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30人集体报考研究生,其中28人成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近日,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20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简称“化工班”),以颇高的考研通过率迅速走红,霸屏热搜,被称为:“学霸界中的C位”。
“我们班是集体考研,同学们都是一起上课和复习,经常都会针对考研政治的热点问题,以及专业课中的难点进行讨论,辅导资料也会互通有无。”班长支秋明近日对澎湃新闻说,班级里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同学们集体备战考研的效率也非常高,一起学习、一起复习、一起熬夜。
发表SCI论文8篇、申请专利8项、获得21项省级以上荣誉、到课率高达99%、CET-4一次性通过率99.14%、CET-6累计通过率90%以上……辅导员高军对这一届化工班也赞不绝口,他说,2011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试验田”,这一届学生是2011学院招收的第二届,“我们每年会从新生中选拔120人左右进行培养,这一届刚入学的时候整体水平一般,但现在几乎班上30人的成绩就是全年级前30名。”
作为2011学院2014级化工班的学生,孙增森刚入学不久,就确定了保研本校的目标。“我们学校保研不仅要求综合成绩排名靠前,还需要有学科竞赛、论文发表,或者专利为自己加分。”为此,孙增森很早就开始为保研做准备。
最终,他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跻身南京工业大学7名“本硕博”连读推免生的第一位。
谈及保研过程中的经历,孙增森感受最大的就是班级里的学习氛围。“我们班30个学生都是要考研的,班里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大家经常自发地讨论问题,有什么问题不会,就会有会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种“团队作战”的感觉,让孙增森很有感触。
班长支秋明选择了校外考研(国内),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做题,晚上修改复习,教室、自习室、寝室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是他备考期间的常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我觉得每天有规律地学习,才能保持考试临场的感觉,不断克服懈怠的心理。”
尽管学习生活既紧张又枯燥,但支秋明却没有像大多数考研学生一样,感觉到“单打独斗”,因为和他一起备考校外研究生的,还有另外19名同学。“我们班有3个申请了国外学校,7个保研本校,20个都是备考外校的研究生。我们的公共课和专业课都很相似,同学们就经常会针对考研政治的热点问题,以及专业课中的难点进行讨论,辅导资料也是互通有无。”他告诉澎湃新闻,考研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班级内部就可以解决了。
据支秋明介绍,班里有五名学生都报考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五个人经常坐在一起,遇到问题就共同探讨、相互分享,最终五个人皆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
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祥祥也坦言,处在2011学院这样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同学们都不敢懈怠,平时专业课都学得很扎实,互相比拼着。但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大家首先是合作者,其次才是竞争者,我们都在努力地争取更好的成绩。”
除了学生们的共同备战和努力,学院也经常会给考研的学生们提供帮助。支秋明告诉澎湃新闻,报考外校研究生,最纠结的就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为了解决学生们的难题,学院会定期举办专业座谈会,请研究生返校分享考研经验,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学,也为学生们提供经验与建议。
□7月18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