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慢综艺“慢”之有道

作者:◆殷立新 王成龙
相较于《奔跑吧》《来吧,冠军》《歌手》等快节奏竞技类综艺,《向往的生活》《见字如面》《朗读者》《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漂亮的房子》《青春旅社》《三个院子》等综艺节目被业界称为“慢综艺”。慢综艺节奏缓慢,让观众们从快节奏的游戏中走出,回归生活本真,体悟生命的意义。对电视节目来说,“慢”不过是其呈现的形式,如何实现在慢节奏的节目中展现出生活的味道,展示中国文化之精彩,才最为关键。

一、“慢”之美—美在境界

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一经播出,呈现给观众们就是一幅幅“那山、那人、那狗”的美好画面。独立的农家小院,一方水土,还有一圈牲畜,这似乎是当前忙碌的人们最为向往的平淡又有滋味的生活。节目组给大家营造了一个“乌托邦”似的环境。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夺目的灯光,也没有充满矛盾的游戏,用极简主义的纪实拍摄手法表现平淡生活之下的意义。节目的主线是每一期会有外来嘉宾做客,“点菜”成了固定环节,嘉宾来了聊聊家长里短,家里主厨张罗着为客人们准备一桌好菜。《向往的生活》最后一期节目刚开始,嘉宾谢娜和刘宪华背着竹筐上山砍柴,这一家即将迎来最后一位嘉宾赵丽颖,在她到来之后,与谢娜组成“白色姐妹花”,站在院子里喝着咖啡,阳光洒满院子,黄磊忙着生火做饭,其悠闲自得的场景倒是颇有些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般的现实版“世外桃源”,自然也会让电视屏幕前的观众生出几分羡慕和向往。

文化类情感节目《朗读者》重视布景,其舞台布景是服务于节目内容而出现的。“文字+情感”是这个节目的着力点。舞台背景和气氛的营造有助于节目传达的思想和意义。如第一季第三期“选择”主题中,当嘉宾王千源慷慨激昂地朗读《老人与海》的片段时,大屏播放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一艘小船,一如他所朗读的“你们可以杀死我,你们就是打不败我,永远打不败我!”正是这样“情、时、境”的结合,震撼了现场的观众,也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动容,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

除了在物理层面上的构建之外,节目本身拍摄和制作也是“慢综艺”成功的必要因素。首先,画面要干净,风光当美好。慢综艺本就是希望达到净化心灵,洗涤凡尘,回归本真这样的目的,自然所拍摄的内容也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花儿与少年》第三季,不同于前两季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高颜值的花儿与少年,颇具文艺之风的旅行,一行人跨越三大洲,几乎在路上的每一帧都是美景,令人难忘。再者,后期制作花字要可爱灵动,音乐也要出现得恰到好处。《中餐厅》中,五人小组第一次抵达中餐厅时海中翻起的大鲸鱼、周冬雨吃肉时配上惬意得要飞上天的小黄鸭,都充满着趣味。这种在慢悠悠中自然产生的特殊效果,更能体现节目的可爱与惬意,进一步强化节目表情达意的目的。

二、“慢”之美—美在情感

无论是怎样的艺术作品,展现人间真情是必不可少的。慢综艺并不需要像快综艺那样有着烧脑的智力游戏、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和接连不断的笑料包袱,而是内在心灵情感的共鸣。让观众慢慢地静下来,体会其中淡淡且深刻的,在平时快节奏生活中所流失的真情实感才是慢综艺节目真谛。

《亲爱的客栈》中五位嘉宾分别代表着中年夫妻、年轻情侣以及单身青年三类社会关系,小小客栈中五个人的互动交流,加上不同的飞行嘉宾和素人旅客的到来,在客栈可以看到一个微型社区或者一定程度上的家庭关系。几乎每一种普通个体需要面对的情感关系,都可以从中找到投射并产生认同感。易烊千玺来到客栈,17岁已名声大噪的少年在节目中稳重又内敛,在离开前夜,一个人呆着的千玺眼睛红了,就像他说的“我感觉我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但是刚开始适应,明天又要走了”。如父亲般的王珂对这个早熟的孩子的疼惜和爱护,加上易烊千玺特有的沉稳和温柔,让节目充满了人情味。清尘情侣的“催婚”桥段也是节目“见众生”的缩影。在庆祝刘涛、王珂夫妻结婚十周年的晚餐上,面对客栈朋友们的“催婚”,纪凌尘听后苦笑着一言不发。阚清子则先是安静地坐在一边流泪,同时又忍不住为男友解围。这一对小情侣间犹豫和等待的故事,在一瞬间击中了不少同样面临这样困惑的年轻情侣的心。《朗读者》第一季第六期“眼泪”,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她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全情体现在她的朗读之中。情到深处意更浓,声泪俱下的表现让在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不动容。朗读是舞台化的仪式感表达,情感则是最核心的体现。《朗读者》做到了文化与情感共存。

