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电视综艺节目中叙事性元素的运用分析

作者:◆陈希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山西卫视打造的一档宣传山西省各地市旅游资源的竞演类季播原创综艺节目。该节目在2016年和2017年共制作两季,因节目模式的原创性与参演人员身份的特殊性,一经播出便引发社会关注。目前,学界对该节目的研究大多围绕形态创新、参与人员的特殊身份、文旅产业的新型传播渠道展开,缺乏对节目本身或各个环节内容的研究。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节目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电视综艺节目应如何运用叙事性元素。

一、利用叙事性元素建立逻辑关系

作为旅游竞演类综艺节目,《人说山西好风光》每期选取山西省内两座城市,利用各个地市的不同特点进行比拼,围绕城市文旅产业的展现进行板块划分。在第一季中,节目分为“城市印象”和“城市好风光”两个板块。第二季第1期至第5期的节目板块进行了升级,除了以介绍城市为主的“我的城市我的家”外,还增添了新环节“追梦的新晋商”以及自选环节“大开脑洞看未来”“超级导游”。第6期到第10期采用回溯的顺序,从长治与吕梁的比拼回到太原与临汾的比拼;板块环节从市的地域范围缩小到乡镇,分为“乡长的小目标”和“超级问答”;自选环节为“厉害了我的家”和“县长推销员”。从节目的整体框架来看,首先,竞演双方根据地理区位进行筛选,基本按照南北方区位竞技的逻辑;其次,节目内板块的设置遵循从城市到县乡、由面到点的逻辑;同时,自选环节的添加增加了节目内容的不确定性,如同戏剧情节中悬念的设置一样,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

戏剧元素中幕的设计理念可以运用到对节目板块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上来。幕与幕之间的设计可以是传统的线性结构,也可以是并列的彼此独立的板块式结构,还可以是圆形回环式结构等等。节目板块也可以遵循这样的逻辑结构。以网络点击率较高的第二季第一场临汾与太原的竞演为例,太原在首个环节“我的城市我的家”中,以视频短片展现太原风貌并以晋祠结尾,之后回到现场,依托晋祠进行了人物舞蹈的情景展示,总体表现思乡情怀。第二环节“追梦的新晋商”则是以介绍新经济形势下本土企业转型带头人为主要内容,太原选取本地醋厂的转型,与“我的城市我的家”之间形成并列关系。最后一个环节选择了自选题目中的“超级导游”,由时任副市长担任导游游览晋祠,主要落在了文化介绍上。所以太原竞演部分,各板块间呈现为对风光、经济发展、美食、人文、文化等进行横向并列式的多角度介绍结构。临汾面对同样的选题。短片首先从传统美食比武入手,之后讲述大槐树下的家族寻根梦,利用场内场外的时空交替为观众带来一个千秋家国梦,从物象进入意象;“新晋商”环节依然从家庭出发,探讨当下两代人在云丘山的开发中对故乡深沉的爱;最后的“大开脑洞看未来”则聚焦于未来景区智能公厕的使用。从家庭寻根主题出发,到对改造家乡的诚挚之情,再到为家乡打造未来发展,围绕一个主题,使板块间呈现回环式结构。同时,各环节间还呈现出一定的并列关系,从美食、美景、高科技产品这三个实物出发,继而深入到实物所代表的思乡情怀与人文关怀,表现出临汾的特殊性。相较于太原竞演部分在叙事结构运用上的单一性,临汾竞演部分因为使用多重叙事结构表现节目主题,获得了该场较高的票数。

二、利用叙事性元素表达主题

综艺节目除了可以在宏观结构层面利用叙事性元素,使节目板块间呈现出并列或者回环的逻辑关系,加深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印象,还可以在微观板块内容层面采用叙事性元素,激发观众继续观看的欲望。比如在戏剧情境中合理铺排情节、精准塑造人物,从而更好地深化主题。

1.围绕戏剧情境展开情节冲突以表现主题

戏剧情境主要有三个构成因素,首先指主人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定时空环境,这一时空环境能够诱发人物欲望,最终导致人物行动;其次,是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这一事件通常会导致戏剧中的冲突直接出现;最后是事件冲突,随着事件冲突的发展,能够带动戏剧中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戏剧结构中,戏剧情境处于开端的关键位置,其他的戏剧因素都受其制约。《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太原与临汾在竞演时都做到了利用戏剧性冲突给观众讲故事,临汾市在其中表现出了特定的戏剧情境与多重时空的转换,而太原则略显逊色。

在“追梦的新晋商”这一环节,临汾和太原都选择了子承父业这个具体情境进行情节编织。太原在竞演现场直抒胸臆,演绎父子之间的传承,既有父亲给儿子具有3000年历史酿醋古法书的情节,也有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嘱托与企盼,之后利用视频推出山西老陈醋文化园区这一新型旅游景区,最后以现场舞蹈结束。在这一竞演板块中,作品在一开始并未能打造出特殊的时空环境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开端部分的情境未设置好,同时缺乏戏剧性冲突,对主题的表达是说教式的,比较乏味。

