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商学院

碧桂园:坚守匠心 不忘初心,打造“中国建造”新名片

作者:文|董枳君
从社会中来,回社会中去,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碧桂园坚守工匠精神,打造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构建了领跑行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在打造 “中国建造”的世界名片。同时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在公益领域做出诸多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成长。碧桂园集团总部大楼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正在从规模增长向价值增长转型升级。要实现价值成长,企业需要提供兼顾顾客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落实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这种价值增长,不但通过营收利润增长等硬指标反映,更直观体现在软性的品牌价值上。

在地产行业中,我们也特别注意到这样一种品牌影响力。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身体力行者和房地产领军企业,碧桂园备受多方认可。

谈起碧桂园集团的品牌,要从杨国强创业说起。杨国强出生农民家庭,历经26年,他带领着碧桂园成为中国房地产的领军者之一,同时不忘初心,不断回馈社会,可以说是从乡村出来,改变着乡村。

2017年,碧桂园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成为2017年唯一入选该计划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18围绕“国家品牌计划”碧桂园再次发力,第二次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并与华为、京东、美的等各行各业的40余家领军企业一同入选“CCTV国家品牌计划”。作为第二次入选该计划的企业,碧桂园被央视特别授予“全媒体合作伙伴”称号,成为TOP品牌成员。

2018年3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50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606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 78.3%和61.9%。报告期内,碧桂园合共经营1468个项目,范围涉及30个省、220个市、768个县╱镇区。其中,销售额中约58%的销售来源于三四线城市。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我梦想中的碧桂园,是一个欣欣向荣,不断进步的百年基业,我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考察队

第一部用品质坚守“工匠精神”

“对人好,对社会好”是杨国强的口头禅,更是碧桂园的企业理念。碧桂园始终没有忘记给予业主、客户一个“五星级的家”的承诺。树立了这样的高标准和高目标,就必须要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格把关设计、建材、施工、装修等每一道程序和工艺,比如要将设计精确到厘米等。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用心创造符合更多人居住要求的精品住宅。

这就是碧桂园主张的工匠精神。

地产行业专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具备工匠精神是大企业风范的一种表现。十年间销售额从百亿元达到三千亿元,碧桂园高速增长的励志传奇仍在继续。

“质量和物管是我们的生命线。”杨国强多次强调“诚信”“阳光”“质量”“公平”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为老百姓建造又好又便宜的房子,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正如杨国强所说,建筑要做到“安全、美观、经济、适用、耐久”,还要“以人为本”,注重客户居住体验。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在实现建造领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涌现一批典型的案例。碧桂园首创的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也在此背景下研发产生。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遵循“Safe&share安全共享”“Sci-tech科技创新”“Green绿色可持续”“Fine&fast优质高效”四大核心理念。目前,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已申请265项专利,2017年底,碧桂园也成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的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之一。

这一体系代表碧桂园追求品质的发展变革方向,是碧桂园未来领跑行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根据内部测算,SSGF的新型环保模具使用率、木模节省率和免抹灰率都可达90%以上,大幅减少木材、水泥、沙、水的使用,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根据测算,2017年全国新开工建筑面积17.9亿平方米,增加二氧化碳约3200万吨,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可减排3000万吨;如果全国新开工建筑都采用SSGF,可减少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节约75万人一年的生活用水,相当于2.1倍上海面积的森林和5.4倍于珠江排沙量的河沙。

碧桂园集团新体系推进团队组长、筑梦公司总经理孙军表示:“SSGF希望共同营造建筑产业链创新生态圈,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中国建造品牌矩阵,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以工匠精神携手同行,为老百姓建好房子,筑梦打造‘中国建造’的世界名片,为国家在建造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努力。”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建筑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新契机。当前,中国建筑业‘走出去’需要拥有先进技术和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而碧桂园作为建筑业的“标兵”,其打造的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边与双边工程标准交流与合作,在更多的国家尝试合作推广,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建造水平再提升。

截至目前,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已在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尼等国家尝试推广应用,力争推动SSGF走出国门,推动中国工程标准转化为区域或国际标准,促进中国建筑业“走出去”。

第二部产融结合助力中国城镇化发展

从1992年成立到2018年,碧桂园见证和亲历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风雨沉浮,从最初的万亩大盘运作,到现在的科技小镇理念,26年的默默耕耘和砥砺前行,碧桂园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先行者,为全国7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的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当地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据碧桂园财报显示,在2017年新获取的土地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城市的地块按金额(不含少数股东权益)划分占比为59∶41,位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金额占比分别为53∶47。自从开启“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全面发展的战略,碧桂园在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同时不断加大“一二线”城市的投资力度。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碧桂园的发展优势,碧桂园在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

