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草草
摩登天空杂志等媒体的长期撰稿人,现在柏林读哲学。2017年创纪录地看了91场音乐演出,其中还不包括柏林爱乐的古典音乐会和各家夜店的现场演出。
一切都是值得的
Glastonbury音乐节的官方名称是“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Glastonbury Festival),“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艺术节”——官方宣传是这么写的。
作为一个每年要自掏腰包看七八十场演出的music core-user(狂热的音乐消费者),在我心目中,有着超强阵容的Glastonbury始终是地球上最棒的音乐节,抢票困难,住宿麻烦,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我要前往的决心。2016年10月,我和小伙伴贾老师、小彭分别守候在香港与柏林两地,严阵以待,最终幸运地抢到了2017年Glastonbury音乐节的门票和官方营地帐篷。然而,到了6月,我因故没能及时拿到英国签证,小伙伴们已经飞到伦敦,等待音乐节的官方巴士接他们前往沃西农场(Worthy Farm),我却还在柏林的家里干着急。
6月24日下午,签证终于快递到我手中,而音乐节将于25日正式开始,当晚压轴的乐队是我的真爱——Radiohead。我打开电脑,花10分钟买了一张从柏林飞往布里斯托的机票,到了机场,航班居然因为超售已经满员!我直奔销售柜台又买了25日早上第一班从柏林中转布鲁塞尔飞布里斯托的机票,万万没想到,飞机延迟起飞,我在布鲁塞尔没赶上衔接航班,被改签到下午4点起飞,在布里斯托落地已是傍晚6点多。接着又是一路颠簸,机场大巴,乡间大巴,最后干脆斥巨资打车,站在沃西农场门口时正好9点整,而Radiohead的演出是9点半。我扛起行李狂奔,一路问人:“金字塔舞台怎么走?”一个穿着夹脚拖鞋的哥们儿同情地说:“你完全不知道现在金字塔舞台前面有多少人吧?”9点一刻,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金字塔舞台,我知道,绝不能扛着行李去看演出,于是找到距离最近的一个慈善组织的帐篷,和在里面工作的小姐姐说明情况,她二话不说就答应帮我保管行李。
舞台前人山人海,我心一横,开始从边缘往里挤,我的小伙伴们在第四排……仗着脸皮厚,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被骂,一路道歉,我的手终于拍到了贾老师的肩膀,那一刻,疲惫突然潮水般涌了上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贾老师说话了:“你肩膀能不能借我靠一下?我守着这个位置站了一天,快晕倒了!”原来,他和小彭知道我在拼命赶路,从中午开始就坚守在舞台前排没挪过窝,小彭,一个花一样的女孩子,硬是靠纸尿裤扛了下来,没舍得去一趟厕所。
满天繁星中,Radiohead亮相了,当Thom Yorke 开口哼唱Daydreaming的第一个音,我的眼泪奔涌而出,感觉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adiohead十分重视这次音乐节,接连两次返场,唱的都是忠实乐迷心尖上的名曲——No Surprises,2+2=5,Fake Plastic Trees……第二次返场,Lotus Flowers、Creep和Karma Police世纪金曲三连击,舞台前的人群全体失控,我前面的一个小哥失声尖叫、狂吼,我所有的疲惫都消散殆尽,跟着喃喃地唱:“I'm a creep, I'm a weirdo. What the hell I'm doing here?”后来看到音乐节现场录制的官方视频,唱到Creep这首歌时,居然在观众席上瞥见了自己已经哭花的一张迷妹脸。
音乐天堂与“美食地狱”
演出结束,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脚步沉重,毕竟这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贾老师带我浏览了音乐节的食品和商店区,别的音乐节无非就是有一堆小吃摊围出几个圈子,让人走过路过时随便吃一点儿,而Glastonbury的食品区是直接辟出了几条街,汉堡、披萨、意面、香肠、薯条、简版中餐、墨西哥卷饼、中东小吃falafel……应有尽有,什么热量高卖什么,什么做起来快卖什么。酒必定是怎么喝都不够的,买酒永远要排队,我看到不少英国人干脆自己从家里扛来了一桶桶啤酒或威士忌。
穿得花枝招展的人们坐在草地上、躺在长凳上,以被彩灯装点得五颜六色的小木屋、小帐篷、小推车为背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还不时吼上几首歌,直到天亮。
