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小目标
先来数一数两站比赛中首轮出局的种子球员:陈雨菲、克里斯蒂安森/彼德森、彼得森/科尔丁、谌龙、鲍伊/摩根森、林丹、邓俊文/谢影雪、园田启悟/嘉村健士、马琳、斯里坎斯、彼德森/卡米拉、孙完虎等。加上林丹的话,足足超过了20人次,其中还有两站比赛都在前两轮出局的。而这些球员,几乎都曾在过去一年中的高级别公开赛中有夺冠的经历。他们是能力下降了?这样的结论显然缺乏有力的证据。这当中固然有部分伤病、身体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调整。
再细一看决赛的阵容以及冠军的归属,不难发现他们依然是活跃在最前面的那批选手,他们的夺冠都算得上是情理之中。把上下两批球员放在一起,按大家对他们的成绩、能力和状态的理解来分析,似乎谁在首轮出局都可以被解释,谁最后夺冠也都正常。
站在中国队的角度来讲,我们听到了谌龙和林丹首轮出局的“坏消息”,也听到陈雨菲和何冰娇分别打进决赛、两次击败山口茜的喜讯。既看到混双在马来西亚会师决赛的盛况,也看到印尼赛上一金未得的窘境。即便是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会师决赛的郑思维/黄雅琼和王懿律/黄东萍,都在印尼公开赛先后负于陈炳顺/吴柳萤,在没有碰到更强的阿玛德/纳西尔之前就出局了。
近乎马拉松式的赛程的确不好安排。从级别上看,两站比赛分别是超级750和1000赛事,有着较高的积分。从赛程上看,作为汤尤杯后首个高级别公开赛,赛前给了各路球员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和准备。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球员能从这段难得的备战时间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也造就了比赛中所谓的“正常”和“冷门”。
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也让很多结果不见得就是“冷门”。或许有人的目标是通过比赛进行调整,备战大赛,有人的目标是尽力抢积分,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很难用一个标准化的“成绩好坏”来判断每个球员的状态。这个不寻常的月份,可能会孕育着很多小目标和小计划,这都会在世锦赛和亚运会中体现出来,我们尽管拭目以待。
年轻球员的冲刺
这两站比赛,国羽的年轻球员创造了不少的惊喜。黄东萍/李汶妹先后击败日本排名最高的广田彩花/福岛由纪和排名第三的米远小春/田中志穗,又和奥运冠军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激战3局,决胜局仅以19比21惜败。这让人特别联想起3个月前的亚锦赛,这对组合与印尼组合波莉/拉哈尤同样打满3局,最后也是2分落败。
一年多前,李汶妹还在女单赛场上独自处理问题,2017年,她还在世青赛上与同龄人竞争。转眼间,她就来到了成年赛场,和经验比自己丰富很多的世界强手进行竞争。横向对比,我们无法得出所以然,但当把视觉旋转,以纵向的角度去思考,李汶妹的进步有目共睹。从亚青赛和世青赛,直接到今年拿到世锦赛资格,她这半年一直在冲刺,进步明显。
同样,首次获得世锦赛资格的还有杜玥/李茵晖这对组合。虽然李茵晖去年就参加过世锦赛,但杜玥却是实实在在的新人。还有何济霆/谭强和韩呈恺/周昊东,前者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上以2比0淘汰了今年在单项公开赛上未尝败绩的苏卡姆约/吉迪恩,后者则继续通过后面的泰国和新加坡站比赛积累经验,寻找更佳的状态。
中国队这一次有7名队员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其中有6名都是双打组的。他们在这两站比赛中体现出了足够的冲击力,证明了他们已经具备了打败世界一流球员的实力。但以双打主教练张军的原话来讲,他们依然是“缺乏积累而未能达到稳定的发挥”。他们会在一个好球后接连丢分,会在一局胜利后有所松懈,甚至在战胜高排名的种子组合后,在下一轮败给排名稍低的组合。
年轻球员的上升势头和冲劲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辩证地看,怎么把这样的惊喜和突破发展成常态,才是他们真正通往更高水平的关键。打一个好球是好事,打一场好球是惊喜,怎么在好球后追求再来一个好球就是他们需要领悟的地方。虽然他们没有在最后用冠军实现绽放,但这样的经历已经证明他们的成长。
马来西亚公开赛冠军榜
男单冠军:李宗伟
女单冠军:戴资颖
男双冠军:园田启悟/嘉村健士
女双冠军: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
混双冠军:郑思维/黄雅琼调整后的效果
何冰娇和陈雨菲在这两站比赛做出了明显的调整,虽不能说正是因为这样的调整而使成绩有所进步,至少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戴资颖的势头很猛,她的核心力量也很足,稳定性早已上了若干个台阶,控制节奏已经是能力之内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戴资颖,技战术打法已经逐渐有成熟意味的何冰娇依然坚持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上场就和对手打起对攻,局势上不处于下风。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第一局,凭借这样的坚持,何冰娇一度以20比17拿到局点,只可惜被逆转。