《亲爱的客栈》中“慢下来,去生活”的简单生活方式,《朗读者》中“朗读属于每一个人”的简单阅读之理,《向往的生活》中“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简单生活真理,《中餐厅》中“团队经营配合才是关键”的简单经营理念,都表明大繁至简,以情感动人是成功综艺节目的致胜之道。在慢中体味生活,在简中获取真理,用人心观照现实,以情感体悟心灵,是慢综艺给观众传达的核心理念,也是慢综艺积极意义之所在。

三、“慢”之美—美在正向价值

慢综艺能够被观众所接受且接受程度之高,在于它不同于其他以炫丽画面效果、节奏紧凑、大牌云集为卖点的节目,而是让人从节目中学会生活、敢于担当、积极行动、守其所爱。

文化类节目把传播中国文化,弘扬正能量作为节目责任。无论是主打情怀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还是主打知识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抑或是主打传承的《国家宝藏》《儿行千里》等等,都在各自的节目中体现出正向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纪录式综艺《国家宝藏》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情景剧”这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演绎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希望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关注过去的文明。

生活类慢综艺也有着属于它们的责任,追求能够触及人们内心的柔软之处,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思索。《向往的生活》中,每一集每个故事里的人们都享受着简单生活所带来的轻松与愉悦。嘉宾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相同之处在于被快节奏的生活和浮躁折磨得疲惫不堪,当节目表现他们拜访蘑菇屋时的轻松快乐,边吃边聊的生活场面,时不时地引发观众们会心一笑。清新的田园风光,即使隔着屏幕,也似乎能让观众产生同感,呼吸到大自然久违的新鲜空气,感受到充满着生机的绿色,让人心生向往。《漂亮的房子》循序渐进地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建筑、人与自身生活方式的关系,最终引发大家共鸣的其实依旧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个院子》则强调“家”的概念,在和陌生人共享生活的同时,也唤起大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探寻心灵深处的诗意与愿望。

四、“慢”之美—美在创新

慢综艺对以往综艺节目有效的突破推动我国综艺节目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但随着慢综艺兴起,却也出现了与以往电视节目制作一样的通病,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成为了慢综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慢综艺可以进一步融合国家战略进行创新。如《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并不仅仅只有嘉宾们自己看世界,而是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方针的号召,通过探访和冒险的形式,深化国内外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挖掘旅行的独特魅力,展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同时致力于推动中国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沿路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展现出深厚的人文价值与品牌内涵,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牵手“一带一路”的成功典范。其次,慢综艺可以更深入地结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近些年寓教于乐型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观注和认可。如《朗读者》用真实情感和故事感染观众,在传递情感的同时不忘体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鼓励全民读书,提升文化自信。如果说《朗读者》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手,那么《国家宝藏》可以说全身心拥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融合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以文化的内核,有着综艺的外表,传递着纪录的气质,完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国家宝藏》的初衷是“让国宝活起来”,从一 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让博物馆里的一件件宝藏真正生动了起来,发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引发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激发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这样一档相对垂直细分的节目,并没有损失观众,反而引起了新的文化热潮。

朱光潜老先生曾说过:“慢慢走,欣赏吧!”对于一档好的电视节目,除了能为相应的受众群体提供情感投射,还要能创造并深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关于社会人生的社交话题。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经历了模仿学习、引进探索、本土化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和摸索之后,“慢综艺”在适当的时机出现,从细节入手、以情感取胜,在纷繁的电视节目市场中突出重围,有力地证明了优秀电视节目真正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是其关涉到真切的时代困惑,触动到观众相似的情感经历,而不在于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扑面而来的“视觉奇观”。因此,在快节奏、碎片式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创作者如果继续能够静下心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探寻情感本源,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带领大家体会人生哲理,吸取向善向上力量,轻松愉快的“慢综艺”一定更能够吸引观众,也拥有着无限的美好可能。

(作者殷立新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王成龙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责编:王军强)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文创思维的成功之作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国家形象的“自塑”策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叙事特色浅析

“美食+文化”制作理念下的创新

慢综艺“慢”之有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