从2017年销售金额的贡献占比来看,位于“一二线”与位于“三四线”的销售比重为42∶58,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比重为50∶50。坚持“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全面发展的策略,碧桂园具有足够深的战略纵深,在政策宏观调控下受冲击较小,能够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

作为城镇化的身体力行者,碧桂园在过去26年的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特色模式,其成功经验利于国内其他房地产企业及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2017年合同销售中,来自目标一、二线城市和目标三、四线城市的合同销售,已各占该集团销售额的一半,均衡的项目组合反映出碧桂园对不同市场的驾驭能力。

“在平原上的农村人口应该集中在一两万人的小镇上居住。”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提案中再次力推城镇化。

“从营销节奏看,碧桂园相对是较快的,通过在三四线城市积极做项目扩张,能够更好地吻合此类城市的改善型购房需求。另外利用旅游资源打造郊区大盘,也是精耕细作的产品研发的思路体现。”严跃进对《商学院》记者说。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如何更加合理、绿色、持续地为城镇化发展助力也成为不少地产企业的课题之一。从单一的住宅开发商、万达式的“以售养租”持有商业,到城市综合体、文化旅游城复合开发,再到产业地产、特色小镇,中国的地产开发商们一直在向城市运营商进化;地产之上搭载产业,已经成为当下大型地产商的一致选择。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产业而非地产。这种模式要求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对此,碧桂园2016年8月发布了产城融合战略,推出科技创新智慧生态小镇计划,聚焦创新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近日,碧桂园打造的潼湖科技小镇正式亮相,该小镇位于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区域。这是碧桂园启动“产城战略”以来的首个产城项目,也是集团城镇化项目发展到3.0版本的代表作。

碧桂园科技小镇坚持产业优先,做重资产运营,让企业轻装上阵,为凤筑巢,陪伴创新型企业成长。科技小镇以垂直绿化、立体分层、产城融合实现智慧生态的城市愿景,主要布局于一线城市周边和强二线城市周边的重要区域,为科技创新打造好平台,为产业振兴营造生态圈。

据介绍,小镇结合潼湖生态湿地资源,将生态系统、产业聚集区、生活休闲区、商业中心区及公共配套区等有机融合。采用森林城市的立体城市建设理念,将分层立体城市、垂直绿化理念融入其中,构筑多维度生态景观系统。学校、医院、公共服务中心、大型购物广场、会展会议中心、酒店、教育与研发机构、公共实验室等配套一应俱全。此外,碧桂园集团还联合著名投资机构设立产业基金,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无缝金融服务。

目前,碧桂园已在珠三角、环北京等地初步布局了多个科技小镇,并与思科公司、富士康、李开复创新工场、浪潮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综合研究中心等一大批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第三部不忘初心,精准扶贫助力乡村复兴 2018年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也是碧桂园现代农业战略实施元年。杨国强重拾农民身份,将公司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中。杨国强说,碧桂园集团一直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企业使命。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但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300多万人。作为从田野里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杨国强不忘初心,对农业农村始终抱有很深的感情和高度的关注。从2007年起即安排企业人员定点驻村,扶贫到户,扶贫到人。2018年起,碧桂园将精准扶贫提升到主业的高度,成为地产龙头企业中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以现代科技农业作为产业切入带动经济发展,碧桂园的农业蓝图,包括现代设施农业、现代化农机、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等,将覆盖从土壤、种子、品质到生产流通的全过程。杨国强说,“我们不与农民争利,不与中小企业争利;我们帮助农民创收,我们与大企业合作共赢,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保证农民的利益。”产业扶贫的技能培训授课专家深入果园实地讲解5月20日,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会在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召开。碧桂园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全国13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惠及32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八年前英德树山村还是污水横流,破旧的泥砖房,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年轻人去外面打工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回来,剩下的都是老人在村里。” 2018年5月20日,在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英德市花塘(树山)村党支部书记罗世煌对着台下近200名听众,讲述树山村的往事。

2010年6月,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英德市树山村成为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的第一个项目点。碧桂园以苗木种植绿色产业为依托,配以住房改造、饮水、道路、电网、通信的“一带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碧桂园进驻短短八个月时间,新房就交付使用,通水通电,通了水泥马路……碧桂园不但出力还出钱,派员工住在村里,一住就是七八年。”如今,树山村的产业已成规模发展,农户年均增收达7万元。

