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纵横

许海东:全年出口有望再次突破100万辆,但下半年不确定因素增多

作者:本刊记者/陈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上半年出口大幅增长。如果下半年延续此态势,全年出口将有望再次超过100万辆。但是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升级以及美国制裁伊朗的政策,出口形势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汽车纵横》:请问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方面的整体态势如何?

许海东:2018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延续去年全面复苏的良好态势,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市场需求持续回升,支撑了主要经济体的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同时中国品牌汽车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直接投资的海外工厂开始初显成效。受此影响,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商品出口持续保持增长。

2018年上半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汽车整车商品出口表现好于上年同期,1-6月份累计出口51.17万辆,同比增长29.39%。从上半年汽车整车商品出口量变化情况来看,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出口量较小,其余月份出口量均保持在7万台以上,同比增速在4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增速开始降低。

在2018年上半年,乘用车出口达到37.36万辆,同比增长36.96%,高于整体增速。商用车累计出口13.81万辆,同比增长12.56%。乘用车各车型中,基本型乘用车出口167,824台,同比增长21.12%,MPV出口5,750台,同比增长12.75%,SUV出口182,557台,同比增长61.46%,显著高于整体增速,交叉型乘用车出口17,461,同比增长8.84%。商用车中,客车共出口25,302台,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9.79%,货车共出口112,813,同比增长19.18%。

《汽车纵横》:从汽车出口国看,上半年出口的国别分布是怎样的?

许海东:根据中国汽车国际化联盟16家主要出口企业的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汽车整车商品TOP10的国家分别是伊朗、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地区、智利、泰国、美国、厄瓜多尔、秘鲁、埃及、俄罗斯和巴西。其中伊朗仍是我国汽车业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场,虽然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制裁,但目前还没有明显影响。而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出口中,上汽集团一共出口63317台,占比出口总量的92%。

《汽车纵横》:请问到目前为止,在整车出口方面有何特点?

许海东:从目前看,应该说是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如果下半年不出现特殊情况,全年整车出口有望再次超过100万辆。其次,上汽集团多点发力,成为最大的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上半年上汽集团出口超过11万台,增速达到99.54%,即使排除昂科威向美国本土的返销以及新赛欧大量向南美地区的销售,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在泰国上半即生产销售18,476台,开始在日资品牌固守的东南亚汽车市场打开缺口。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集团在今年上半年整车出口到英国5,453台,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批量向欧洲地区的出口,符合和达到了欧盟的汽车法规相关标准,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的重大突破。

第三便是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工厂初显成效。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工厂已经正常生产和销售,进入市场开拓和品牌塑造的关键时期。吉利在白俄罗斯的工厂开始正常生产,并利用独联体的相关自由贸易规则,进入俄罗斯市场,上半年销售到达3198台。上汽集团在泰国的本地化工厂初显成效,生产和销售都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些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的直接投资实践,将为其他中国品牌汽车的海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最后,如果从出口产品的结构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为1,863台,而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即达到了2,609台,半年出口即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表明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通过近几年的国内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产品竞争力,开始了向海外的快速发展,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汽车纵横》:正如您所说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那么对于全年的预期,您是怎么看的?

许海东:2018上半年,累计出口51.17万辆,同比增长29.39%,汽车整车商品出口增速表现好于上年同期。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我国汽车业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场,伊朗市场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多个中国车企已经在伊朗站稳脚跟,开始打造品牌,深耕伊朗市场。但随着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将伊朗汽车行业列入进行制裁的行业,下半年可能开始对涉伊的其他国家企业进行制裁,可能对中国汽车企业带来较大压力,最终影响下半年对伊朗的汽车出口。为此,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预计2018年下半年汽车整车商品出口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将有所下降。我们继续维持年初的出口预测结论,按协会统计口径,2018年出口预计将达到102万辆,同比增长约15% 。

《汽车纵横》:是什么原因致使伊朗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大的目标国?那么伊朗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怎样影响我们汽车生产企业的?

许海东:我们知道,以前伊朗汽车市场是法系车的天下,但是早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就开始制裁伊朗。所以,欧洲车企同样撤离了。这就留下了市场的空缺,再加上我们汽车企业在产品和营销服务网络上的自身的硬实力,形成了目前伊朗在中国汽车出口统计中最大市场的现实。

关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有好几个途径。首先就是零备件。我们出口到伊朗的车型中,有些关键零部件是由欧美公司生产的,这些零部件公司会通知生产企业整车不能销往伊朗,如果违反,将不再继续供货。另外,如果整车企业在伊朗有业务,那么如果这家企业再想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恐怕就没那么顺利了。更甚者,如果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你在世界其他地方做生意,美国还可能冻结企业在全球的美元流动,用金融手段加以控制。所以,汽车企业的国际业务也要通盘考虑,不能仅仅为了伊朗一个市场,偏废掉其他地区的发展。因此,随着制裁的深入,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尤为凸显。

《汽车纵横》:目前汽车出口领域有何趋势性变化?

