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企业蓬勃发展,当前企业更加注重修炼内功、管理提升,不断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从“项目纵向管理”逐渐调整为“项目管理+专业管理”纵横交错对接的管理模式,通过模式调整增强了项目管控的计划性和专业性,但同时带来了企业内部协作工作接口数量的大量增加,使“信息孤岛”、数据异构、消息延迟等现象凸显,数据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得到确保,借助于信息集成技术将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二、企业信息化平台现状分析
随着高端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企业年活跃项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企业可调度的人力资源总是有限的,企业根据各方面的需求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架构调整。企业以项目纵向管理的模式来进行产品生产计划管控已经有20年以上的历史了,结合集团公司成本工程、“五统一”等要求,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管理架构进行了调整,形成了“项目综合牵引、内部计划拉动、外协专业助推”的三位一体的生产管理模式,该生产模式通过试运行后,实现了在部门人力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将企业生产计划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有所降低。
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将原信息化系统进行了企业内的综合评估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项目综合牵引”功能主要是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其基于OA系统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管理粒度粗,但该信息化系统多年来运行良好,对上对下各个环节和运行机制相对成熟,仍然适合于当前项目级管理使用。该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自主接收来自于企业内部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和企业外部专业协作单位的供货信息,需要人工综合判断后,再在此系统中进行信息关联和处理汇报。
(二)“内部计划拉动”功能由企业MES系统实现,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资源进行管理,其自身独立运行,MES使用可以达到内部执行计划管控的预期目的,但是计划的输入和执行结果的输出只能实现半自动化,而物料齐套启动则更是完全依赖于人工录入,整体功能处于可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情况。
(三)“外协专业助推”功能由MIS系统进行实现,主要是对企业外部专业领域的生产资源进行管理,软件系统内按照专业进行职能分工,由于是企业调整的最大动作部分,系统建设刚刚起步,系统运行成熟度亟待提升,尚在磨合期,数据接收、处理和输出功能不具备,各方面功能均在不断的完善中。
(四)按照目前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企业规划架构,平台尚只能部分实现管理上的职能,目前的信息接口处理主要还是靠人与人之间的非结构化数据传递沟通,依托于系统外的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等非企业定制手段进行信息的处理,在当前模式下,信息接口量急剧增加,“信息孤岛”、数据异构现象明显。
通过进行分析,企业必须组织对信息化平台进行信息集成化改造设计,实现信息的及时、准确、安全、完整的传递,使信息流贯穿整个信息化平台。
三、信息集成系统设计的目标
基于目前信息化平台的现状,进行信息集成设计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借助信息集成技术,可以将三个功能系统的数据推送给其他对应系统的模块,实现企业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减少了人工手工输入信息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以提高工作上下游环节的响应速度。
(二)减少信息沟通接口
在当前的协作模式下,人员之间的数据沟通接口多、交互工作量大,对于人员的日常工作时间和精力占用量大,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执行力。通过信息集成设计,按照当前部门规模(按照每部门约15人计算)理论计算可以从理论上的数百个接口降低到50个接口以内,可以大大减少部门各员工汇总数据、分析数据的工作量。
(三)实现数据可追溯
数据的可追溯性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信息集成,可以使企业产品的数据链条更加完整,打通数据全周期,通过线上即可实现产品结构树履历查询,便于售后、延寿等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数据挖掘。
(四)便于数据共享
信息集成提升了数据共享的便捷性,使其他系统更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为后续系统扩展提前进行数据接口预留,可以减少后续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降低企业开发新需求、新系统的难度。
(五)确保信息传递安全
目前通过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和微信等手段传递商业信息,对企业商业运行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信息集成后系统的大部分信息,尤其是核心信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传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
四、信息集成系统设计的研究
本信息集成设计需要在三个系统间建立数据跨越桥梁,对外设立数据接口,对内进行数据重构处理,同时预留数据接口为其他系统查询备用。通过借鉴SOA思想和总线设计思想,对信息集成系统进行架构,信息集成后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如下图4-1。
图4-1 信息集成系统设计架构信息集成系统对企业信息服务总线(ESB)、适配器(Adapter)和数据交换中心(DEC)进行封装,仅适配器负责对外交互信息流,总线和交换中心对内进行相关的数据分发和处理,以保证信息集成的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服务总线是信息集成系统的中枢大脑,以服务的形式运行在系统后台,负责将提交到总线上的数据进行调度分发。该服务总线提供了标准的消息处理机制,结合简洁的适配器模型,实现应用程序或者系统服务之间的交互,最终满足具有异构特点的系统集成应用需求,在不改变现有系统数据基础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总线技术实现的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交流。
适配器(Adapter)是由系统适配器模板生成运行时的实例,如Adapter_A、Adapter_B、Adapter_C等,实例根据特定的系统配置装载入系统内存并开始执行,负责与对应的外部系统程序进行信息对接,主要有接收数据请求、转发数据总线、接收总线回传的数据、向外部系统输出信息、数据校验共五个功能。而数据外部交换接口可以看成是经过最宽泛定制的适配器,它负责进行系统扩展设计,可以接受其他通用性请求,为后续的系统扩展提供设计和想象空间。
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对异构数据的异构重构处理,常见的数据异构可以分成系统异构、模型异构和逻辑异构几种情况,此次信息集成主要面对的是数据逻辑异构,其又可以细分为数据命名异构、长度异构、精度异构、相似异构和编码异构等多种情况,根据需要对各种异构设置异构数据转换规则,从而实现数据转换。
五、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企业管理的提升也拉动信息化平台的适应性改进,信息化平台架构的设计结构也是企业管理模式的映射,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将信息化平台的信息流进行闭环控制,在管理上实现面向流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指导业务,最终实现计划管控的年策划、季滚动、月分解、日跟踪,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和效益的增长。
作者单位: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