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商学院

滴滴“血案风波”:说好的“美好出行”呢?

作者:文|王倩
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责任?滴滴所承诺的“美好出行”又如何实现?

空乘搭滴滴顺风车遇害的悲剧将滴滴推到了舆论的风口。

随后,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在滴滴发布的“安全升级工作进展更新”中显示,将于6月15日局部回复部分夜间时段的订单,具体开放时间段为,22:00-24:00和05:00-06:00。同时滴滴规定,以上两个时段打车,乘客与司机必须为同性方可出行。同时滴滴将在部分城市测试行程中录音功能。

一位滴滴顺风车司机告诉《商学院》记者,目前滴滴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全程监控手机APP是否处于打开状态,一旦发现司机关闭APP,即可进行人工干预。与此同时,滴滴还改变了之前的验真规则,由首单验真变成了单单验真规则。“现在我们每一单都必须进行人脸识别,如果发现接单人与首单接单人不相符,这一单就无法接。”

关于滴滴顺风车整改进程,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出行安全的恐慌迟迟不能消散。打开滴滴出行APP,首页上有一行黑色的小字——“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事实却是,无论是顺风车业务还是快车业务,都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梳理网约车平台事故发现,滴滴车主涉嫌强奸、猥亵、与乘客发生纠纷、口角而引发的故意伤害不在少数,顺风车、专车、快车、代驾等业务均有涉及。比如,2016年11月某日凌晨,滴滴司机侯某在将女乘客送达目的地后,趁其醉酒之机实施猥亵。侯某于当日自首,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因犯强制猥亵罪,侯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

事实上,在滴滴对顺风车进行一系列整改的同时,滴答出行也下线了自身的“结伴”业务。滴答出行在回应《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顺风车业务暂时不接受采访,抱歉。”

经过几年的发展,滴滴平台已经发展成为网约车领域的佼佼者。根据易观千帆4月份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以11407.12万的月活居市场第一位。如今的滴滴出行,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

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们不禁要问,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责任?滴滴所承诺的“美好出行”又如何实现?滴滴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地关注资本这个利益相关者,而忽视了顾客这个利益相关者。轻资产或重资产 解决顾客痛点是“王道”

事实上,按照“共享经济”最初的概念,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社会闲置资源,而目前出行领域的平台中,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都从轻资产模式逐步向重资产模式发展。

这种重资产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在滴滴平台上,不少非京籍人士通过租赁滴滴平台上提供的车辆获取运营网约车的资格。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认为,对于重资产还是轻资产,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看,肯定是各有利弊的,也都有着相应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这就跟会存在着“大企业病”或“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等是类似的。在共享经济下,也不例外。当然,最关键的,是企业是否精准地识别出“顾客的痛点”,并整合资源有效地解决顾客的问题,这才是“王道”。

嘀嗒出行并不认为自己是网约车平台。在嘀嗒看来,它主要以顺风车、出租车这样的第三方出行信息的整合为主要业务。不运营车辆,这是与其他平台不一样的地方。

在王永贵看来,首先不管你喜欢与否,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企业在面向未来进行商业模式设计、战略规划和运营时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相关的挑战和机遇。其次,国内外各界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和界定似乎尚未达成高度的一致,对于共享和分享的区别也一直存在着争论,到底滴滴、摩拜、ofo等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尚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不过,无论是否是社会闲置资源及其最大化,上述企业的确在以创新的方式满足着市场需求,而且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分享行为。

无论选择哪种商业模式,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王永贵认为,重资产之于滴滴,的确产生了一系列好的效果,但可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可能的市场垄断及其相应的消极影响,如可能的市场权力滥用等危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2)滴滴司机的管理和规范问题,如近期一系列侵害或伤害乘客的事件;3)滴滴的收益分享模式以及司机利益的平衡问题;4)滴滴APP中有关加价功能等对市场价值秩序的潜在影响和部分司机恶意使用侵占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等。

加强平台管控

正如王永贵所说,无论是哪种商业模式,解决顾客痛点是关键。而对于平台来讲,解决顾客的痛点,考验的是平台的管控能力。而用户体验是考验平台管控能力的关键。事实上,顺风车的市场容量与其他业务的市场容量无法相比拟。“出租车市场远比顺风车市场要大的多,它的市场容量和规模是差别很大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仅对于顺风车平台的司机进行管控,对于其他业务司机同样需要进行管控。

据了解,嘀嗒为平台的出租车司机制定了一系列规则,让每一个司机在使用平台时,不会损害其他司机的利益。同时上线的“司机抢单池功能”,依据得分高低,和距离乘客的距离,来决定司机抢单的优先程度。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抢单池最大好处在于,对司机更公平,对乘客更高效。“司机抢单的手快手慢不是决定因素,是否距离乘客更近才是决定因素,这是目前对司机最公平的规则,同时也能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高接单效率;同时,橙星出租车司机可获得一定优先权,在距离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橙星司机将优先获得订单。”

据悉,市场规模庞大的出租车,整体的线上化率却非常低,出租车的移动互联网能够提升行业的接单率、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移动出行平台对出租车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位出租车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滴滴出行在创立初期主要是针对出租车业务,随着Uber的进入,为了与Uber争夺市场,才接入快车(私家车)业务。

然而,无论是顺风车还是其他业务平台,平台管控是关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平台需要定期对平台企业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的非法营运行为;引导平台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或内部管理,加强信息审核,提高安全标准,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出行服务。

认清利益相关者

企业永远离不开资本,而且也会依赖资本。无论是滴滴出行还是其他共享平台,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利益相关者”。顾客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时资本也是顾客的利益相关者。

就在滴滴顺风车事件之前,滴滴在做的一个重点工作是资本布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京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利益相关者。

滴滴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地关注资本这个利益相关者,而忽视了顾客这个利益相关者。在王永贵看来,企业运营的更高境界应该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其市场目标和其他绩效目标,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果。

“当然,企业家或管理者也必须时刻牢记,资本并不是万能的,有些运营方面的事情,特别是市场方面的事情,光靠拥有资本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市场规律和消费者的行为规律来有效地创造市场和满足市场。市场营销和创新,应该是管理者永恒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王永贵表示。

滴滴变得越来越重。在王永贵看来,企业的轻资产或重资产模式,未必一定就会产生绝对的负面影响,关键是整个企业或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相应的约束条件和规制。

“任何企业都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滴滴、摩拜、ofo等所谓的共享或分享企业也不例外。”王永贵说。

 

2018《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2018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

当黑科技赋能自动驾驶 是时候解放双手了

格兰仕跨越“第四程”:用“感性品质”造世界品牌

碧桂园:坚守匠心 不忘初心,打造“中国建造”新名片

玛氏,用科技推动中国农业升级

解码制药巨头辉瑞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