许海东:应该说出口的模式还是有相当的变化的。中国的汽车企业从原来的单纯贸易模式正在向海外直接投资模式转变。在去年的统计数字中,KD散件组装模式已经占到了整体出口量的50%以上,今年观察还在延续这一势头。可以说,在未来本地化生产将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重要方式。目前看有上汽集团在泰国的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工厂;吉利在白俄罗斯的工厂;长城在俄罗斯的工厂和北汽在南非的工厂都是已经在运营当中。今后可能还有上汽集团在印度的工厂。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上汽集团正在与通用汽车谈判,收购其在印度的一个工厂。总之,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新能源汽车在出口也有明显增长。去年整体数字是2,609辆,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1863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今年全年的数字将大大超越去年的数字。如果看海关提供的数字,去年的出口量达到了10多万辆,当然他们统计的范畴还包括了低速电动车部分,而这一部分是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之内的。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电动汽车正在走向国际市场。究其原因,我想还是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品质与产品的丰富程度上都位居世界前列。而且,经过近几年的技术与产品大发展,我们的电动汽车从品类到性能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比如上汽集团、长安集团、奇瑞、吉利和北汽都有许多产品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再来看在国外市场,如果消费者要买电动车,产品选择不是很多。这就给中国的电动汽车留下了市场的机会。

《汽车纵横》:您认为目前,对于中国整车出口领域,我们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我们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深化工作?

许海东:首先核心任务是要提高产品竞争力。经过改革开放40年,应该说我们的汽车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自主品牌的车型已经具备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但是我们要走出去,就要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或是利用现有产品进行适应性开发。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当地消费者的习惯,符合当地的法规,进行针对当地地理和环境的产品开发。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建立方便的维修服务网点。汽车产品出口与家电出口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汽车产品即使不出质量问题,也需要在固定的间隔内进行维修保养。这样一来,我们的汽车企业就需要在出口国当地建立一套售后维修保养的体系,这里包括网点的布局、零备件的供给体系和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等等。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有效保证我们的汽车企业在当地的长足发展。

第三就是我们汽车企业的品牌力的问题。以前在国际上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中国货都是价廉物不美的产品:虽然便宜,但是质量却没有保证。因此这就给我们的汽车企业带来了自身产品品牌力塑造的课题。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周到服务的口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个方面是金融配套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国外消费信贷购车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涉及到商用车领域,购买的汽车本身就是生产工具,因此,贷款购车肯定是必然的。我们的金融企业需要在当地展开服务,为消费中国汽车的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刚才我也谈到了出口正在转向投资建厂模式。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的资金量极大,对金融服务也就更为迫切了。这些情况对金融企业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虽然国家的四大银行在世界各地都有业务,但是,对于具体的服务项目恐怕还要在当地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许可。因此,金融配套体系还需要金融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第五个问题就是企业长远战略与考核机制。汽车出口项目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总体考虑。汽车行业是一个大资金投入的领域,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目前,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考核工作都是每年进行的。如果有一项投资在短期内不能盈利,那么在年度考核中就会出现问题。这一届领导班子决策投入的资金可能几年内都看不到回报,这必然影响对他们的业绩考核。如果投资决策本身没有问题,就会造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局面。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还要建立起一套适应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考核机制。不过目前上海国资委对于上汽集团的考核已经有些突破,在此我们也呼吁国家层面的考核机制在走出去这个问题上有所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快在国际化布局的进程。

《汽车纵横》:如果我们立足当下,预想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汽车出口会是怎样的前景?

许海东:首先肯定是比较乐观的。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可以说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一些大企业海外生产和出口的数量可以占到自身产量的20%。我们还希望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多几家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甚至有两到三家能进到世界汽车工业前十强。第三,就是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一些先发优势,再加上国内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相信在这一领域会有更大的作为。第四就是我们也观察到合资企业也开始利用在中国的产能将产品出口的势头。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在这里有资金、人才和供应链的配套体系。最重要的是还有产能这个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大众汽车在考虑往东南亚出口、华晨宝马生产的1系已经返销德国。总之,我们很看好未来的发展。

 

国内政策丨国内

全球动态 |国际

名人名言|言论

升降时空|数字

中国车企征战海外市场

经济学家建言国有车企改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