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评《朗读者》情感与配乐的融合表达形式

作者:◆孔德芳
在各类综艺节目充斥电视屏幕的当下,《朗读者》节目以脱俗的文学气质,伴随着委婉动听的音乐,用语言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一种力量,在众多喧嚣的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朗读者》用朗读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需求联系在一起,带着让人用心倾听、感受世间之情的使命,利用大众传媒的普遍传播性,改变了以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单一模式,实现了文化与情感的融合与创新,可谓是文化类综艺节目模式创新的成功范例。

一、电视节目配乐的作用

在电视节目的配乐使用中,意境的塑造对于节目的表达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画面内容无法体现和传达作品内容的真实情感时,音乐与画面内容巧妙配合,能够产生立体、连续、完整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了展现更真实的艺术环境,电视节目主要运用音乐的各种元素去刻画和模拟意境,如小桥流水与古筝的彩华乐段相配营造清扬婉转的意境,神秘夜色与单簧管相配营造空幽、静谧的意境等等。通过配乐使画面与声音达到高度的统一,能够让人身临其境,这就是配乐的独特功能所在。

《朗读者》节目通过不同音乐元素的叠加营造了文学作品的意境,进而烘托了现场气氛,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让朗读者的情感更具真实性与感染力。在主题词为“家”的这期节目中,青年演员王耀庆为了怀念爷爷以及感叹时间不等人,为观众朗读了杨·马特尔所著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的片段。在朗读过程中,除了王耀庆的动情朗读外,恰当的音乐和音效也感染了现场观众的情绪,向观众展现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艺术环境。节目不仅以小船和湖面的LED显示屏为画面背景,还跟随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来调整配乐,模拟了作品中主人公在湖面上的所见所闻,进而达到画面与语言的同步,增强了朗读的艺术表现效果。

此外,节目通过“音乐+解说+字幕”的叙事方式,重述当下无数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梦”,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当翻译界泰斗许渊冲老先生来到节目中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带来了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别丢掉》时,同期节目达到一个小高潮。他解释到,当时翻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但这位女同学已经有了另一半,此后两人失去联系,并未走到一起。时隔数年,再次朗读这首诗,许渊冲老人哽咽流泪了。亦如“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当钢琴演奏家李云迪的弹奏随着老人的朗读缓缓流淌,优美的钢琴旋律从指尖流出,时而灵动、时而跳跃,将老人对于那位女同学的思念,精细到每一个音符、旋律上。这种深入骨髓的情感配合老人的朗读,静水流深,为节目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也引发了现场观众强烈的心灵共鸣。

二、不同类型配乐对节目情感的推进

电视节目在配乐风格的选择上,应考虑与节目风格和内容相贴切的配乐,做到与其和谐统一,才能深化电视节目的主题和思想。《朗读者》每期邀请不同阶层、职业的嘉宾来到节目中朗读曾经激励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力求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因此,节目除了展现朗读的魅力之外,更多强调的是“爱”与“责任”的传递。正如节目每期的主题设定,如第一期的“遇见”、第二期的“陪伴”、第三期的“选择”,再到后面的“家”和“味道”。将其整体串联起来,能够发现《朗读者》的目的不在于说故事,而是为了传递一种当今社会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为了契合节目主题和思想,其音乐风格的选择不仅要与节目整体的感情基调和谐统一,还要同每期主题的场景、故事情节、特定氛围相符。只有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情绪和意境,才能推动节目内容的铺设和展开。

首先,配乐风格选择要与节目定位相统一。从节目的表现方式和感情基调来看,《朗读者》显然是央视叙事的典型代表,从每一期嘉宾的选择、主题词的设定再到朗读行为本身,其配乐风格的选择都与节目的个性定位和情感基调相统一。节目开场白的主旋律由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弹奏,其精湛的钢琴技艺常常是一曲终了还让观众意犹未尽。加之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的经典音乐《匆匆》,让不少观众注意到了这位满头银发,却专心于音乐事业的民谣艺术家。后续出场的刘胡铁、吴牧野等人弹奏的主旋律,也可看出一档高质量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在细节上的精雕细琢。

