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认为,高调宣传考研“成就”的背后,反映出部分高校办学思路上的惰性——现代高等教育办学中创新成本越来越高,办学资源分配也非均衡,现行评价体系下,“出成绩”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提高考研率。
某些地方高校主动把自己打造为“考研基地”,苦心创建“大规模考研生态体系”,甚至停上部分专业课为考研学生大开方便之门。一些名牌大学在研究生招录中明确表示反对“本科应试化”,他们有何具体做法?对于大学生来说,以考研成功为本科阶段的人生目标,真的好吗?
出现“考研基地”并非好事
刘道同(大学教授)
某些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定位模糊。与名牌院校相比,学校品牌不硬,对考生吸引力不足;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它又是综合性高校,就业方向不清晰。国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多年高于普通本科高校,而与重点名牌院校不错的总体就业形势相比,原先被定为二本、三本院校的就业形势最为严峻。
其次,许多学生对于本科阶段上了一所普通高校感到不甘心,他们自身的追求与学校的动员不谋而合。名校情结背后是高校在教育、就业中的地位不平等。高校被各类评审、评价贴上标签,给予不同身份,学校办学关注的不是自身特色、质量,而是想怎样获得更高的身份。
一些普通院校把每年的名校研究生录取率作为重要办学指标,这种办学方式究竟会导致什么后果?普通高校变成考研培训机构,不但使得学校失去对自身办学质量、特色的追求,而且也对学生作出了错误引导,把学生引向考研的“华山一条路”。
来自“考研基地”的学生是否受名校欢迎?事实上,一些名校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根据目前研究生入学“统一笔试+面试”的方式,学校很难直接拒招来自“考研基地”、笔试分数高的学生,于是有的高校就采取扩大推荐免试生的方式,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由于推荐名额过多地给985高校、211高校,也招致社会对于研究生招录歧视的争议。结果,名校“歧视”普通院校本科生的现象又进一步加剧了高考生的名校情结。
如何改变部分普通院校自甘沦为“考研基地”的现象?教育部门要在资源分配上顾及普通院校的办学需要,在办学评价体系中推出更多鼓励普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政策,引导这些“考研基地”转变办学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方向,办出学校和专业特色。
“考研热”回归理性当有合理分流渠道
张茜(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考研热”要回归理性,需要让考生有合理的分流渠道:一是出国留学分流,二是推免生分流,三是就业分流。
出国留学分流,能一定程度降低国内考研的竞争,但无助于提高国内高校教育质量。
推免生分流,这是研招改革的结果。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一制度不再要求学生参加统一入学考试,给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发展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大学招到合适的、具有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研究生人才。
随着推免生改革的深入推进,统考考研人数会进一步下降,这是好事。要让推免生制度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大学完善自主招生体系,建立研究生自由申请入学制,充分发挥导师在招生中的作用,并向社会公布学校的招生标准,让整个招生过程公开透明。
第三种分流是就业,正是由于就业分流并不显著,导致考研“高烧”不断。有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考生考研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要让考研回归理性,必须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本科院校应结合社会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探索有本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
归根到底,本科院校下一阶段的工作着力点应该是提高自身办学质量,让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勿盲目读研期望提高身价
洪熠(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但质量的提升却似乎赶不上数量的增加。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无论规模还是专业,还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多层次、多种类高级人才的需要。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首先,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试倾向,不仅冲击本科教学的正常开展,也难以保证选拔上来的研究生质量。例如,有的学校推出政策“学分绩点≧3.0的同学可申请免上课”,方便他们集中精力复习考研;有的教师本科阶段主要教授考研科目的知识,训练学生提高考研应试技巧。结果就是,这样选拔出的学生可能在考研笔试中获得高分,但学术潜能有限,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发展极不均衡,也没有真正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他们考研不成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较困难。
其次,在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问题上,亟需公认的可以科学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效益的指标体系。没有客观标准,导致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存在滞后,社会舆论对研究生教育的监督不够客观,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盲目性。读研能获得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不被大家关注,只有更高的学历成为社会价值评判的标准。
总之,如果研究生培养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只不过是为本科生延缓两到三年的就业时间,那么在本科生就业难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研究生就业难。那些指望通过读研提高身价的学生,很可能很快会发现自己的愿望落空。
不能用考研率这种功利指标评价大学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普通院校办学资源匮乏,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确实有诸多困难,把考研作为学生的重要出路是很现实的举动——如果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既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也可为学生提供一条提升的途径。但从长远发展看,必须给学生有质量保障的本科教育,这才是学校立足的基础。
从大学的使命分析,大学的核心任务应只有一个,即人才培养。要形成这样的教育观念,必须调整全社会对大学的评价,需要形成针对学校办学特色与个性的社会评价体系。这样,大学就不会在教学和科研两条主线中迷失方向。
首先,应对大学教育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不能再用就业率、考研率这种功利的指标评价大学。
在发达国家,评价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通常用的指标包括新生选拔率、学生毕业率、教育资源率、校友捐赠率。这些过程性指标,关注的是学校是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以及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我国的高校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改变现在的教育管理方式,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赋予学生选择大学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数量时代,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质量问题,不能再延续追求“高大全”的急功近利发展模式。
再次,以毕业学校、学历高低来评价人才的方式是极为粗放的,这在社会上已经造成“学历高消费”“人才浪费”等严重问题。只有改变陈旧的评价体系,打破“学历社会”,才能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
万宏蕾 /采访整理 刘章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