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林区经营面积405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森工局。她所在的珲春市,历史悠久,区位独特,山水秀美,风光旖旎。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满族的祖先肃慎族在此繁衍生息,唐朝时渤海国曾迁都至此,当时,海上交通也相当发达,从珲春经图们江可进入日本海,素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珲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处祖国东北边陲,被称为“大东胜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彭局挂牌仪式 清晨,美丽的森林山迎来了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徐徐的海风送来了阵阵花香,在这素有“天开芳野隔凡尘”的广袤林海中,虎乡愈加展现出她独特而神秘的魅力。
虎乡之所以成为虎乡,她的背后是两代珲春林业人,五届班子的坚守和珲林人20年的辛勤耕耘、默默守护。
虎啸山林只为天道酬勤,是珲林保护者们,用执着的誓言和行动保护着野生东北虎、豹的安居,用智慧和果敢续写着野生东北虎、豹在珲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繁衍和生息,精彩演绎着东北虎、豹“守护神”一幕幕传奇。
希望的土地
中国人喜欢虎,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藏龙卧虎”、“如虎添翼”、“将门虎子”、“虎虎有生气”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
虎文化虽千百年生生不息,然而野生老虎却踪迹难觅。
中国的境内,上世纪曾经生活过华南虎、印度支那虎、西伯利亚虎3个虎亚种。由于印度支那虎的活动区域是国家边界处的偏远森林,所以人们对它们在野外的生活状况了解不多,我国境内至今没有确实的印度支那虎种群活动记录。而随着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华南虎野生种群的存在。中国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一手炮制并因此获刑2年6个月的“假华南虎照片事件”,更是给关注中国野生虎生存的人们以沉重的一击。
中国还有野生老虎吗?在哪里呢?国内外保护专家、学者、林业工作者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到了东北,这里是西伯利亚虎(中国叫东北虎)在中国还存在野生种群的最后希望。
1998年,中俄美三国专家在美国渔与野生动物组织的资助下在中国东北做了一次大规模虎豹专项调查。
东北三省,中国最后一个朝代大清王朝满族人的龙兴之地,封禁了近300年的皇家御苑,有着中国最广阔的森林资源。然而,曾经的一望无际的千里茫茫林海,在日寇14年的铁蹄践踏和疯狂掠夺下,早已风光不再。加之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林木资源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原本寂静的森林被人们热闹的生产生活所取代。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很少看到野生东北虎、豹的身影了。即使当年虎啸豹吟司空见惯的长白山区,也已经有很多年东北虎、豹杳无踪迹了。山林间回荡的,不是虎啸豹吟,而是东北虎、豹的传说;人们眼前闪现的,不是东北虎、豹的英姿,而是影视作品里虎、豹的影像。
中外专家组踏遍了东北林区的山山水水,最后幸运的在珲春林区发现了3-5只东北虎和2-4只豹的足迹。美国著名虎豹学者戴尔·米奎尔不无忧虑地说:“在中国可能已经没有繁殖定居的虎豹独立种群了”。
可以想象,对中外的虎豹专家来讲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绝望!
然而,正如乐观的人们总是看见困难后面的积极和希望,悲观的人却只看见问题后面的危机和沮丧一样。
当这不好的消息传到了珲春林业局时,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全国最年轻的建局只有四年的林业局里,带给了局班子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无比的振奋和希冀。原来中国还有野生虎豹的踪迹,原来珲春林区这个连接俄罗斯和日本海的狭长地带竟是如此的特殊和关键。一时间,珲林人让虎豹回家的责任和使命感空前的苏醒和爆发了。
野生东北虎豹能回家吗?种群在中国恢复有希望吗?珲春林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虎豹仅存的踪迹这“星星之火”能变成虎豹笑傲山林的“燎原之势”吗?