我已经顾不得在乎形象,往地上一坐就开始啃一根煮玉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在此次音乐节上吃到的最美味的东西了,英国“美食地狱”的封号名不虚传,这里提供的大部分食物都是高油高盐,补充能量不含糊,其他的就别奢求了。作为一个在吃这件事上勇于尝试的中国人,待在音乐节的3天里,我吃了各种意面、中餐和古怪的天妇罗,还有一个自称是“全农场最棒、Sir Paul(指披头士乐队的Paul McCartney,摊位上竖着他的画像)亲自鉴定过”的芝士汉堡,结果咬第一口我就差点吐了。官方的宿营地在山上,爬了好一阵石阶才到。我们抢到的帐篷不算好,基本相当于睡在垫了防雨布的草地上,虽然我们也准备了防潮垫和睡袋,但在飘落冷雨的夜晚还是被冻得够呛。
入睡时已是凌晨两三点,但早上6点半,我还是以惊人的毅力爬了起来,排队洗澡——官方营地有一个简陋的大棚澡堂,7点开门。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带了全套的洗澡、洗衣装备,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音乐节常客。洗浴间是一个个没有门的小隔间,地上铺着铁丝架子,水会通过缝隙流走。
不仅可以听,还可以逛
第二天,我抽时间体会了一下Glastonbury在音乐之外的一面。音乐节的商店区店铺林立,什么都卖:能让人全身发光的小灯、用来凹造型的带亮片的夹克、雨靴和配套的长筒袜、帐篷、有机食物、手工艺品、官方明信片,以及各种你能想到的日用品。理论上说,你可以两手空空地来,需要什么都可以就地现买,路上还有志愿者派发免费地图和防晒霜。这里还有茶室、冰淇淋车和儿童乐园,提供泰式按摩,可以做瑜伽,兴致来了还可以去GetFab理发店洗个头、做个造型。也有人来音乐节根本不看演出,就是专门在这里逛上一天。
从商店区到演出区,沿途都能看到人们自己动手搭的帐篷,有些手法相当专业,结实得像个小房子似的;有些是几个帐篷连体而立,极有气势;还有些基本就是几根杆子上支了块防雨布。最豪华的是一种叫做tipi的帐篷,全白色,由几根巨大的原木交叠支撑起来,高4—6米,里面铺着毯子,十分讲究,晚上帐篷前面会支起篝火,人们围坐在旁边喝酒聊天。
往金字塔舞台的方向走,一片名为“香格里拉”的区域有各种各样的酒吧和夜店,是“蹦迪胜地”。音乐节上总有很多人穿着带有某个乐队标志的T恤,遇到同好就上前击个掌,闲聊两句。比起这样的常规服饰,更常撞见的是各种个性装扮,朋克装、牛仔服、皮衣皮裙都不稀奇,用颜料和亮片装点脸部、在脸上涂写所爱乐队的名字也可以说是“标配”。我看英国摇滚乐队Alt-J的演出时,脑袋上顶了一串小灯站在第一排,大屏幕拍到我,闪闪发光,但是在“香格里拉”走一走,这样“发光”的女孩子一抓大把,在Glastonbury想要穿出位真是太难了。不过大家在着装上也有共识,就是脚上都老老实实穿着雨靴——这个场地一下雨就会变成泥潭。
过了“香格里拉”,有一个小舞台The Park,昨天晚上我们在金字塔舞台看Radiohead时,美国的The Flaming Lips就在这里演出。接下来是一片大草地,装置艺术、灯光艺术作品遍地。之后又是两个舞台——West Holts和Other Stage,在后来的演出中,我站在Other Stage的第一排,看到了解散前的Wild Beasts,还跟着Liam Gallagher合唱Wonderwall 和 Don't Look Back In Anger,大卫·贝克汉姆也来看了Liam的这场演出,戴了一个绒线帽,站在舞台侧翼的楼上冲大家挥手,引起一片人浪和尖叫。
举办过无数史诗级演出的金字塔舞台位于沃西农场的中心,从这里沿大道继续上山,是一个以英国传奇电台DJ John Peel的名字命名的舞台。听说这里第二天下午会有一场秘密演出,我们拼死拼活挤了进去,最终等到的神秘嘉宾是美国的The Killers,那会儿他们的新专辑还没发布。
Tips
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Glastonbury Festival)
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音乐节、表演艺术节,始创于1970年,2000年后每一届的参与人数都接近20万。音乐节一般每年6月底举办,地点是英格兰西南部萨默塞特郡的沃西农场,位于两个小村庄皮尔顿(Pilton)和派尔(Pylle)之间。音乐节每隔5年会暂停一次,类似于“休耕”,主办方借此给自己、给当地村民和不堪重负的土地都放一个大假。2018年恰好赶上“休耕年”,这样也好,2019年的狂欢,乐迷们可以好好地从长计议。详情可查询音乐节官网:www.glastonburyfestivals.co.uk。
CNT对话
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想看心仪的音乐节怎么办?
