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更需专业化

作者:◆李钟艳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已成为所有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所谓的专业是否已不再是专业?所谓的权威是否也不再是权威?很多电视新闻从业者发出了新闻创新的呼吁,电视新闻报道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

自媒体以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为特点,使得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媒体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面对这样的冲击,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探索改革之路。改革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取舍,知进退。纵观这些年对自媒体传播的诟病,不难发现自媒体新闻传播缺点也很突出,主要体现在:新闻的真实性屡遭诟病;声画质量严重不过关;点多面少,缺乏客观视角。人人都是新闻人的时代,却不是人人都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正因为自媒体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使得自媒体的新闻传播很难提升其深度和高度,也不易加深其可信度。自媒体所缺失的恰恰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所在。

单就传播内容而言,真实客观权威的专业化特色,恰恰是电视新闻应对自媒体挑战的致胜之道,电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然是它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但是也必须正视电视新闻作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场报道流于形式,有头无尾。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报道的一种形式,现在有些现场报道流于形式,存在有头无尾的情况,记者在现场出镜只是面对镜头说了导语,现场的调查走访、评述结语全然没有。更有甚者,除了记者的出镜导语外,整条新闻都是画面加播音员配播的解说词,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缺失严重,所谓现场报道只剩下一个帽子,信息的传播缺乏足够的流畅度和感染力,传播效力自然打了折扣。

二是采访剪辑不成组,观点缺乏代表性。这在民生新闻中比较突出:反映某个问题的调查采访过程中,每个层面只有很少的受访者,使得问题的呈现缺乏足够的观点支撑或略显片面。前期没有采访到足够的素材,或是后期组稿剪辑时编辑意识不强,造成屏幕表达不够客观充分。

三是大段采访堆砌,影响报道节奏。明快的节奏是电视新闻的重要元素。目前在社会新闻中大段大段地堆砌采访还比较常见,造成新闻信息重复、节奏拖沓。

新闻报道尤其是社会新闻的题材往往与百姓疾苦、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报道这类题材往往需要大量的调查走访,报道本身也需有褒贬的立场,有观点,有态度。但这种观点和态度是基于充分调查了解的事实,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要做现场报道,那么记者一定要有始有终,体现出记者在新闻一线调查走访的过程,引领观众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发挥出现场报道应有的作用。现场报道中的解说词也一定要由出镜记者本人后期配音,以保证现场感不被打断。同时在剪辑这类新闻时,无论是陈述事实、反映问题还是宣泄情绪、表达观点,每个采访段落的剪辑至少要有三个以上的受访者支撑,才足以代表一个层面的问题,才显得这个采访具有普遍性。处理编辑节奏问题可以尝试把所访素材层层细化,把佐证、观点、态度递进分组,无论是解说词还是采访都尽可能化大段为小段,并使解说和采访穿插进行,以求有效提升报道节奏。

如何强化电视新闻的专业属性?

一、发挥电视新闻直播功能,强化传播共时空效应

电视新闻直播能最大限度地展示电视新闻节目的独特魅力。精彩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直播过程中,前线记者的现场引领加上多侧面、多角度的高清影像,后方主持人的全局把控加上特邀嘉宾的精彩评述,再辅以精准的字幕信息,以及多种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集合让电视观众第一时间如身临其境,与现场同步,与现场共振。电视新闻直播的真实性生动性是其它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新闻直播节目应当始终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方向。2013年,跨越汾河两岸的太原市北中环桥东西两幅万吨桥面进行转体对接,这不仅是太原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太原工程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太原广播电视台对这次盛况进行了全方位的现场直播,得到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

二、拓展采访的深度与广度,体现专业洞察力

自媒体缺乏足够的专业力量,更没有新闻的职业背景,其所发信息有更多的随意性、更强的随机性,大多是抓拍见闻、事件片段,很难做出比较有深度的报道。采制新闻专题、新闻评论、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电视新闻人应当发挥的专长和强项。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新闻事件的全面挖掘、对当事人的深入采访才能拓宽新闻视角,引发关注度。

三、做好新闻评论,突出舆论引导力

近年来,网络新闻评论因其很强的参与性,发展势头非常猛烈。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时也难以实现与屏幕之外的人群直接互动,的确是一个弱势。但是电视新闻评论扬自身之长、避互动性弱,依然能够做出好新闻评论,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新闻会客厅》等栏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通过新闻事件的现场画面、同期录音、记者的调查走访、嘉宾的权威点评,充分展示一个新闻事件的全貌,由表及里,夹叙夹议,加之字幕乃至电子科技等多种表现手法和视听符号来结构全片,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彰显节目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出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四、重视制作品质,提升视听舒适度

自媒体所发消息视频采制大多是使有手机完成,由于拍摄者没有受过专业的摄像培训,所以所拍摄的画面质量相对粗糙,镜头剪辑也谈不上什么规矩,有些甚至只是一个摇摇晃晃的长镜头。抛开新闻内容不论,单从声画表现力而言,电视新闻能够提高良好的视听感受,所以专业的拍摄和严谨编辑应当成为电视新闻在自媒体时代彰显自身优势的重要一环。

五、发挥明星效应,提升新闻栏目标识度

名主持、名记者能够有效提升新闻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力。电视新闻节目应该着力培养个性鲜明的新闻主播、新闻栏目主持人乃至出镜记者、特邀评论员,充分体现出明星主持、明星记者及明星评论员的人际传播优势,拉近观众和媒体的距离,增加栏目辨识度和观众的认同感,这对打造节目品牌、提升收视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责编:王军强)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文创思维的成功之作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国家形象的“自塑”策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叙事特色浅析

“美食+文化”制作理念下的创新

慢综艺“慢”之有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