岁月荏苒,山川更美,珲林人用20年的时间做出了证明,给出了答案。
如今,监测到东北虎、豹的日常活动已经成为珲春林区“新常态”。虎豹回家的梦想成真了,东北虎、豹重新笑傲大东⋯⋯
吉林省2015年监测数据表明,全省东北虎、豹数量已达到27只和42只。而2018年春节前夕,珲春林业局最新监测数据表明,珲春林区已监测到东北虎27只,东北豹33只,东北虎家族4个,东北豹家族2个。珲春林区是我国野生东北虎、豹分布数量与密度最高的地区。随着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珲春林区作为虎豹公园核心区的繁衍基地和生态廊道功能日益凸显。
使命的召唤
循着绿色的召唤,走进珲春林区,在每一个珲林人身上,你会发现一种特质,这是对虎豹保护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奉献,这是一代接着一代实现虎豹回家安居梦想的不懈定力,这是对生态文明的真正感悟和理解。
在珲春林区,人们喜欢讲使命和担当,这种精神浸润到了骨子里、行动上⋯⋯
1998年中国野生虎豹生存的希望火花,珲林人用近3年的时间把它变成了圆梦的种子⋯⋯
无数次不眠之夜,几十次邀请专家研讨,十余次修改可行性报告,为了加大珲春林区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的保护、恢复力度,逐步开辟一条东北虎的回家之路,珲春林业局前瞻性地提出了成立以国际濒危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划总面积为88913公顷。2001年10月得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2001年12月22日,是珲春林业保护工作者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保护区,在未来的17年里,不仅点亮了东北虎的回家之路,还为中国第一个虎豹国家公园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珲林人的使命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时,珲春林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大环境下,珲春市1992年获批的边境口岸城市建设急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资源危困的林业企业正面临严重经济危机,急于寻找新的出路和经济增长点;同时,几万林业工人和林区农民则殷切地盼望着从温饱走向小康。
保护区内虽然不再进行采伐作业了,但林下资源还要搞承包创收,每一条稍大的沟系都常年驻有林副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产生着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地方经济建设也曾要求保护区让步。保护区范围大多与驻军边防部队的“边境管理区”重合,保护区管理局正常的科研管理活动常常受到限制。特别是保护区内还有 14055公顷集体林、5109公顷农田,有数万头散放饲养的家畜,有大小18个村庄4381名农民;周边还有6个乡镇大约3万多人要经常进入东北虎分布区域从事种植、养殖、采集等生产经营活动。
更大的困难来自于管理体制,当时的保护局面临着“五无”状态,没有资金来源、没有专业人员、没有办公地点、没有保护设备、没有执法权限,有的只是保护局的名称、虎豹回家的梦想和沉甸甸的责任,一切都要依靠珲春林业局自己想办法。
但这些并没有削弱珲林人的决心,他们之间的多数人已经把自己的梦想同东北虎、豹的梦想联系在了一起。誓言无声,忠诚永恒,哪怕一切从头开始也要用几代人的艰辛和汗水让东北虎豹——王者归来。珲林人坚信通过努力坚持、奋力拼搏、不断进取,就会迎来属于自己和东北虎、豹共同的美好未来。
没有资金来源,珲春林业局就从企业经营资金中千方百计去“挤”,全局过紧日子;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就请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邀请国外专家进行手把手的教,从足迹的识别、测量、拍摄到毛发和粪便的采集一样都不能少;没有办公地点,就把机关各处部室人员合并,硬是腾出了一层办公楼;没有野外巡护装备,就用自己的双腿和盗猎份子的汽车轮子赛跑。餐风露宿成了家常便饭,顶风冒雪更是习以为常;没有执法权限,就清山清套和保护宣传双管齐下,全力扩大保护区的影响。
就这样,一群当时月收入只有300多元的林业保护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东北虎豹保护这项神圣的事业。每天,他们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野外服装和午饭,要徒步奔走于东北虎分布的崇山峻岭、林海雪原之间。在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要把罪恶的威胁虎豹生存的钢丝套子彻底铲除,给野生虎豹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园,让东北虎、豹早日回家。
每当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保护局的老人儿都会热泪盈眶⋯⋯
2001年12月,分水岭村村民刘锡元家的马被野生东北虎咬死,为了不激化人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在相关补偿政策没有出台的情况下,保护区管理局派出4名工作人员给他送去500元慰问金。但在返程的途中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这4名工作人员被困到塔子沟村修路工人的家中一困就是6天,直到珲春林业局派出清雪铲车打通道路才将他们营救回珲春。
2003年1月23日,珲春闹枝沟附近的一批马被东北虎咬死,保护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把仅有的2台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赞助的红外线照相机架设上,成功地拍摄到了中国第一张野生东北虎咬食家畜的照片。
2003年,为了做好保护区的勘界立桩工作,提醒社区居民不要擅自进入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极度缺少运输工具的条件下,用2个月的时间,愣是马拉人扛把保护区150余公里外围边界树立起显著的标桩。