努力工作呗,像我就是拼命写稿赚稿费。何况,去一趟音乐节,比女生买名牌包包、男生买限量版球鞋或是游戏机配件要便宜多了,我去Glastonbury音乐节,连签证带机票,吃住玩加上买了一大堆乐队的T恤,总共花了不到一万元人民币。
怎么完成一年91场、平均4天看一场演出的壮举?
首先你得身处一个演出密集的城市。感谢柏林,几乎所有乐队的欧洲巡演都不会错过柏林,有时候甚至会一年来好几次。整理自己一年到头看过的演出,按照日期列下来,心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反正今年之后可以说,摇滚圈我没看过的“爱豆”寥寥无几,就算有,我也把明年的票买好了。
“舒服的音乐节”真的存在吗
音乐节的最后一天,看完London Grammar和Goldfrapp的演出之后,我们一路上山下坡,赶到金字塔舞台看Ed Sheeran的闭幕演出,最后一场了,主办方总会准备一些惊喜。
前段时间看电影《BJ单身日记:好孕当头》,其中有一幕是女主角和朋友一起到Glastonbury音乐节散心,Ed Sheeran在其中本色客串,当时我就确定,这位英国最会挣钱、霸榜的流行小天王一定会来今年的音乐节,电影上映,配合新专辑《÷》的发行,这场收官大戏不能更吸引流量了。
Ed在英国的号召力确实不同凡响。和很多天王天后浮夸的舞台制作不同,他真的就是靠一个人一把吉他嗨翻全场,因为他的歌实在太流行太洗脑,几乎所有观众都能手舞足蹈地跟着唱。不少英国的大爷大妈,前几天都是带一个充气沙发往舞台前的山坡上一搁,身边摆一圈啤酒,悠哉悠哉地坐上一整天,除了上厕所根本不带动弹的,此时此刻也全部站了起来,激动地跟着高歌:“I'm in love with your body!”年轻人就更不在话下,一句词儿都不带落下的。后来这场演出被剪辑进Ed Sheeran的最新纪录片Songwriter,我在柏林电影节上看到这部分影像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热情洋溢的时刻,心中无限怀念。
演出结束,不少人开始收拾行李打算连夜撤退,虽然我们也精疲力竭,但舍不得就这样告别,打算再去蹦个迪。Arcadia是一个露天蹦迪舞台,DJ打碟的地方做成了巨型钢铁蜘蛛的模样,而且还会喷火,在小风阵阵的晚上,谁见了都心里暖暖地想跟着蹦起来。
蹦完迪,我们又去了音乐节的电影院。当晚放映的是最新的《异形》《青春年少》《摇滚芭比》等影片,约翰尼·德普和大卫·贝克汉姆还去了两个电影放映会做嘉宾。
我有个朋友,也是音乐节的爱好者。他认为,Glastonbury既然是世界上最棒的音乐节,就应该留到最后才去。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个逻辑,特别是已经去过一次之后,我愈发坚信,Glastonbury无愧于“世界第一”的头衔,所以应该年年都去!
在我看来,Glastonbury是世界上最理想的音乐节,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喜爱的乐队和喜欢的消遣方式,而没有过多互联网的干扰。或许,这是因为我对音乐节的舒适度要求不高吧,不过,真的存在所谓“舒服的音乐节”吗?音乐节不就意味着和成千上万的人在泥地里挤在一起,比拼毅力,考验膀胱,看老天爷脸色……只为了尽量离自己喜欢的音乐人近一些吗?千山万水地跋涉,或者睡帐篷,都是音乐节体验的一部分,没什么好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