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信支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便捷,然而在使用中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微信转账时如果转错了人,而对方和你在真实生活中并不熟悉时,对方只要将你拉黑,这笔钱就很难要回来了。而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找网络平台或者通过法律维权也很困难。“那么,我的钱怎么才能追回来?”很多网友发问。
转错钱要求退钱被拉黑
近日,西安冷女士说,丈夫张先生是做汽车配件生意。8月23日下午,一个微信名为“收购二手车183XXXX8710”的陌生人申请微信好友,通过后,对方问了一句“有没有喷油嘴清洗剂”,张先生回复称“有货”。而恰在此时,一个供货商通过微信催款,张先生随即通过微信转款1330元钱,不料,因为刚与那个陌生人聊过,不经意点到那个陌生人的对话框,1330元钱直接转给对方。发现转错,张先生赶紧按微信名上的电话打过去说明情况。第一次打电话对方还接,但说手机不是他自己的,是拣的。随后再打,对方关机,微信也被拉黑。
另一起案例中,损失更加严重。8月20日晚,住在西安凤城一路的李先生被一个头像为女性、网名为“~甜”的陌生人申请加微信好友。李先生说,8月21日上午,他给女朋友转钱,结果错点了“~甜”的头像,将本要转给女友的13000元钱分两笔转给对方。几分钟后,李先生发现转错,急忙给“~甜”发消息要求退还,约1小时后,对方回应,称自己不点收钱,等24小时后自动退还给李先生。而后,为保险起见,李先生多次提出自己急用钱恳求对方点退还,但对方无回应。8月22日早上,在距离自动退还剩下两个多小时的时候,对方突然收了钱,后来把他拉黑。
多方求助无奈进入死循环
事发后,冷女士拨打了110报警,但110接警员听完情况表示,错转钱的事是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他们管不了,让打市民服务热线12345试试,但打过去得到的答复是,他们没有这个权限,也不管。冷女士还向腾讯110进行了反映,但接到的回复却是举报不成立,建议冷女士私下协商或报警处理。
李先生发现自己被拉黑后也报了警,但民警表示这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无法立案调查,建议他去法院起诉。“法院那边我打电话问了一个朋友,朋友说我不知道对方收款人的具体姓名,同样也无法立案。”李先生也曾联系微信方面,要求查询对方真实身份姓名,但微信方表示他们要保护用户隐私,该类查询需司法部门持文件方可进行。至此,李先生已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追回转错的13000元。
记者随同李先生赶到其所在辖区的公安经开分局凤城路派出所,讲明情况后,民警再次明确他们不能提供任何实质的帮助,因为属于民事关系,不属于案件无法立案。建议李先生去找微信协调,或到法院起诉。而后,李先生再次联系其在法院的一名朋友,回复如初。
平台应建立更完善的保障机制
记者搜索发现,因自己失误将钱转给他人被拉黑无法要回的案例近年来屡有发生。
针对有用户转账转错人后“求助无门”的现状,有专家认为,移动支付平台作为信息掌握者,应该给用户开辟受助的机制。当个人不能协商解决时,平台应从中调解。
安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龚先生认为,目前微信的转账默认选择为实时到账,该种方式难以全面避免风险,建议一些平台参考采用一定额度内默认实时到账、超出额度延时到账的机制,给予用户更完善的保障机制。或者在转账超过一定额度时,强制用户输入身份确认信息,例如手动输入收款方的“姓”,或者补齐收款方名字等。龚先生还提到,即便转款操作人有过错,但不当得利人拒还他人财物,有损社会诚信和道德,警方和法院等也应当在接到求助时尽量提供帮助,从而维护社会的公义和诚信。
可起诉微信获取对方真实身份
“对于收款人来说,这笔‘飞来横财’属于不当得利。”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余伟安律师表示,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如果发现微信转账有误,事主应该及时联系对方,说明情况,要求对方退还,对方负有返还的义务,损失方及时与对方沟通,沟通不成,可起诉对方。”余伟安说,这一法律关系并不构成侵占罪罪名,当事人由于自己的失误操作主动将钱打给他人,法理上讲,也应当负有一定责任。该法律关系不属于警方规范范畴,但当事人可向警方求助。当事人应首先采集证据,包括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被告信息不确定的,就需要法院开一个协助调查函,让微信公司调查收款人的相关信息,查到收款人的身份地址,法院审查之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会受理案件。
余伟安表示,微信平台不提供对方真实信息,是出于对客户隐私的保护,可以理解。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信息掌握者和商业服务公司,应更多地考虑用户体验,维护用户合法利益。当事人也可以起诉微信,要求告知对方的真实身份。然后再起诉对方,要求返回不当得利。
余伟安说,微信转账虽然方便,但是转账前一定要确认好对方身份,免得错转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损失。一旦发生转账错误,当事人应当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转账凭证、报案回执、对方身份信息等。如果涉及金额较大,为防止对方挪用或挥霍,可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以保障财产安全和最大化减少损失。
□8月26日《华商报》杨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