“从2010年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以来,八年里,碧桂园集团秉承着‘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理念,派驻扶贫团队深入一线,驻扎农村,在广东清远英德、汕头、潮州、韶关等地开展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并通过党建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等多种模式,不断创出具有碧桂园特色的长效扶贫机制,成为我们广东民营企业中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和榜样。”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梁健说。

启动会上,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成立,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莫斌担任组长,发挥党建牵引作用。碧桂园还创新了“村企党建共建”的模式,由选定扶贫县所在区域党支部与13个帮扶县的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立结对共建机制,进行组合式帮扶。

此外,集团党委还将开展“短期体验式”的培训,组织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前往区域,将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传递到村。

曾长期驻村的碧桂园员工刘刚表示,“第一个党支部就是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部党支部。在村里,跟老党员经常开会,发挥老党员的先进引领作用,这些年来,我们去哪儿扶贫,就把支部建到哪里,效果非常明显。新一轮的扶贫工作,集团党委也是提出了党建引领,在新时代下,尤能发挥作用。”

今年起,碧桂园将精准扶贫提升到主业的高度,计划采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为响应践行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碧桂园决定把扶贫作为主业来抓。确保在2020年,力争在2019年之前,实现我们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目标,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莫斌说,我们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要真正地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广西田阳镇央律村的建档立卡户领取苗木

第四部社会公益彰显品牌担当

碧桂园自诞生起,就秉承着“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的经营理念。“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理念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一直践行。目前碧桂园已经打造出奖助学金、免费学校、产业扶贫、职教扶贫、健康扶贫、党建扶贫等特色公益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工作中,教育扶贫是一项长期战略。

从1997年杨国强的第一笔大额捐款算起,碧桂园集团及其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共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36亿元,直接受益人次193878人。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碧桂园创办了三所全免费学校:全国唯一全免费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全国唯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培训退伍军人的全免费学校国良职业培训学校。至今,这三所全免费慈善学校,共有1.5万多名学子和复转军人毕业。从1997年,杨国强所发起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至今捐款共3166万元,帮扶学生人数9664人。其他专项教育基金累计捐款超过5亿元。2017年,碧桂园集团捐赠善款1亿元,设立首个惠及顺德区所有贫困家庭学子的惠妍教育助学基金。

2017年,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分别向贵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捐赠12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用于支持高校科研教学。碧桂园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设立了“清华-碧桂园科技创新基金”,支持清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想要变“输血”为“造血”,除了支持教育,发展当地产业,让贫困户掌握致富的技能同样关键。2012年6月,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集中组织难度大的特点,杨国强决定将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村子里,开创了另一种扶贫方式——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开展“送技术技能下乡培训项目”。该项目以自愿为前提,对全镇16~60周岁适龄劳动力开展免费的技术技能培训,派驻工作人员驻扎在水头镇,与村民同吃同住,执行该项目。

除了开展培训,项目还积极探索人才输出,联系人才公司和用工单位,多次组织现场招聘会,疏通就业渠道,帮助受训农民找工作。截至目前,碧桂园技能培训精准扶贫项目(包含短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已开班约500班次,共有21857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大部分均为建档立卡户,已有超9000人实现了推荐就业,月工资在2000元~10000元不等。

2014年,碧桂园成立“国强救治重症儿童基金”;2017年,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发起“中国自闭儿童关爱基金”;2018年,碧桂园捐资1亿元支持“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此专项资金将用于救治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河北等省区的贫困患者。

碧桂园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追求自我超越与完善,以实际行动做出的诸多有益探索,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份坚守,也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沐浴在阳光中,在碧桂园集团的引领下,他们一步步幸福前行。

“初心、良心、 匠心”对于碧桂园来说这六个字格外显眼。这六字箴言也道出了杨国强创办碧桂园26年的成功秘诀:没有捷径,要走大道、走正路。

 

2018《商学院》商业领袖高峰论坛暨2018寻找中国最具价值企业颁奖典礼

当黑科技赋能自动驾驶 是时候解放双手了

格兰仕跨越“第四程”:用“感性品质”造世界品牌

碧桂园:坚守匠心 不忘初心,打造“中国建造”新名片

玛氏,用科技推动中国农业升级

解码制药巨头辉瑞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