2004年6月28日,保护区管理局在春化镇举行“虎豹伤害家畜经济补助兑现仪式”,使用荷兰老虎基金会提供的 7365美元资金,为杨建军等29名农民兑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补助款。
国际虎豹保护组织的基金尽管微薄,但也无异于“雪中送炭”,为虎豹伤害家畜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民提供经济补助,有效缓解了人虎矛盾,村民主动报告虎豹活动信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2004年,保护区管理局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合作,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屯聘任了7名“农民协管员”,开始探索新的社区共管之路。
随着珲春保护区工作的不断深入,珲林人资金、人员、设备设施压力也越来越大。珲林人认识到,要想做好东北虎、豹保护,必须进一步提高珲春虎豹保护区的知名度,必须进一步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珲林人把目光聚焦到了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
从2002年开始,又是一个3年。如果时光倒流,人们还会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加快虎豹保护区晋升国家级的步伐,他们拿出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老人过世不能守在身边,携带着《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和《晋升国家级保护区申请报告》,乘坐着平均时速只有五六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多次往返于珲春——延吉——长春——北京的路途上。饿了、渴了垫一口面包、矿泉水,累了、困了蜷缩在火车椅子上眯一会儿。
2005年5月,当得知珲春保护局的晋升工作已经顺利通过在国家环保部组织的最终评审时,在北京苦苦等了两个月的工作人员和家里夜不能寐的领导,都激动地抱在一起说不出话,泪水霎那间夺眶而出⋯⋯
又是3年一个轮回,那粒中国东北虎、豹回家的种子终于在珲春林业人的精心呵护下,破土而出,长出了鲜嫩的小芽⋯⋯
珲林人不仅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以国际濒危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成功创造了被当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大会表扬的“珲春速度”。
虎豹回家
让虎豹回家,珲林人心无旁骛;让虎豹回家,珲林人一切舍得;让虎豹回家,珲林人坚守初心。为了更好地做到虎进人退,珲林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据不完全统计,珲春林业局为东北虎、豹保护累计投入自有资金超过了5000万元,木材生产、项目建设、沟系开发等为虎豹保护让路,间接损失超过了4000万元。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晋升成功,使珲春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了更多支持和重视。同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也扩大到了108700公顷,相当于整个珲春国有林区的1/4。2005年、2009年,国家林业局两次批复2098万元用于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吉林省财政同步补贴846万元。保护区管理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监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文化宣传等基础管理工作迅猛发展。
为加快东北虎、豹回家进程,吉林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全省全面禁猎,并大力开展清山清套专项行动;修复东北虎迁徙扩散廊道,解决保护地碎片化问题;整合撤并国有林场,释放野生动物活动空间;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打造野生动物的生态空间;实施损害补偿制度,缓解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监测科研水平;注重社会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保护氛围。这一系列措施,使珲春林区整个保护工作全面提速,东北虎、豹回家的脚步变得铿锵有力。
多年来,珲林的保护者们为了东北虎、豹保护这项神圣的事业,为了守护东北虎豹回归廊道和珲春林区这片虎豹种群繁衍基地,翻遍了保护区108700公顷的崇山峻岭,踏遍了410公里了无人烟的中俄朝边境线。
工作人员曾粗略计算过,2008年数字巡护系统启动前,珲林保护工作者的巡护清山里程将近60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2008年4月以后,珲春保护区开展了MIST和SMART巡护系统的试点工作,已完成巡护1532次,巡护里程17.8万公里。
为了确保虎豹栖息地的安全,珲林每年都和森林公安局、森林武警珲春大队、驻军边防部队、市林业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等一道开展多次大型清山清套专项行动,共清缴夹子、套子等非法猎捕工具17600多个,有效地遏制和震慑了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护局还积极联合公安、工商、边防部队等管理部门,对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可能经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场所进行常态化检查,切断野生动物的销售渠道,共查破刑事案件30余起,刑事拘留30余人。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珲林积极利用国际湿地日、爱鸟周、世界老虎日、地球日、野生动植物宣传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相关纪念日,开展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常态化宣传。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市区、街道、乡镇、村屯,发放虎豹宣传年画、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单和手册,走进一些特殊村民的田间炕头,做普法宣传和教育、感化、引导工作。还在珲春市设立了9所生态保护特色学校,并连续开展了15届“生态环境杯”作文竞赛,收到了“教育一代人、带动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效果。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珲春林业东北虎、豹保护的小小萌芽已悄然开花绽放⋯⋯
