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传福看来,开放、融合是全球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封闭到开放的变化,正是汽车行业从汽车制造向出行解决方案转变的前提。
第一部
“开放+融合”
智能手机仅仅有十几个传感器,却衍生出了千万级的APP应用,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汽车却是信息的孤岛。
在汽车“新四化”中,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条件、智能化是关键、共享化是趋势。拥有电动车技术先发优势的比亚迪,开始发力智能网联技术。
比亚迪全新一代唐除了高颜值与高性能外,其搭载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是该车最大的亮点。
行业内很多公司的车联网系统往往只开放车载信息系统,而比亚迪几乎开放了汽车所有的传感器,总计341个和66项控制权,它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多维的开放平台。“这将会衍生出一个庞大的汽车生态,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机将共同构成Di生态,完美兼容全球应用。”
从最初的垂直整合到如今的“开放+融合”,比亚迪迈入了“以电动化、立体化和智能化一体”的3.0时代。
第二部
实现规模化增长
开放汽车所有的传感器和控制权,对任何一家汽车企业而言都不是小事。业内人士普遍人为,在车联网、智能驾驶领域,传统汽车企业往往比造车新势力更强调安全性,因此走得更慢,而底层架构不开放,对IT企业开发车联网、智能驾驶技术有很大的困难,但这部分技术几乎没有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愿意开放,因为这被看作汽车企业的“核心”。
但比亚迪率先开放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十几年的时间做成全球知名企业,不得不说,多数都是以“平台思维”运营,实现开放、共享、共赢。这个逻辑给了王传福很大的启发,汽车企业为什么不能采取这种思路呢?
比亚迪的开放,不仅体现在车联网技术上,也包括零部件方面。7月5日,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设立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并联合各自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网、共享出行等领域资源,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
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很早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但是现在谈到新能源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的知名度、市场份额超过了比亚迪。现在比亚迪要夺回“失地”。
2017年底,比亚迪迎来了23岁生日,彼时董事长王传福放出狠话——比亚迪要在2025年达到万亿元营收。
数据显示,2017年比亚迪全年营收为1059.15亿元,8年时间迈向万亿营收企业,或许在王传福看来,只有通过开放体系才能让比亚迪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