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我们对很多传统佳节是有阴影的,它们往往都和长途跋涉、礼数周到、看无聊晚会、回答长辈问题以及分发血汗钱直接相关,道德情感包袱比较大,从技术上来说过起来也不简单。老节日好像历来追求意义,撒开了就让人傻吃傻乐的节日真的比较少。
所以不免还是让人感慨,是时候给传统节找一条欢脱一点的路了。怎么盘活?大家不妨开开脑洞。
千万不能再高冷了
如果传统节日也是一个行业的话,它应该和现在的很多行业一样,不创新就可能狗带吧。所以一些并不是太必要的包袱,能扔下就扔下。那些节日,能做成party的就做成party,能推出熊本熊一样的吉祥物的(注意是熊本熊不是喜羊羊)就推出,能卖萌的当然也可以卖把萌。如果重阳节能像故宫一样做个官微,画一些老爷爷老奶奶的歪脖子像,或者拿茱萸和枸杞做做对比扫盲,多少也能有点人气吧。
找鲜肉还有所谓的CP 分别为节日带盐
鹿晗说他为冬至日代言,李易峰说爱我就陪我过腊八,明家三兄弟说重阳节和我们一起插茱萸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粉丝的力量从来都能创造奇迹,再冷僻的节日都不用担心没人过了。
古装剧和古装游戏多装点墨水
《琅琊榜》火了后,不是有人把里面的服饰、食物和礼仪都考究了一遍么?如果下一部剧情好、颜值高、最好还有凯凯王的剧能多提几句传统节日,总会加深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吧?cosplay的时候连节日场景一同cos下来,也不是没可能。
外国节的萌点学起来
难得乐一次的借口
大概是遗传了外国人天生奔放的基因吧,你还能在洋节里做点奔放出格的事不是?在愚人节的时候捉弄领导或者试探女神,抑或是在万圣节那天假装胆小然后找心仪的小伙子一起参加主题活动。退一万步说了,如果你要叫一个活动范围长期在松江的朋友跑到浦东来聚一下,“一起来过万圣节啊”或许会比“我想你了”更能让他有动力。其实不少老节日也能延伸出新玩法嘛,比如乞巧节以前是跟织女求针线活技术,现在可以拓展到做甜点玩手作,跟进当下文艺流行趋势。
双11前的一个月,打开电脑连上互联网看到各种热闹的广告,全都红彤彤亮闪闪的,那真是有一种盛世的感觉啊对不对,再铁石心肠的人也很难做到无动于衷的。特别是当前,商家都怕流失了年轻消费者,抛出一些新奇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啥的节,正好也是图让大家开心开心。嗯,就跟从前过年这些商家想方设法卖年货一样,他们恨不得也把每个洋节做隆重了卖“节货”呢。虽说老节日更注重情怀,但周边产品也是要跟上来啊,就拿端午节香囊来说,除了中草药,还可以考虑和香奈儿娇兰爱马仕合作,推出点白桃梨花土耳其玫瑰味。
传统太重,不敢过度操作
传统多少总有一些文化重负。想要用羊角豆或者洋蓟这些看起来很酷炫的东西代替茱萸过重阳也许会被诟病不尊重习俗,自然也不敢开清明和中元节的玩笑,更别想着要拿这些节日来搞些创意了。不能变着花样地过节,节日晚会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宣传又是数十年来一成不变,久而久之,这些太过古老的节日,也就和年轻人产生了距离感。
习俗复杂了也不好办
“龙抬头”之前不能剪头发,上巳节姑娘要回娘家,寒食节要禁烟火吃凉的食物……听上去都是有趣的习俗,但“急国”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总不能在“龙抬头”之前顶着一堆杂草见客户,或者硬逼加班8天的广告文案用凉食果腹吧?无奈摊手,这些太过繁琐的习俗和节日,也只有搁一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