渐渐地,高贵美丽的东北虎、豹回来了。寂静的森林又有了生机。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东北虎、豹离去时的背影苍凉悲壮,二十年的艰苦努力,铺就了王者的归家之路。
珲春林区2010年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长年生活在辖区的东北虎、豹达到了5-7只和4-6只,2012年就上升到了9-10只和8-9只。虎、豹归来的脚步明显在加快。而一只东北虎的活动范围雌虎需要400平方公里,雄虎需要1000平方公里。珲春林区108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4050平方公里的全林区,已远远放不下众多回家的东北虎、豹。2010年以后,汪清林业局、黄泥河林业局、天桥岭林业局广大林区相继发现了东北虎、豹。2014年12月,在距离吉林市市区不足20km的金珠林场发现东北虎足迹,这是目前记录到东北虎分布的最西端,这说明一个由珲春林区起源的稳定的、逐渐向长白山腹地迁移扩散的东北虎、豹种群已经形成。
然而,王者的回归,同样意味着珲林保护工作者不止要继续付出艰辛和汗水,还要随时面临更大的危险和考验。
东北虎、豹都是旗舰物种,其种群数量的增加,不仅说明适宜东北虎、东北豹生存栖息环境得到了极大恢复和改善,也说明珲春林区虎、豹食物链的充足和丰富。东北虎、豹、黑熊、棕熊等大型猛兽已经遍布珲春整个林区,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监测和巡护队员的安全。
2012年12月,吉林省林业厅组织省林科院和珲春保护区专家开展豹专项调查,发现8-9只豹足迹。但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吉林省林科院孔维尧博士因山势陡峭从半山坡跌落,他身边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立刻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将孔维尧扑到,用身体死死压住他,才没有跌落山谷,捡回了一条命。
2013年8月,两名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更换红外线相机电池时,发现距他们约15米的草丛中,老虎按照他们行走的频率,边走边停。虽然在极度的危险里,他俩始终没有燃放手中的火焰信号弹,冒着生命危险与老虎彼此走走停停,终于更换好相机卡和电池,结果拍到了这只老虎珍贵的照片。
2016年7月,珲春马川子乡依力南沟频繁发现有1只老虎在村庄附近活动。为了给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工作人员连续2个多月持续跟踪着这只老虎的踪迹,4次和它面对面相遇,最近的距离仅为3.5米,被媒体和村民称为“拼命三郎”。
最为危险的是2017年12月18日,谁都没有料到在寂静的森林中却充斥着恐怖的杀机。一个为了保护幼崽的成年雌虎悄然向珲春保护区科研工作者接近。正在聚精会神地测量、记录和拍照的科研人员忽然听到一声低沉的吼声,举目望去,恍然间一个身影在眼前一晃消失在茂密的丛林里。他们本能地掏出了喷火桶环顾四周,一步步地向那个出现身影的地方靠近,试图一探究竟。走到近前发现一串刚刚走过的东北虎足迹链,横向切断了他们跟踪老虎的路径。根据以往的经验,东北虎出现这种行走方式是在向人们发出强烈的警告,再往前靠,就会立即向人类发起攻击。于是,几个人果断地决定停止跟踪工作,沿着这只发出警告的东北虎足迹逆向行走,逐步脱离险境。结果,没有走出200米,就发现了这只雌虎带着3只幼虎活动的足迹。原来,这只老虎远远地就发现了人类,并围着科研小分队走出了一条弧线,发觉人类还要继续向前的时候,断然在前方发出警告。
这些其实只是珲林保护者的工作常态,深入珲春林区采访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编导周伟曾不无感慨地说:“你们是真正的生态卫士,是林业保护特种兵”。
就是这支保护队伍,多年来共监测到区内常见的野生植物有59目119科314属537种;野生动物有34目77科183属316种。其中监测到野生东北虎、豹活动信息近千次,多次成功拍摄到野生东北虎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创下了用红外摄像机拍摄到中国第一张野生东北虎户外照片、第一组东北虎单体活动视频、第一组东北虎雌虎带幼虎活动视频、第一组亚成体虎家族活动视频和中国东北豹幼崽成功救助放生等十余个第一,还监测到了中华秋沙鸭、梅花鹿、丹顶鹤等几十种珍惜野生动物的活动踪迹。
他们还累计监测了60多种,200余万只湿地鸟类在敬信湿地安全迁徙,填补了朱鹮、白头鹤和白枕鹤等珍稀鸟类在吉林东部分布记录的空白。他们还配合几十所科研院校和国际组织完成了《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图们江下游白枕鹤、白头鹤、东北虎活动规律报告》等多篇学术论文,将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提升到了国际水平。时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在珲春亲笔写下:“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东北虎”,充分表达了对珲春东北虎保护事业寄予的希望和关怀。
新的征程
东北虎、豹保护事业无疑是伟大的,她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生物物种的概念,倾注了中国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和牵挂,也关乎着中国的大国形象。虎豹保护专家形象的把珲春林区比喻为“井冈山”根据地,这是西伯利亚虎、远东豹回归变为东北虎、豹的唯一途径。在中国乃至世界虎豹保护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井冈山”撒下的是中国革命的火种,珲春林区播下的是中国东北虎、豹回家栖息安居的种子。