陈雨菲体现出了后场拿球的调整,她出手比以前更坚决了,球速也快了,下压和进攻更多了。在印尼公开赛决赛对阵戴资颖的第一局,她在体能充沛时的进攻和对对方的限制是有效果的。虽然这一次依然没有取胜,但关键分上比以前更敢打,就是自己进步的底气。
英格兰混双组合爱德考克/ 怀特排名一直稳居世界前10,但始终缺乏突出的公开赛成绩。这一次他们拿出了更快的速度、更稳的防守、更强的抽挡和进攻,把张楠、阿玛德和纳西尔三位奥运会混双冠军淘汰,在半决赛一度把郑思维/黄雅琼逼到最为险要的局面。从赛前的交手纪录和风格来看,这几场比赛不见得会有很多人倾向英格兰组合,但事实却是他们在一条比较艰难的线上打进四强,一度甚至有机会迈向决赛。
去年全英决赛输给鲁恺/黄雅琼后,陈炳顺/吴柳萤因伤拆对长达大半年,直到今年年初才重组。重组后,这对奥运银牌得主的状态一直有起伏,仅夺得过泰国大师赛和美国公开赛两站超级300赛冠军。这一次,他们连续把中国队的两对混双组合淘汰,而且都是以2比0的比分,在世锦赛种子积分截止的最后关头冲进前8,拿到8号种子这个席位。要知道,他们可是比其他组合少了将近一半的积分累积时间。
这三场比赛成为了混双组赛后总结的重点,黄雅琼直言自己依然存在进入状态慢的问题。郑思维和黄雅琼都与旧搭档打过爱德考克/ 怀特和陈炳顺/吴柳萤,而且多数是两局取胜。这一次比赛,是郑思维和黄雅琼组合以来第一次打这两对组合。黄雅琼说:“可能我们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一年多以前,但对手确实进步了很多,给我们的压制更大了,我们没有做好特别困难的准备。”这两对组合的女选手都有很快的速度,特别是吴柳萤,总能在网前多拿住一拍,尽管陈炳顺的发球和进攻都未能完全跟得上她在网前的成果,他们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资本。
莫让成绩限制想象
和谌龙一样经历两站一轮游的还有鲍伊/摩根森,这对丹麦组合的职业生命力极强,靠的不是全年无休的训练和比赛夺冠,而是适合他们自己的赛练模式。在现在赛事制度和模式下,老运动员不可能像苏卡姆约/吉迪恩、戴资颖这样表现,这也是阿玛德/纳西尔放弃世锦赛资格全力备战亚运会的一个原因。
同样,在汤杯的消耗后,刘成/张楠和刘雨辰/李俊慧在这两站比赛中都并不在最佳的状态。就算是在今年已经夺得6个冠军的苏卡姆约/吉迪恩,他们也在马来西亚公开赛上被打破今年公开赛不败的金身。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在比赛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算有收获,而这个想得到的东西,无须非得是冠军。
成绩当然重要,它是竞技体育的追求和目标。两站比赛中,中国队仅得到一个冠军,特别是在印尼只由陈雨菲拿到女单亚军,这样的成绩难免会引来关注和热议,甚至批评。
近年来,随着羽坛的更新换代,世界格局变化得很快。必须承认,在成绩上看,现在的国羽已经不处在以前动辄在公开赛上夺得3、4项冠军甚至包揽5金的状态。如果我们习惯还用几年前甚至是伦敦奥运周期时的思维去评价现在的话,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没有时效性也缺乏基础的。
里约奥运会后的几站公开赛,石宇奇、何冰娇、刘雨辰、李俊慧、陈清晨、贾一凡和郑思维几位小将连夺冠军,以最令人瞩目的速度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当时,他们还被冠以“小将”、“新生力量”等名衔,而现在他们都已经是队伍里的主力。这样的身份转变,伴随的是成长和成熟,也同样带来了压力。很多成绩彪炳的运动员都有经历过出道的惊艳、而后陷入低迷、最后实现蜕变的过程,这几位已经“贵为”主力的年轻球员,或多或少都在经历这样的阵痛。
陈雨菲和何冰娇分别在决赛和半决赛输给了戴资颖,分别夺得亚军和并列季军。但二人在这两站的比赛中战胜了几位世界前10的好手,陈雨菲连胜内维尔、山口茜和成池铉,何冰娇则赢了布桑兰和辛德胡,的确体现了女单组的进步。戴资颖在里约奥运会后达到了一流,且技术水平和临场发挥都相当稳定。平心而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一位女单都不具备在比赛中必胜戴资颖的能力和状态,尤其是在第二局后半段以及决胜局中的专注度和体能储备,戴资颖有着独特的优势。要两位20出头的年轻球员陈雨菲和何冰娇现在就找到突破战胜这位世界第一的方法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她们在这两站比赛中三次输给戴资颖并非不可接受。
并非要刻意掩盖成绩的不如意,而是发现问题远比着眼成绩要实际,带着问题进入备战会更有针对性。一年前的格拉斯哥世锦赛,刘成/张楠和陈清晨/贾一凡分别以8号种子和4号种子的身份完成夺冠,大赛的魅力就在于毫厘之间的细节就足以被放大,足以改变结果,而他们也正在努力地调整和冲击。
眼前的成绩的确不够好,但也不应让其限制了目标、希望和前进的动力。成绩从来不是通过想象得来的,敢想,更要敢做。
印尼公开赛冠军榜
男单冠军:桃田贤斗
女单冠军:戴资颖
男双冠军:苏卡姆约/吉迪恩
女双冠军:广田彩花/福岛由纪
混双冠军:阿玛德/纳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