临汾在表现“追梦的新晋商”这一环节时,首先利用短片将观众带入云丘山一场接亲情境当中,通过媒婆为新媳妇介绍云丘山各处风景与风俗,让观众了解云丘山的风景、特色美食、文化习俗。到婆家后,一位边唱当地娶亲歌曲边表演的角色登场,之后迅速切回竞演现场,短片中最后登场的民俗表演者进入竞演现场。短片和现场的情境联系起来,使视频内容与现场事件融为一体。在情节铺排上,短片一开始就给观众设定了云丘山接亲喜事的叙事情境,之后戛然而止,为观众设定了第一个悬念:既然是展现晋商环节,接亲是要表现什么?和晋商的关系又在哪儿?从而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竞演现场的小品看似和短片的叙事情境无关,但在小品开端,短片中最后出现的民间艺人入场,由此将小品嵌入到短片的叙事情境中,让观众能够前后贯连,更好地接受后续的内容信息。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分为外部冲突和内部冲突。外部冲突又分为环境冲突和人际冲突,其中,环境冲突主要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人际冲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主要原因在于环境与事件发生后引起的人物内心冲突,这一冲突主要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是改变人物选择的重要因素。

竞演现场的小品内容是云丘山代言人竞选,舞台上的两列凳子表示双方的对立关系,强调冲突感。双方队员辩论的关键冲突点是董事长老张“卖身”转型助力打造云丘山,而经理小张则是清华高材生毕业归乡,此刻观众将注意力放在了二人的人际冲突与身份悬念上。在这里,情境作为前提开始激发人物动作,每个动作都表达着人物的心理与作品的主题。老张情真意切地表达出自己对云丘山的投入与奉献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而是从村民、地区这个“大家”出发去转型做旅游开发,但是年龄与视野的局限使其打算唤回儿子来帮助自己。这里表现出的是戏剧情境下事件的发生带来的人物之间的冲突,它是戏剧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情节性与生命力的。随后,二人身份悬念也揭开,经理小张就是小儿子。紧接着,新一轮的悬念又诞生了,到底小张经理要不要回来帮助自己的父亲,在小张经理的阐述中也解答了观众的疑问。整个小品看似是在争当代言人,实则表达的是两代人对家乡的情感。

在此环节,临汾相较于太原市,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在戏剧情境当中较好地设置了冲突以及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移情效应。太原在此环节中,对父子关系的营造明显不足,二者对话更像是上司对待下属,矛盾冲突的缺乏导致人物没有了性格,父子间的传承也未能在情感上打动观众。而临汾云丘山董事长则从“家”出发,从父亲的身份出发,在论及责任、论及对家乡的情怀中层层推进矛盾冲突,既刻画了人物性格,也表达了无私为家乡建设的主题意义,并且与上一环节的家国寻根梦相连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正因如此,临汾在这两个环节中都获得了较高的票数。

2.叙事角色缺位淡化主题深度

叙事角色通常分为施动者、接受者、帮助者和对抗者。这是戏剧当中最基础的四个叙事角色,一般事件的展开都由这样几个叙事角色去推动。在临汾与太原的第二场竞演“乡长的小目标”环节当中,临汾依然利用叙事性作品去打动观众。故事围绕曲沃县长打造曲沃三晋博物馆展开,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以父子关系为基础,在儿子不理解父亲的刹那,儿子穿越回晋国时代,在与晋国主的对话当中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也懂得了父亲的苦心。随即,儿子穿越回来,父子二人矛盾消解。但是该环节的主题内容是乡长要为饱含本地文化底蕴的珍贵文物打造专门的博物馆,从情节中施动者儿子与帮助者国主的对话来看,表现更多的是曲沃的历史感,而文物的宝贵并没有显现出,所以当晋国主介绍完历史后,这个角色作为帮助者的叙事作用就结束了,主题偏离为对父亲工作的理解,而文物收集过程的艰辛、文物价值的珍贵、文物和当地旅游事业之间的关系、文物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些能对主题有所深化和升华的层面都未涉及。如若在穿越片段中安排相应的情节和帮助者角色来完成这部分情节的演绎,让整个小品兼具可看性和思考性,观众反响会更好。

三、结语

《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中,临汾之所以在一众对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冠军,与其在各个环节中多次使用叙事性元素有关。在综艺节目中,利用叙事性元素强化文化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把内在的文化担当转化为更轻松的外在形式,在传播本地风光景色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责编:莎莎)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文创思维的成功之作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国家形象的“自塑”策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叙事特色浅析

“美食+文化”制作理念下的创新

慢综艺“慢”之有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