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黑龙江分部亚洲大型猫科动物高级协调员阿列克谢·克斯特亚博士说:“受到中国吉林省生态环境变好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东北虎豹,穿越珲春林区的国境线来到中国。”这样的奇迹,发生在世界虎豹保护形势严峻、全球野生虎豹数量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中国珲春境内野生东北虎豹呈现数量增长、连续繁殖和扩散趋势,就显得尤为可贵。201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把珲春评为中国东北虎保护第一优先区的重点区域。珲春保护区成为国家林业局的教学示范基地和科研监测基地。
珲春林业局局长王越在全局东北虎、豹保护工作会议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面对梦想都有着不懈的追求。我们珲林人的梦想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干好虎豹保护这项伟大的事业,让虎啸山林,豹跃青川,使珲春林区成为中国东北虎豹保护最靓丽的名片!”
随着东北虎、豹回家安居的势头越来越猛,一直困扰着珲林人的形成东北国家虎、豹大区域保护战略的问题也终于到了瓶颈突破期。
目前,珲春林区这块狭长区域虎豹生存喘息的避难所,这块中国野生东北虎豹恢复的唯一源泉,承载着虎豹回归中国的唯一希望,资源承载力已经透支了三倍,如不尽快为虎豹提供足够的扩张繁衍空间,解决珲春林区野生东北虎豹生活的“孤岛”问题,必将出现东北虎豹种群崩溃的危机,我国将丧失野生东北虎豹恢复的最佳机遇期。
珲林人结合多年来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就,结合自己对虎豹保护的远景规划,由下向上,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珲林的声音得到了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康乐等虎豹保护顶尖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全国政协、国家财经办、国家改革办、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等各级领导机构的虎豹保护专题调研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珲林方案。积极推动了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设立。
2016年12月5日,吉林省牵头完成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17年初,《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推动阶段。
2017年8月19日,注定是珲春林业保护载入史册的新的里程碑。这一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正式挂牌,已经设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局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总面积14612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区面积103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这标志着由珲春林业局当年种下的东北虎、豹保护的希望种子已全面开花结果,东北虎、豹保护成功上升到了大区域、大廊道、大保护的国家战略。
2017年9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局正式挂牌,珲春林业局局长王越的表态发言掷地有声:珲春林业将勇于担当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奉献者,努力打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勇于担当维护资源安全和虎豹安全的实干者,努力打造虎豹持续稳定繁衍生存的窗口区;将勇于担当资源管护和生态保护新体制、新机制的开拓者,努力打造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区。为打造美丽中国新地标,建设秀美山川,推进生态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一刻,台下数百名珲林保护工作者无不热泪盈眶,泪眼中那东北虎、豹保护的珍贵记忆瞬间回放⋯⋯
国家虎豹公园的正式挂牌,让珲春林业的东北虎、豹保护事业在新的起点扬帆起航,踏上了新"征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珲林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涵盖森林防火、资源管理、环境整治、生态安全的“大保护工作格局”。
虎豹保护的基础是森林安全,森林安全的根本是森林防火。面对国界、省界、县界、局界和集体林界“五界”交汇的复杂困难局面,以及林区自然状况及气候条件独特、企业人员少、管护面积全省林业最大、防火周期最长、堵截境外火压力大(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与朝鲜接壤边境线长164.7公里)的“五大难题”,珲林提出了“讲政治、重担当、守住绿水青山、全力确保东北虎、豹生存环境安全”的口号。珲林干群众志成城,健全完善了“三四五六”森防体系。实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管理到位、快速反应到位“五到位”。近年来,千方百计争取和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以水灭火项目、森林防火大型装备项目、森林防火通讯数字化改造项目、监测瞭望系统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等工程,使森防人防、物防、技防等整体能力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全面保护和改善了辖区自然生态环境。