再者,配乐选择要契合节目价值观。从每期节目的主题和朗读作品的内容来看,其配乐风格与内容的配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迎合了朗读者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如第一期节目“遇见”,主持人引用了诸多文学作品描述不同角度的遇见。其背景音乐《匆匆》,将青春里遇见的美好和时间的消逝浓缩在歌曲中,“匆匆,匆匆,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表达出了时间易逝、珍惜时光的人生真理。在第二期主题词为“陪伴”的节目中,张艾嘉朗读了罗大佑的《爱的代价》,以背景音乐和朗读作品的形式出现,表达了张艾嘉在不同时期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还有在第四期主题词“家”中李云迪演奏的片尾曲《我的祖国》,将主题词中的“小家”与“大家”遥相呼应,体现出了节目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当下节目制作往往注重于题材的选择,语言的加工和镜头的组接,却常常忽视了配乐这极为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配乐不仅能够传递与之相应的文化信息,加深观众的理解,还能将电视节目的艺术表现效果最大化。《朗读者》通过“声”、“画”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节目的情感交流,还引发了读者心灵的共鸣。与此同时,节目将传递文化、情感的责任作为节目配乐选择基准,为观众带来了文字、语言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视听盛宴。当音乐与文字、语言相碰撞,电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才会更加绚烂、多彩。

三、情感与配乐的融合表达形式

除去文字语言和编排内容的精心挑选与制作给观众带来的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配乐节奏的把握对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增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配乐节奏的变化能够改变和扩展节目的表现形式。从节目的整体配乐节奏变化来看,可以将其叙事结构分五个环节:开场白、采访、专家解读、朗读、结束语。每一环节的配乐节奏都与主持人、嘉宾的情绪变化相契合。如开场白环节,主持人董卿在阐述每期主题词时的配乐,主要以清淡、悠扬的器乐旋律为主,以免音乐的旋律盖过主持人的解说,出现音声的互相干扰。观众能够在相对安静的氛围里感受到文字的情感张力,配乐在此主要起“衬底”的作用。

在采访环节,配乐节奏则会跟随采访嘉宾的情绪与心理变化发生相应改变。当主持人和嘉宾讲述极为生动和精彩的观点,或是在讲述过程中动情时,配乐往往会以“抒情”音乐为主,从而有效激发受访者的情感表达。而当采访者和嘉宾的情绪变化时,节目则会随机配以揭示其情绪变化的音乐节奏,这种配乐节奏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能够暗示和强调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内容,同时增强嘉宾与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其次,配乐节奏的变化能够帮助朗读者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读者与其带来的朗读作品有着跨越时空的联系。为了将作品与人物情感联系得更为紧密,朗读者除了要声情并茂、尽可能地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还要通过配乐节奏的变化,如音调的高低、长短、强弱来加深和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观众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入情入景。

正如在第三期主题词为“选择”的节目中,青年导演徐静蕾为观众带来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其至深至诚的情感表达以及感染力极强的音乐旋律让主持人董卿与现场观众落泪。这部作品寄托了作者对于奶奶的记忆和情感,加之略带忧伤沉闷的小调来衬托和渲染氛围,让徐静蕾在朗读过程中几度哽咽、落泪,观众在朗读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徐静蕾对奶奶的深厚情感。特别是在朗读到那句“奶奶说,地上如果有人死了,天上就会多一颗星星”,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最后,配乐节奏的把握能够调节节目整体的叙述进程,使得环节和情绪过渡自然。从节目整体的叙事结构来看,配乐节奏和韵律的控制能够有效抓住观众获取剧情的迫切心理。正如节目在各个环节之间所出现的衔接配乐,这种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延缓叙述进程的配乐手段能够消解和冲淡现场观众在上一环节中的情感和紧张氛围,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叙述内容巧妙地设置悬念。与此同时,节目对于每位嘉宾之间的转场衔接和过渡都十分自然,不会让观众跳脱节目内容之外。也正是对这些配乐节奏的把握,才使得接下来的各个环节自然而流畅,形成节目整体的叙述风格。

四、结语

《朗读者》将情感和配乐相互结合,用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以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节目没有娱乐搞笑,却也不严肃说教,只是用一种崭新的形式来呈现文字和个人情感,通过配乐的巧妙融合,与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空间之大。

基金项目:龙岩学院校级课题“闽西地区民间音乐流行化的探索”科研成果(编号:LQ2013058)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学院/责编:莎莎)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文创思维的成功之作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国家形象的“自塑”策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叙事特色浅析

“美食+文化”制作理念下的创新

慢综艺“慢”之有道

相关文章