它,适应风,适应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适应时间,让种子活下来。”这个世代经营农耕的美国农民总结,“这就是活在田地里的智慧。”(实习生林秋铭、万雨可对此文亦有贡献)

曾经在这里种下的生活梦想,只剩下没能带走的百合,还在继续开着橙色的花。2018年7月6日,Eikon船舶跟踪屏幕上显示,满载大豆的货船飞马峰号正全速驶向大连港

2014年7月7日上午,河南许昌,在河南天和农场许昌基地,美国农场主瑞克·金伯利夫妇就现代大农业进行考察

 

原研哉的家:极简主义者如何日常生活

各位小主,请诸事谨慎

Letters来函

一位漂泊一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个一生坚持国家至上的政客

一个43岁仍在参加体操比赛的女运动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