虎豹保护的关键是森林资源管理,要让东北虎、豹生活的每一公顷林区都有人看、有人管。为此,珲林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全面统筹森林资源,出台了最严详规,明确了新常态下相关部门和单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目标、职责、责任和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系列规定》。全面明确了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职责,落实了资源保护责任制,采取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方式,制定森林资源管理年度和月绩效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将林木管理、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统一纳入到保护管理工作当中,点、线、面相结合,构建起新型管护体系,形成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工作新机制。
近年来珲林加快了四个平台建设。投资170余万元改造了保护局综合办公大楼,完善硬件建设;投资120余万元建设500平方米防川风景区龙虎阁东北虎之乡生态体验馆;投资760余万元建设东北虎科普展示馆;投资1585余万元新建了马滴达东北虎豹保护园区科研监测中心。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强化虎、豹保护宣传、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科研监测水平以及丰富生态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珲林始终保持了从严从快打击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在清山清套、巡护管护、日常监管等方面狠下功夫,连续开展专项行动,实现了清山清套和日常监管专业化、网格化、常态化,专项行动规模、人数、成果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一是清山清套整治区域从保护区内,扩展到全局范围内,做到全域整治;二是由主要依靠保护局和保护站清山巡护,扩大到全员清山,全员巡护;三是成立了专业防火管护特勤中队,防火期防火,其他时间专业清山巡护。
珲林与地方政府构建保护联动机制,形成了由珲春市政府、林业局、保护局、工商、司法、边防及各乡镇共同组成的保护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与市政府、驻珲边防部队、森林公安签署了虎、豹保护“四方协议”,建立了定期会议和联席会议制度。他们还积极推广农民巡护队模范村试点和“无套村”试点,成立了农民业余巡护队,变捕猎手为巡护队员。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协作,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荷兰老虎基金会、美中环境基金会、瑞尔保护协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等7个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先后有来自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捷克等30多个国家的虎保护专家到珲春考察访问学习,拓展和完善国际合作长效机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平稳有序推进虎豹公园试点建设,珲林还科学制定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将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珲春林业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区域内东北虎豹的保护与监测能力明显提高,栖息地的适宜性和联通性增强,猎物种群密度增加,食物链得到更好恢复,进一步减少人为活动对东北虎豹的影响,减少人与东北虎豹冲突,使东北虎豹生存环境更好改善,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形成稳定的东北虎豹栖息地。同时,通过虎豹公园保护项目实施,稳定与拓展现有的东北虎和东北豹繁殖定居地及分布区,促进构建东北虎和东北豹由中俄边境向中方内地扩散的生态廊道,为东北虎和东北豹定居与扩散创造更大的空间条件。
数九隆冬,清晨,珲春林区已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这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局正式挂牌的第一个冬天。在朦朦胧胧的晨雾中,大山仿佛比以往更静了,就在这庄严的寂静中,珲春林业局、保护区管理局机关全体,各地区单位、防火特勤中队、12个基层林场、6个保护站共1344人组成的29个清山清套小组挺进林海雪原,珲春林业跨越2017年冬季——
2018年春季计划为期140天的“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绿水青山是珲春林区的原生态,“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4050平方公里广袤的林海,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千山竞绿;林区条条溪流,无弦作歌,万水皆清。不忘初心,守护东北虎、豹,珲林人始终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青山碧水间奏响了团结和谐、砥砺奋进的乐章,谱写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壮美诗篇。加强科研监测工作
1营造全社会东北虎豹保护良好氛围
2开展东北虎豹保护常态化宣传
媒体现场观看东北虎豹红外影像
清山清套
东北豹矫健英姿
开展东北虎豹保护科普教育
广泛开展东北虎豹国际合作
打造虎豹安居和谐乐园
保护工作者踏遍林区山山水水
忠诚与坚守虎豹保护神圣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